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两侧防河水冲刷生态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0696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两侧防河水冲刷生态修复系统,涉及生态修复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沿河道两侧的河岸安装,固定网层固定在河岸上,防冲刷板系统中的底板顶端略高于河道中河水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底板可以防止河流水对河岸的冲刷,底板中的通水孔可以将河流中的水引入河岸的泥土中,为河岸上的植物提供水分,用植物培育区的固定网层固定住植物培育区,并固定住河岸上松动的土壤,植物层可以将土基层和河岸表层松动的泥土固定住,防冲刷板系统的侧板使上游河流流水对到河岸时,不会冲刷河岸,保持河岸处的水土,培育该地区适宜的植物,修复河岸的生态系统,并且本系统仅使用大量网状物和当地植物,成本低,适合大规模推广。

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ystem to prevent river erosion on both sides of r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两侧防河水冲刷生态修复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两侧防河水冲刷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土地广阔的国家,在广阔的土地上分布有大大小小的江河,如果把中国的天然河流连接起来,总长度可达43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10.5圈。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580条,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79条。而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侵蚀遥感调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公里,严重破坏了大量河流两旁河岸的生态环境,针对河道两侧河水冲刷河岸泥土导致水土流失的现状,急需一个防止河岸防河水冲刷的河岸生态修复系统。现有的河道两侧生态修复系统,有的不能有效防止河岸河水的冲刷,有的则成本较高,不易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河道两侧防河水冲刷生态修复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河道两侧生态修复系统,有的不能有效防止河岸河水的冲刷,有的成本较高,不易大面积推广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河道两侧防河水冲刷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两侧防河水冲刷生态修复系统,包括防冲刷板系统(1),植物培育区(2),固定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刷板系统(1)中有一块底板(101)设置在河道两侧底部和河水接触区域的区域,在底板(101)上有若干斜向河岸内部的通水孔(102),所述防冲刷板系统(1)上焊接植物培育区(2),所述植物培育区(2)紧贴河岸(4),所述植物培育区(2)分为三层,由外向内分别是植物层(201),土基层(202),固定网层(203),所述固定网层(203)是固定在河道两侧岸边需修复位置的金属网,所述土基层(202)填充泥土,表面有小石子、碎砖块、废竹木条,在土基层(202)上种有植物(204)形成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两侧防河水冲刷生态修复系统,包括防冲刷板系统(1),植物培育区(2),固定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刷板系统(1)中有一块底板(101)设置在河道两侧底部和河水接触区域的区域,在底板(101)上有若干斜向河岸内部的通水孔(102),所述防冲刷板系统(1)上焊接植物培育区(2),所述植物培育区(2)紧贴河岸(4),所述植物培育区(2)分为三层,由外向内分别是植物层(201),土基层(202),固定网层(203),所述固定网层(203)是固定在河道两侧岸边需修复位置的金属网,所述土基层(202)填充泥土,表面有小石子、碎砖块、废竹木条,在土基层(202)上种有植物(204)形成表面的植物层(201),在所述河岸(4)上最靠近河流上游的植物培育区(2)一侧固定有另一块防冲刷板系统(1)中的侧板(103),固定装置(3)间距均匀的将防冲刷板系统(1)和植物培育区(2)固定在河岸(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两侧防河水冲刷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培育区(2)的植物层(201)和土基层(202)被金属网分为若干网格状区域(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两侧防河水冲刷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光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南兴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