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建顺专利>正文

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239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装置,其是一腔体,腔体内有一制冷空间,腔体有一出回流管及一入回流管出入,以一致冷芯片的产生冷源经由一均温板或一热导管进入制冷空间内,入回流管接入于饮料内,以入回流管将饮料输入制冷空间内作降温,再由出回流管将制冷空间内饮料输出,达到快速冷却饮料成冷饮,或用于医疗、床、衣服及医疗机械降温的作用。

Refrigerating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装置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制冷装置,尤指提供制冷装置快速降温茶饮、啤酒、饮料水、咖啡等,无需冰块,保持原有原料的口味,不稀释原味,且体积小、低耗电,方便又成本低廉,可适用一般饮料店、家庭及个人使用,也可用于医疗降温,腔体制冷可以运用很多如床、衣服及医疗机械的运用的一种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市面上贩卖的瓶装茶品饮料,主要是制作业者将茶叶中的蛋白质抽取出,制作出冷泡茶,封装成瓶装饮品,而可长久存放,不因蛋白质而腐坏,然而毕竟非现泡茶叶,许多消费者不愿意喝瓶装茶品饮料;又,目前现泡茶叶是高温水加以冲泡茶叶,所喝的茶水是热腾腾的茶水,喜好喝冷饮的消费者只能加冰块,也就是一般的冷饮店面,供应冰茶饮必需将冲泡完成的茶水,再加冰块,以快速降温成冷饮,这样的冷饮茶水已经稀释原茶叶精华,失去原茶叶的口味,若要将冲泡完成的茶水从高温冷却后,再拿去冰箱降温成冷饮茶水,又有时间冗长问题,茶水中的蛋白质会腐坏,产生毒素,无法饮用;不仅是茶水问题困扰冷饮店面,现榨的果汁、现煮的咖啡、常温的啤酒,要降温时加入冰块,都稀释原精华,失去原来的口味,所以喜好喝冷饮的消费者只能喝到有含冰块的冷饮,原精华、原口味是无缘品尝。上述问题,显然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种制冷装置,其目的是提供一小型的腔体,引入饮料作降温动作,再予以流出供人饮用,降温茶饮、啤酒、饮料水,无需冰块,保持原有原料的口味,不稀释原味,且体积小、低耗电,方便又成本低廉,可适用一般饮料店、家庭及个人使用,也可应用在医疗降温,本腔体制冷可以运用很多如床、衣服及医疗机械的运用。并且可作多次循环降温冷饮,达到消费者所需的冷度。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冷装置,是一腔体,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致冷芯片,有一致冷面及一散热面,致冷面下方定位一均温板;一上盖,顶部有一顶嵌入孔,顶嵌入孔供致冷芯片置入;一出孔及一入孔,设于腔体预定位置,出孔供一出回流管接设,入孔供一入回流管接设;一上内环,位于上盖下方,有一出凹环及一入凹环;一螺纹内环,有一含纳空间,含纳空间供上内环嵌入,上内环夹设于螺纹内环及上盖之间,螺纹内环有一出管孔及一入管孔,螺纹内环有底周环具有外螺纹;一螺纹底盖,具有内螺纹及一制冷空间,供螺纹内环定位,螺纹底盖有上周环供上盖包覆;至少一止漏环,位于螺纹内环与螺纹底盖之间;以致冷芯片的致冷面的冷源由均温板进入制冷空间内,入回流管接入于饮料内,以入回流管将饮料输入制冷空间内作降温,再由出回流管将制冷空间内饮料输出,达到冷却饮料成冷饮的目的。其中,该出孔及入孔设于上盖,各入一定位环,定位环作束住出回流管及入回流管。其中,该上盖、上内环、螺纹内环及螺纹底盖皆为隔热材质。其中,该制冷空间内置入一超导管,超导管的一端接设于出回流管底端,超导管的另一端接设于入回流管底端。其中,该制冷空间内填入冷却液。其中,该制冷空间内定位一热导管。其中,该入孔设于上盖,出孔设于腔体底部。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该制冷装置是一小型的腔体,引入饮料作降温动作,再予以流出供人饮用,降温茶饮、啤酒、饮料水,无需冰块,保持原有原料的口味,不稀释原味,且体积小、低耗电,方便又成本低廉,可适用一般饮料店、家庭及个人使用,也可应用在医疗降温,本腔体制冷可以运用很多如床、衣服及医疗机械的运用。