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炭化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281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炭化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基体、橡胶隔热层、进气管道、过滤机构和导流管,所述基体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橡胶隔热层,且橡胶隔热层的内部固定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道,且进气管道与过滤机构相连通,所述进气管道的内部安装有导流结构,且导流结构一侧的进气管道内部固定有扇叶,所述扇叶一侧的进气管道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进气管道下方的基体表面固定有控制面板,所述基体远离控制面板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导流管,且导流管与基体的内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该装置粉尘过滤的功能,避免了该装置在使用时发生热流失,而且实现了该装置有毒气体过滤的功能。

A waste heat utilization device for flue gas of biomass carbonization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炭化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余热利用
,具体为一种生物质炭化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而房屋的装饰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在房屋墙面进行装潢时,常常需要进行预先打磨,因此就需要使用相应的打磨装置。现今市场上的此类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传统的此类余热利用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其粉尘过滤不彻底,使得其在使用时极其不便;2、传统的此类余热利用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其会发生热量溢出的现象,使得其在使用时实用性低下;3、传统的此类余热利用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其毒气过滤效果差,使得其在使用时安全性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炭化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装置使用不便、实用性差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炭化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基体、橡胶隔热层、进气管道、过滤机构和导流管,所述基体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橡胶隔热层,且橡胶隔热层的内部固定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道,且进气管道与过滤机构相连通,所述进气管道的内部安装有导流结构,且导流结构一侧的进气管道内部固定有扇叶,所述扇叶一侧的进气管道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进气管道下方的基体表面固定有控制面板。优选的,所述导流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叶片、内腔、挡板、手摇杆以及固定螺栓,所述叶片下方的进气管道内部设置有内腔,且内腔一侧的进气管道内壁上固定有挡板。优选的,所述叶片的底端安装有手摇杆,且手摇杆与内腔相互配合,所述叶片的中心位置处铰接有固定螺栓。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箱体、水泵、加热箱、上导管、出气管、下导管以及控制阀,所述箱体上方的基体顶端安装有水泵,且水泵一侧的基体顶端固定有加热箱,并且水泵、加热箱以及箱体之间通过上导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箱体一侧的橡胶隔热层内部设置有出气管,所述箱体的底端固定有下导管,且下导管远离箱体的一端延伸至基体的外部,所述橡胶隔热层一侧的下导管表面套装有控制阀。优选的,所述基体远离控制面板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导流管,且导流管与基体的内部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滤板,且滤板的底端通过铰接轴与进气管道相铰接,并且滤板的一侧延伸至进气管道的外部并固定有外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生物质炭化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不仅实现了该装置粉尘过滤的功能,避免了该装置在使用时发生热流失,而且实现了该装置对有毒气体过滤的功能;(1)通过设置有外盖、进气管道、滤板以及扇叶,热气会通过进气管道到达扇叶一侧的滤板位置处,其会在滤板位置处进行粉尘过滤,使用结束后,可通过转动外盖将滤板取出进行清洁,再将其进行复位,实现了该装置粉尘过滤的功能,从而加强了该装置使用时的实用性;(2)通过设置有进气管道、手摇杆以及叶片,通过拨动进气管道下方的手摇杆,控制其顶端叶片的开合程度,避免了该装置在使用时发生热流失,从而加强了该装置使用时热气的利用率;(3)通过设置有进气管道、上导管、控制面板、基体以及出气管,热气会通过进气管道到达箱体位置处,此时,控制面板会控制基体顶端的水泵将反应气体导至上导管的内部,其会在加热箱位置处加热,再进入箱体的内部,与其内部的热气产生反应,将毒气过滤成液体,在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控制阀将液体排出,同时,过滤后的热气会在箱体的内部上升,通过出气管进入基体的内部,实现了该装置对有毒气体过滤的功能,从而增强了余热利用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