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振华专利>正文

炊事采暖双向憋火管板式多用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30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炊事采暖双向憋火管板式多用煤炉。它主要组成有一组相对的夹水套和一组单层炉壁共同围成的方形炉体,其内为方形炉膛,一组夹水套由多个对流受热管和辐射受热管连接相通,并设置有憋火板、炉口导热板、方形炉箅等。该炉可在炊事时,火力集中于炉口;在采暖封火时,热力供于采暖和提供热水;本炉热效率高,炉火余热回收效果好,环境污染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以散煤和型煤作燃料的炉具,特别是一种炊事采暖双向憋火管板式多用煤炉。现有的家用煤炉采用在炉膛周围设置通风道、导风管以加大通风量和在炉体中填充保温材料等措施提高炉火热效率,回收利用余热则采用设置热水套、热水烟管、集热管等,效果不够好,炊事和采暖间的矛盾未能较好解决,炉灶封火后,余热的利用率较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能更充分地回收利用炉火余热,提高炉火的热效率,能在炊事烹饪时将火力集中于炉火口处,采暖时将热力集中供于采暖设备的炊事采暖双向憋火管板式多用煤炉。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的它由烟管1、单层炉壁5、进水管6、炉灰斗8、单层炉壁9、加煤口10、炉盘及炉圈12、出水管13、清灰盖板16、以及夹层炉体2、对流受热管3、憋火板4、方形炉篦7、炉口导热板11、夹水套14、辐射受热管15组成,其中夹层炉体2由一组相对为夹层的两夹水套14与另一组相对的两单层炉壁5和9共同围成方形炉体,其内为方形炉膛,夹层的夹水套14一直延伸至炉膛下端,在方形炉膛内靠烟管1的一侧,排列有20-60根对流受热管3,该管的两端分别与夹水套14相对的两内壁连接固定并相通,在方形炉膛内的另一侧设置有3-15根辐射受热管15,其两端分别与夹水套14相对的两内壁连接固定并相通,替代原设的热水套,更增大了对流受热面和辐射受热面,在炉口处设置有炉口导热板11固定在夹水套14的内壁上,能将炉口热量传导给夹水套14,在与炉口相持平的对应位置设有大于炉口口径的憋火板4,架托在炉口导热板11上并可沿其作水平移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本炉火力旺、热效率高;可烧散煤或型煤,还可燃烧劣质杂煤,均能达到在炊事烹饪时,火力集中于炉火口处,在采暖、封火时,热力集中于供暖和提供热水,余热回收效果好,排出烟气的温度低,减少了环境污染;本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清洁卫生,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炊事采暖双向憋火管板式多用煤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示意图。图中1-烟管2-夹层炉体3-对流受热管4-憋火板5-单层炉壁6-进水管7-方形炉篦8-炉灰斗9-单层炉壁10-加煤口11-炉口导热板12-炉盘及炉圈13-出水管14-夹水套15-辐射受热管16-清灰盖板参照图1、图2,本炉由烟管1、单层炉壁5、进水管6、炉灰斗8、单层炉壁9、加煤口10、炉盘及炉圈12、出水管13、清灰盖板16以及夹层炉体2、对流受热管3、憋火板4、方形炉篦7、炉口导热板11、夹水套14、辐射受热管15组成,其中夹层炉体2为由一组相对为夹层的两夹水套14与另一组相对的两单层炉壁5和9共同围成方形炉体,其内不添加炉套或其它填充物,而构成方形炉膛,炉膛大燃烧更充分,夹层的夹水套14一直延伸到炉膛下端,在方形炉膛内靠烟管1的一侧,交叉排列有44根对流受热管3,该管的两端分别与夹水套14相对的两内壁焊接固定并相通,在方形炉膛内的另一侧设置有5根辐射受热管15,其两端分别与夹水套14相对的两内壁焊接固定并相连通,水可在对流受热管3、辐射受热管15和夹水套14内进行热循环,设置在炉口处固定在夹水套14内壁上的炉口导热板11,能将炉口热量传导给夹水套14,本炉的管板结构的对流受热面和辐射受热面增加很多,从而使热效率大幅度提高,使燃烧余热更充分地回收利用,经测定本炉排出废烟气的温度从其它炉具的180℃-250℃下降为仅有100℃-150℃。