并且可作多次循环降温冷饮,达到消费者所需的冷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如下:10腔体11致冷芯片12上盖13上内环14螺纹内环15螺纹底盖111致冷面112散热面16均温板121顶嵌入孔122出孔123入孔1221定位环17出回流管1231定位环18入回流管131出凹环132入凹环141含纳空间142出管孔143入管孔144外螺纹151内螺纹152制冷空间153上周环19止漏环20腔体21致冷芯片22上盖23上内环24螺纹内环25螺纹底盖211致冷面212散热面26均温板221顶嵌入孔222出孔223入孔2221定位环27出回流管2231定位环28入回流管231出凹环232入凹环241含纳空间242出管孔243入管孔244外螺纹251内螺纹252制冷空间253上周环200超导管201一端202另一端29止漏环30腔体352制冷空间40热导管31致冷芯片311致冷面36均温板38入回流管37出回流管300超导管50腔体552制冷空间60热导管51致冷芯片511致冷面56均温板58入回流管57出回流管500超导管【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制冷装置,第一实施例如图1-3所示,其是一腔体10,为一具有一小高度的腔体10,腔体10包含有一致冷芯片11、一上盖12、一上内环13、一螺纹内环14及一螺纹底盖15,致冷芯片11有一致冷面111及一散热面112,致冷芯片11有外接电源线及控制IC等开关,为一般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致冷面11下方定位一均温板16,上盖12顶部有一顶嵌入孔121,顶嵌入孔121供致冷芯片11置入,致冷面111朝下,散热面112朝上,上盖12有一出孔122及一入孔123,出孔122入一定位环1221供一出回流管17穿入接设,入孔123入一定位环1231供一入回流管18穿入接设,上内环13位于上盖12下方,上内环13有一出凹环131及一入凹环132,螺纹内环14有一含纳空间141,含纳空间141供上内环13嵌入,上内环13夹设于螺纹内环14及上盖12之间,螺纹内环14有一出管孔142及一入管孔143,上内环13的出凹环131包夹出管孔142外周,入凹环132包夹入管孔143外周,出回流管17穿入于上盖12的出孔122及螺纹内环14的出管孔142,入回流管18穿入于上盖12的入孔123及螺纹内环14的入管孔143,螺纹内环14有底周环具有外螺纹144,螺纹底盖15具有内螺纹151及一制冷空间152,供螺纹内环14定位,螺纹底盖15有上周环153供上盖12包覆,有一止漏环19位于螺纹内环14与螺纹底盖15之间,该上盖12、上内环13、螺纹内环14及螺纹底盖15皆为隔热材质。由上述的结构组合,本技术一种制冷装置,第一实施例由致冷芯片11的致冷面111产生冷源,同时散热面112产生热源,热源由散热面112通达外界作散热,或另接热管及散热鳍片散出热源(图未示),致冷面111的冷源导至均温板16,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装置,是一腔体,其特征在于,包含有:/n一致冷芯片,有一致冷面及一散热面,致冷面下方定位一均温板;/n一上盖,顶部有一顶嵌入孔,顶嵌入孔供致冷芯片置入;/n一出孔及一入孔,设于腔体预定位置,出孔供一出回流管接设,入孔供一入回流管接设;/n一上内环,位于上盖下方,有一出凹环及一入凹环;/n一螺纹内环,有一含纳空间,含纳空间供上内环嵌入,上内环夹设于螺纹内环及上盖之间,螺纹内环有一出管孔及一入管孔,螺纹内环有底周环具有外螺纹;/n一螺纹底盖,具有内螺纹及一制冷空间,供螺纹内环定位,螺纹底盖有上周环供上盖包覆;/n至少一止漏环,位于螺纹内环与螺纹底盖之间;/n冷芯片的致冷面的冷源由均温板进入制冷空间内,入回流管接入于饮料内,以入回流管将饮料输入制冷空间内作降温,再由出回流管将制冷空间内饮料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装置,是一腔体,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致冷芯片,有一致冷面及一散热面,致冷面下方定位一均温板;
一上盖,顶部有一顶嵌入孔,顶嵌入孔供致冷芯片置入;
一出孔及一入孔,设于腔体预定位置,出孔供一出回流管接设,入孔供一入回流管接设;
一上内环,位于上盖下方,有一出凹环及一入凹环;
一螺纹内环,有一含纳空间,含纳空间供上内环嵌入,上内环夹设于螺纹内环及上盖之间,螺纹内环有一出管孔及一入管孔,螺纹内环有底周环具有外螺纹;
一螺纹底盖,具有内螺纹及一制冷空间,供螺纹内环定位,螺纹底盖有上周环供上盖包覆;
至少一止漏环,位于螺纹内环与螺纹底盖之间;
冷芯片的致冷面的冷源由均温板进入制冷空间内,入回流管接入于饮料内,以入回流管将饮料输入制冷空间内作降温,再由出回流管将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伯涵
申请(专利权)人:赵建顺石向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