过滤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导流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体;2、橡胶隔热层;3、外盖;4、导流结构;401、手摇杆;402、固定螺栓;403、叶片;404、挡板;405、内腔;5、进气管道;6、过滤机构;601、上导管;602、加热箱;603、水泵;604、出气管;605、控制阀;606、下导管;607、箱体;7、导流管;8、控制面板;9、铰接轴;10、滤板;11、扇叶;12、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生物质炭化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基体1、橡胶隔热层2、进气管道5、过滤机构6和导流管7,基体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橡胶隔热层2,且橡胶隔热层2的内部固定有过滤机构6,过滤机构6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箱体607、水泵603、加热箱602、上导管601、出气管604、下导管606以及控制阀605,箱体607上方的基体1顶端安装有水泵603,该水泵603的型号可为150QJ20-54/9,水泵603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8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水泵603一侧的基体1顶端固定有加热箱602,该加热箱602的型号可为DB_IV,加热箱602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8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水泵603、加热箱602以及箱体607之间通过上导管601相连通,箱体607一侧的橡胶隔热层2内部设置有出气管604,箱体607的底端固定有下导管606,且下导管606远离箱体607的一端延伸至基体1的外部,橡胶隔热层2一侧的下导管606表面套装有控制阀605,该控制阀605的型号可为FKC-G02-02H,控制阀605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8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使用该机构时,首先,热气会通过进气管道5到达箱体607位置处,此时,控制面板8会控制基体1顶端的水泵603将反应气体导至上导管601的内部,其会在加热箱602位置处加热,再进入箱体607的内部,与其内部的热气产生反应,将毒气过滤成液体,在通过控制面板8控制控制阀605将液体排出,同时,过滤后的热气会在箱体607的内部上升,通过出气管604进入基体1的内部,实现了该装置对有毒气体过滤的功能;过滤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道5,且进气管道5与过滤机构6相连通,进气管道5的内部安装有导流结构4;导流结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叶片403、内腔405、挡板404、手摇杆401以及固定螺栓402,叶片403下方的进气管道5内部设置有内腔405,且内腔405一侧的进气管道5内壁上固定有挡板404,叶片403的底端安装有手摇杆401,且手摇杆401与内腔405相互配合,叶片403的中心位置处铰接有固定螺栓402;使用该结构时,通过拨动进气管道5下方的手摇杆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炭化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基体(1)、橡胶隔热层(2)、进气管道(5)、过滤机构(6)和导流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橡胶隔热层(2),且橡胶隔热层(2)的内部固定有过滤机构(6),所述过滤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道(5),且进气管道(5)与过滤机构(6)相连通,所述进气管道(5)的内部安装有导流结构(4),且导流结构(4)一侧的进气管道(5)内部固定有扇叶(11),所述扇叶(11)一侧的进气管道(5)内部设置有滑槽(12),所述进气管道(5)下方的基体(1)表面固定有控制面板(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炭化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基体(1)、橡胶隔热层(2)、进气管道(5)、过滤机构(6)和导流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橡胶隔热层(2),且橡胶隔热层(2)的内部固定有过滤机构(6),所述过滤机构(6)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道(5),且进气管道(5)与过滤机构(6)相连通,所述进气管道(5)的内部安装有导流结构(4),且导流结构(4)一侧的进气管道(5)内部固定有扇叶(11),所述扇叶(11)一侧的进气管道(5)内部设置有滑槽(12),所述进气管道(5)下方的基体(1)表面固定有控制面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炭化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叶片(403)、内腔(405)、挡板(404)、手摇杆(401)以及固定螺栓(402),所述叶片(403)下方的进气管道(5)内部设置有内腔(405),且内腔(405)一侧的进气管道(5)内壁上固定有挡板(4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炭化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03)的底端安装有手摇杆(401),且手摇杆(401)与内腔(405)相互配合,所述叶片(403)的中心位置处铰接有固定螺栓(4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炭化炉烟气余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静龙
申请(专利权)人:勤丰众成生物质新材料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