为了克服本炉膛受热多而影响炊事烹饪时的火力,在与炉口相持平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憋火板4,架托在炉口导热板11上并可沿其作水平移动,其面积大于炉口口径,在移动到炉口时可完全盖住炉口。当进行炊事烹饪时,将憋火板4挪动到对流受热管3一侧,火力即集中到炉火口处;当封火、采暖时,将憋火板4移到炉口正上方,完全遮盖住炉口,热力憋向各受热管及炉膛壁,实现以对流和辐射热提供采暖和热水,在炉灶封火期间,煤仍在持续缓慢地燃烧,因整个炉膛中均布设有对流受热管3和辐射受热管15,仍能继续有效地对其加热,实现不间断地采暖和提供热水,充分回收利用其余热。经实验表明,本炉可带动8-15组暖气(以每组6-10片计算),供暖面积达150-200平方米,比同体积煤炉增加一倍。本炉炉口口径更大,可达250-300毫米,火焰与炊事加热器具接触面大。本炉的炉膛为方形,炉膛容积大,下部的炉篦为方形,通风量增大,燃烧更充分,且烧劣质杂煤效果也较好。本炉依炉膛容积大小,炉灶发热量大小随之变化,相应选择不同管径和管数的对流受热管3和辐射受热管15。本炉可依需要在炉膛内增设炉套或填充物,减小炉膛容积。本炉的夹层炉体2上部设有清灰盖板16,打开其可方便地清除沉积在各受热管及炉内壁上的炉灰,以保持良好的传热性能提高热效率,并保障烟道畅通。权利要求1.由烟管1、单层炉壁5、进水管6、炉灰斗8、单层炉壁9、加煤口10、炉盘及炉圈12、出水管13、清灰盖板16组成的炊事采暖双向憋火管板式多用煤炉,其特征在于由夹层炉体2、对流受热管3、憋火板4、方形炉篦7、炉口导热板11、夹水套14、辐射受热管15组成。其中夹层炉体2由一组相对为夹层的两夹水套14与另一组相对的单层炉壁5和9共同围成方形炉体,其内为方形炉膛,夹层的夹水套14一直延伸至炉膛下端,在方形炉膛内靠烟管1的一侧,排列有20-60根对流受热管3,该管的两端分别与夹水套14相对的两内壁连接固定并相通,在方形炉膛内的另一侧设置有3-15根辐射受热管15,其两端分别与夹水套14相对的两内壁连接固定并相通,在炉口处设置有炉口导热板11固定在夹水套14的内壁上,在与炉口相持平的对应位置设有大于炉口口径的憋火板4,架托在炉口导热板11上并可沿其作水平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炊事采暖双向憋火管板式多用煤炉,其特征在于其方形炉膛下设有一个方形炉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炊事采暖双向憋火管板式多用煤炉。它主要组成有一组相对的夹水套和一组单层炉壁共同围成的方形炉体,其内为方形炉膛,一组夹水套由多个对流受热管和辐射受热管连接相通,并设置有憋火板、炉口导热板、方形炉箅等。该炉可在炊事时,火力集中于炉口;在采暖封火时,热力供于采暖和提供热水;本炉热效率高,炉火余热回收效果好,环境污染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使用。文档编号F24B9/04GK2110805SQ9123316公开日1992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王振华 申请人:王振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管15组成,其中夹层炉体2由一组相对为夹层的两夹水套14与另一组相对的单层炉壁5和9共同围成方形炉体,其内为方形炉膛,夹层的夹水套14一直延伸至炉膛下端,在方形炉膛内靠烟管1的一侧,排列有20-60根对流受热管3,该管的两端分别与夹水套14相对的两内壁连接固定并相通,在方形炉膛内的另一侧设置有3-15根辐射受热管15,其两端分别与夹水套14相对的两内壁连接固定并相通,在炉口处设置有炉口导热板11固定在夹水套14的内壁上,在与炉口相持平的对应位置设有大于炉口口径的憋火板4,架托在炉口导热板11上并可沿其作水平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振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