一种车载式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仪的防托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435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式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仪的防托底结构,包括支架、测试头和升降调节机构,支架的一端固定在车体底部,另一端固定有法兰盘,升降调节机构设于测试头的侧壁上,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升降调节框、调节滑块和紧定螺钉,升降调节框固定在测试头的侧壁上,调节滑块通过锁固螺栓可调节地固定在法兰盘上,调节滑块滑动配合安装在升降调节框内,升降调节框的侧壁上开有调节槽,在调节槽内锁入紧定螺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保持测量角度不变的情况下,测试头的底面距离地面的高度,可从现有技术9cm增加到不低于15cm,接近大多数轿车底盘的高度,减小了因路面高低不平而产生的剐蹭托底的风险。

The anti bracket structure of a vehicle mounted anti reflection luminance coefficient t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式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仪的防托底结构
本技术涉及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
,特别是一种车载式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仪的防托底结构。
技术介绍
西方国家研究标线检测方法时间较早并制定了相关标准,现行标准中以美国的ASTME1710和欧洲的EN1436为主。美国标准ASTME1710和欧洲标准EN1436的逆反射测量方法一致,都是按照行车时驾驶员眼睛接收车灯照射路面标线时的逆反射光线而制定,标准的测量参数有:驾驶员眼睛距地高度1.2m,车灯距地高度65cm,观测点距离30m,出射光与反射光夹角为1.05°。因此,标准车载测量方法通常按照相似三角形几何等效原理由以上标准等效转化而来,车载测量的参数是:探测器距地高度24cm,光源距地高度13cm,观测点距离6m,出射光与反射光夹角为1.05°。为保证光源离地高度13cm,通常测试头机体底部的离地高度为9cm左右,小于测试车辆的底盘高度,导致在遇到车辆起伏、路面障碍物或路面坡度时,容易发生托底的情况,对测试仪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式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仪的防托底结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载式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仪的防托底结构,包括支架、测试头和升降调节机构,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在车体底部,另一端固定有法兰盘,所述升降调节机构设于测试头的侧壁上,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升降调节框、调节滑块和紧定螺钉,所述升降调节框固定在测试头的侧壁上,所述调节滑块通过锁固螺栓可调节地固定在法兰盘上,所述调节滑块滑动配合安装在升降调节框内,所述升降调节框的侧壁上开有调节槽,在调节槽内锁入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的螺纹端锁入调节滑块的侧壁上,所述测试头的底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不低于15cm。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穿过升降调节框的顶部,且与调节滑块顶面上的螺纹孔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法兰盘的同一圆周上开有多个弧形腰孔,锁固螺栓穿过对应的弧形腰孔,并锁入调节滑块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头的顶部设有提手。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头的前端面上设有外罩。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头的左右两侧对称布设有升降调节机构。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将测试头通过升降调节机构安装在支架上,使得测试头的高度可调,同时测试头的底部距离地面不低于15cm,接近大多数轿车底盘的高度,在测量角度不变的情况下,相较现有技术9cm的离地安装高度,减小了测试仪与路面因车辆起伏而产生的托底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调节滑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法兰盘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升降调节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测试头,3-升降调节框,4-调节滑块,5-法兰盘,6-锁固螺栓,7-调节槽,8-紧定螺钉,9-调节杆,10-弧形腰孔,11-提手,12-外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车载式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仪的防托底结构,包括支架1、测试头2和升降调节机构,所述支架1的一端固定在车体底部,另一端固定有法兰盘5,所述升降调节机构设于测试头2的侧壁上,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升降调节框3、调节滑块4和紧定螺钉8,所述升降调节框3固定在测试头2的侧壁上,所述调节滑块4顶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滑块4通过锁固螺栓6可调节地固定在法兰盘5上,所述调节滑块4滑动配合安装在升降调节框3内,所述升降调节框3的侧壁上开有调节槽7,在调节槽7内锁入紧定螺钉8,所述紧定螺钉8的螺纹端锁入调节滑块4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杆9,所述调节杆9穿过升降调节框3的顶部,且与调节滑块4顶面上的螺纹孔配合连接。在调节测试头2的高度时,松开紧定螺钉8后,可用手拉住调节杆9上下移动,实现测试头2与支架1在高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法兰盘5的同一圆周上开有多个弧形腰孔10,锁固螺栓6穿过对应的弧形腰孔10,并锁入调节滑块4的侧壁上。松开锁固螺栓6后,锁固螺栓6能够在弧形腰孔10内移动,使得测试头2的俯仰角度可调,便于安装时,可先不用考虑测试头2的俯仰角度,待测试头2安装完毕后,再通过松开锁固螺栓6进行微调,使得测试头2的俯仰角度符合测试标准。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头2的顶部设有提手11,便于搬运。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头2的前端面上设有外罩12,尽量减少其它光线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支架1的一端固定在车体上,将调节滑块4通过锁固螺栓6固定在法兰盘5上,将测试头2侧壁上的升降调节框3由上至下卡在调节滑块4上,同时测量测试头2的底部至地面的距离,使其不低于15cm,然后用紧定螺钉8穿过调节槽7后,锁入调节滑块4的侧壁上,并锁紧固定,再稍稍松开锁固螺栓6,调节测试头2的俯仰角度,当符合要求后,再将锁固螺栓6进行锁紧,实现测试头2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再进行后续测试。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式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仪的防托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测试头(2)和升降调节机构,所述支架(1)的一端固定在车体底部,另一端固定有法兰盘(5),所述升降调节机构设于测试头(2)的侧壁上,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升降调节框(3)、调节滑块(4)和紧定螺钉(8),所述升降调节框(3)固定在测试头(2)的侧壁上,所述调节滑块(4)通过锁固螺栓(6)可调节地固定在法兰盘(5)上,所述调节滑块(4)滑动配合安装在升降调节框(3)内,所述升降调节框(3)的侧壁上开有调节槽(7),在调节槽(7)内锁入紧定螺钉(8),所述紧定螺钉(8)的螺纹端锁入调节滑块(4)的侧壁上,所述测试头(2)的底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不低于15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仪的防托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测试头(2)和升降调节机构,所述支架(1)的一端固定在车体底部,另一端固定有法兰盘(5),所述升降调节机构设于测试头(2)的侧壁上,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升降调节框(3)、调节滑块(4)和紧定螺钉(8),所述升降调节框(3)固定在测试头(2)的侧壁上,所述调节滑块(4)通过锁固螺栓(6)可调节地固定在法兰盘(5)上,所述调节滑块(4)滑动配合安装在升降调节框(3)内,所述升降调节框(3)的侧壁上开有调节槽(7),在调节槽(7)内锁入紧定螺钉(8),所述紧定螺钉(8)的螺纹端锁入调节滑块(4)的侧壁上,所述测试头(2)的底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不低于1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仪的防托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杆(9),所述调节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敬之王治明张雷高勇陈森林叶世昕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京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