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回转窑头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269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高效回转窑头密封装置,包括:窑筒体、静密封环、动密封环、吸尘管、支撑架、窑头罩、防火软接、密封套、冷风套和风机,支撑架共有两根,两根支撑架呈左右对称分布。该种新型高效回转窑头密封装置,密封采用防火软接解决了窑筒体偏摆造成的密封不严漏风、跑料问题,在构造上,将冷风套部份全部纳入密封套内部,一是解决了原鱼鳞片与冷风套间的漏风、漏料,二是解决了窑口护铁与冷风套的接缝处漏风跑料问题,解决目前冷风套与护铁间容易产生较大间隙和挡灰板与窑体一起旋转有冲击现象造成挡灰板易断裂失校跑灰的问题。

A new type of high efficiency sealing device for rotary kiln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回转窑头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高效回转窑头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密封装置是回转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密封装置密封性能的好坏,对回转窑的工艺操作能否正常进行关系较大,这是因为回转窑是在负压下进行操作,如果窑头与窑头罩间密封不好,则外部冷空气进入窑内,使窑内的物料量、燃烧量和空气量的一定关系比例遭到破坏,减少了由冷却机入窑的二次风量,降低了二次风风温,使热耗增大,增大了锻烧成本,同时大量冷风的进入,也会增加排风机的负荷,增加用电量,在偶尔正压的情况下,会引起窑头罩的粉尘通过密封不良的窑头密封喷出窑头罩,引起第一档轮带处现场环境污染,同时粉尘落在托轮上,还会加速轮带和托轮的非正常磨损,降低轮带和托轮的使用寿命,所以在回转窑中密封装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的回转窑头密封主要以鱼鳞钢片柔性密封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使用中主要存在冷风套与窑筒体间漏风、跑灰,由于对窑口护需在窑口设有护铁,同时由于窑口温度高达1750℃,为防止护铁受高温烧蚀、氧化必须使用冷却风机吹风冷却,为防止此处漏风在护铁上设有一圈卡槽,卡槽内放置填料后再将冷风套插入卡槽,但因窑头温度过高,填料在使用较短时间后就被高温烧蚀造成冷风套与护铁间产生较大间隙,另外,为便与护铁安装及确保受热后的膨胀,因此护铁设计均为小块且每块间均留有一定的间隙,因此在护铁浇注料脱落或开裂后便会出现间隙,由于上述两种原因而漏风,正压时向外跑灰,同时,如图6所示,此处密封采用挡灰板与窑头罩形成密宫密封,再在外圈设有锥体法兰,锥体法兰上安装柔性不锈钢片,钢片外圈用钢丝绳加配重将钢片紧紧压在冷风套外圈上磨擦密封,一是因挡灰板全部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接口较多及此处温度较高,同时挡灰板与窑体一起旋转有冲击现象造成挡灰板易断裂失校跑灰,且严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二是鱼鳞钢片与冷风套外圆直接接触磨擦,钢片使用一段时间易磨损失效,造成密封不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冷风套与护铁间容易产生较大间隙和挡灰板与窑体一起旋转有冲击现象造成挡灰板易断裂失校跑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回转窑头密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效回转窑头密封装置,包括:窑筒体、静密封环、动密封环、吸尘管、支撑架、窑头罩、防火软接、密封套、冷风套和风机,所述支撑架共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撑架呈左右对称分布,每根所述支撑架上端均安装有液轮,所述窑筒体活动连接在液轮之间,所述护铁通过螺栓连接在窑筒体后端,所述冷风套通过螺栓连接在护铁的前端,所述冷风套套着窑筒体,所述密封套套接在冷风套外部,所述窑头罩通过密封法兰连接在密封套后端,所述密封套下端贯穿固定有风管,所述风机相接在风管上端,所述动密封环位于冷风套前方套在窑筒体外壁,所述静密封环相接在动密封环外壁,所述防火软接相接在密封套上端,所述吸尘管位于防火软接后方相接在密封套上端。具体的,所述密封套下端且位于风管后侧相接有排灰溜子,所述排灰溜子与密封套相通。作为优选的,所述风机与风管相通。进一步的,所述风机的吹气口对着延伸到冷风套的套口。更佳的,所述防火软接与静密封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吸尘管通过密封套与冷风套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窑头罩后端相接有篦冷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该种新型高效回转窑头密封装置,密封采用防火软接解决了窑筒体偏摆造成的密封不严漏风、跑料问题,在构造上,将冷风套部份全部纳入密封套内部,一是解决了原鱼鳞片与冷风套间的漏风、漏料,二是解决了窑口护铁与冷风套的接缝处漏风跑料问题,而且加强了窑头罩密封质量,彻底解决了窑头罩偶尔正压情况下的喷料,窑头罩不再出现飞沙,同时减少窑头罩的漏风,漏风系数下降到1%以下,通过取消原有易因高温变形脱落的挡灰板,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另外不需再使用易磨损的鱼鳞钢片,减少了维护工作量及材料消耗,在密封顶部设计有吸尘管,确保了窑头密封不跑灰,保持良好的现场环境卫生,解决因非组织排放的环保风险。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整体前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左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左端剖面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冷风套与筒体跑灰处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窑口端面图;图6为现有技术的窑头罩示意图。图中:1-窑筒体、2-静密封环、3-动密封环、4-吸尘管、5-排灰溜子、6-液轮、7-支撑架、8-风管、9-窑头罩、10-防火软接、11-密封套、12-护铁、13-冷风套、14-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新型高效回转窑头密封装置,包括:窑筒体1、静密封环2、动密封环3、吸尘管4、支撑架7、窑头罩9、防火软接10、密封套11、冷风套13和风机14,所述支撑架7共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撑架7呈左右对称分布,每根所述支撑架7上端均安装有液轮6,所述窑筒体1活动连接在液轮6之间,所述护铁12通过螺栓连接在窑筒体1后端,所述冷风套13通过螺栓连接在护铁12的前端,所述冷风套13套着窑筒体1,所述密封套11套接在冷风套13外部,所述窑头罩9通过密封法兰连接在密封套11后端,所述密封套11下端贯穿固定有风管8,所述风机14相接在风管8上端,所述动密封环3位于冷风套13前方套在窑筒体1外壁,所述静密封环2相接在动密封环3外壁,所述防火软接10相接在密封套11上端,所述吸尘管4位于防火软接10后方相接在密封套11上端,所述风机14与风管8相通,所述风机14的吹气口对着延伸到冷风套13的套口,所述防火软接10与静密封环2连接,所述吸尘管4通过密封套11与冷风套13相连通,所述窑头罩9后端相接有篦冷机,首先,含粉尘的气体在窑头罩9正压的状态下经过窑头的护铁12沿着冷风套3的外圆、内圆及窑头罩9所有间隙部位向外喷射,首先会因密封腔体突然增大高速含尘气流失速,70%颗粒由于气流失速失去动能,在重力的作用下,被窑头罩9捕获,进入篦冷机,再有15%左右含尘气流继续前进,直接碰撞到静密封环2和动密封环3而失去动能,被窑头罩9捕获,进入篦冷机,剩下的部份含尘气体在密封腔内因与冷窑口的护铁12冷却风汇合,在密封空间内形成一个涡流,物料连续撞击,彼此撞击,纷纷失去动能,也在重力的作用下,被窑头罩9捕获,进入篦冷机,极少粉尘能连续突破两道密封,另外在密封套11顶部设有吸尘管4,另一端引至实头锅炉进口,其主要作用是将窑头罩9内喷出的气体与窑口的护铁12冷风引流出去,相当于上了一道密封保险,彻底解决粉尘逃逸问题,同时引入余热发电锅炉的气流经测量在100℃左右,对增加锅炉流量、提高发电效率起到一定作用。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进一步的,由于静密封环2和动密封环3与防火软接10形成全封闭密封空间,同时静密封环2和动密封环3相互间形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效回转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窑筒体、静密封环、动密封环、吸尘管、支撑架、窑头罩、防火软接、密封套、冷风套和风机,所述支撑架共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撑架呈左右对称分布,每根所述支撑架上端均安装有液轮,所述窑筒体活动连接在液轮之间,所述护铁通过螺栓连接在窑筒体后端,所述冷风套通过螺栓连接在护铁的前端,所述冷风套套着窑筒体,所述密封套套接在冷风套外部,所述窑头罩通过密封法兰连接在密封套后端,所述密封套下端贯穿固定有风管,所述风机相接在风管上端,所述动密封环位于冷风套前方套在窑筒体外壁,所述静密封环相接在动密封环外壁,所述防火软接相接在密封套上端,所述吸尘管位于防火软接后方相接在密封套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回转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窑筒体、静密封环、动密封环、吸尘管、支撑架、窑头罩、防火软接、密封套、冷风套和风机,所述支撑架共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撑架呈左右对称分布,每根所述支撑架上端均安装有液轮,所述窑筒体活动连接在液轮之间,所述护铁通过螺栓连接在窑筒体后端,所述冷风套通过螺栓连接在护铁的前端,所述冷风套套着窑筒体,所述密封套套接在冷风套外部,所述窑头罩通过密封法兰连接在密封套后端,所述密封套下端贯穿固定有风管,所述风机相接在风管上端,所述动密封环位于冷风套前方套在窑筒体外壁,所述静密封环相接在动密封环外壁,所述防火软接相接在密封套上端,所述吸尘管位于防火软接后方相接在密封套上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回转窑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远友罗云祥龙文浩刘炎桃范刚李立业周凯罗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湘潭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