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升降料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460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工位升降料仓,包括并排设置的A工位料仓和B工位料仓,A工位料仓包括A工位料仓框架、A工位升降装置、与所述A工位升降装置相连的A工位传动装置、与所述A工位传动装置相连的A工位驱动装置,所述A工位升降装置上活动连接有A工位储料小车,所述A工位储料小车置于所述A工料仓框架中。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利用A工位料仓和B工位料仓实现多组物料的传输,A工位升降装置和B工位升降装置上分别活动连接有A工位储料小车和B工位储料小车,从而实现物料的快速运装。

A kind of double station lifting 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升降料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工位升降料仓,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方便、仓储效率高的双工位升降料仓。
技术介绍
传统的料仓多为牵引绳拖拽等方式带动料斗上下运动,实现料斗不同工位的运料和卸料工序,然这种操作方式存在部分安全隐患,现改进的料仓多为小车通过牵引导向装置进行物料的传输,然这种方式存在着,小车需要绑紧或者锚固情况,存在着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另外目前的料仓多为单个,在高强度作业时,因用料较大就会使得工作效率下降,鉴于以上情况,研究一种克服以上问题的料仓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工位升降料仓,具有使用方便、仓储效率高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特点在于:一种双工位升降料仓,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双工位升降料仓包括并排设置的A工位料仓和B工位料仓,所述A工位料仓和所述B工位料仓分别与电控单元相连,所述A工位料仓包括A工位料仓框架、A工位升降装置、与所述A工位升降装置相连的A工位传动装置、与所述A工位传动装置相连的A工位驱动装置,所述A工位升降装置上活动连接有A工位储料小车,所述A工位储料小车置于所述A工料仓框架中;所述B工位料仓包括B工位料仓框架、B工位升降装置、与所述B工位升降装置相连的B工位传动装置、与所述B工位传动装置相连的B工位驱动装置,所述B工位升降装置上活动连接有B工位储料小车,所述B工位储料小车置于所述B工料仓框架中。优选的,所述A工位料仓框架和所述B工位料仓框架上分别设置有供所述A工位升降装置和所述B工位升降装置导向的竖直设置的导轨。优选的,所述A工位升降装置和所述B工位升降装置均为竖直设置的丝杆和位于所述丝杆上的活动螺母,所述活动螺母部分嵌合在所述导轨中。优选的,所述活动螺母上设置有与竖直设置的导轨垂直的槽道,所述A工位储料小车和B工位储料小车上分别设置有嵌入相应所述槽道的导板,所述导板分别为对应A工位储料小车和B工位储料小车的顶板的侧边。优选的,所述槽道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且所述槽道向上倾斜。优选的,所述A工位储料小车和所述B工位储料小车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地面前进的滚轮,所述滚轮位于对应A工位储料小车和B工位储料小车的底面上。优选的,所述A工位储料小车和所述B工位储料小车上分别设置有供对应储料小车拖拽前进的把手A和把手B。优选的,所述A工位储料小车和所述B工位储料小车上从上到下分别设置有数个储物空间。优选的,所述A工位传动装置和所述B工位传动装置均为同步带传动。优选的,所述A工位驱动装置和所述B工位驱动装置均为与相应丝杆连接的电机。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利用A工位料仓和B工位料仓实现多组物料的传输,A工位升降装置和B工位升降装置上分别活动连接有A工位储料小车和B工位储料小车,从而实现物料的快速运装。另外对应储料小车的导板部分嵌合在槽道内,槽道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且槽道向上倾斜,从而带有一定的自锁功能,防止相应的储料小车下坠,采用这种结构,相应的储料小车只需要将小车上的导板嵌合在相应的槽道内即可,无需其他锚固操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双工位升降料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双工位升降料仓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IV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电控单元、2-A工位料仓、21-A工位料仓框架、22-A工位升降装置、23-A工位传动装置、24-A工位驱动装置、25-A工位储料小车、26-把手A、3-B工位料仓、31-B工位料仓框架、32-B工位升降装置、33-B工位传动装置、34-B工位驱动装置、35-B工位储料小车、36-把手B、4-导轨、51-丝杆、52-活动螺母、53-槽道、54-导板、55-滚轮、56-储物空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双工位升降料仓包括并排设置的A工位料仓2和B工位料仓3,A工位料仓2和B工位料仓3分别与电控单元1相连,A工位料仓2包括A工位料仓框架21、A工位升降装置22、与A工位升降装置22相连的A工位传动装置23、与A工位传动装置23相连的A工位驱动装置24,A工位升降装置22上活动连接有A工位储料小车25,A工位储料小车25置于A工料仓框架中;B工位料仓3包括B工位料仓框架31、B工位升降装置32、与B工位升降装置32相连的B工位传动装置33、与B工位传动装置33相连的B工位驱动装置34,B工位升降装置32上活动连接有B工位储料小车35,B工位储料小车35置于B工料仓框架中。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利用A工位料仓2和B工位料仓3实现多组物料的传输,A工位升降装置22和B工位升降装置32上分别活动连接有A工位储料小车25和B工位储料小车35,从而实现物料的快速运装。上述的A工位料仓框架21和B工位料仓框架31上分别设置有供A工位升降装置22和B工位升降装置32导向的竖直设置的导轨4,利用导轨4完成相应储料小车的升降导向。上述的A工位升降装置22和B工位升降装置32均为竖直设置的丝杆51和位于丝杆51上的活动螺母52,活动螺母52部分嵌合在导轨4中。活动螺母52上设置有与竖直设置的导轨4垂直的槽道53,A工位储料小车25和B工位储料小车35上分别设置有嵌入相应槽道53的导板54,导板54分别为对应A工位储料小车25和B工位储料小车35的顶板的侧边。上述的槽道53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且槽道53向上倾斜,通过采用这种设计,对应储料小车的导板54部分嵌合在槽道53内,槽道53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且槽道53向上倾斜,从而带有一定的自锁功能,防止相应的储料小车下坠,采用这种结构,相应的储料小车只需要将小车上的导板54嵌合在相应的槽道53内即可,无需其他锚固操作。为了便于小车置于地面上时的前进和后退,A工位储料小车25和B工位储料小车35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地面前进的滚轮55,滚轮55位于对应A工位储料小车25和B工位储料小车35的底面上。为了便于操作者操作储料小车,A工位储料小车25和B工位储料小车35上分别设置有供对应储料小车拖拽前进的把手A26和把手B36。为了便于操作者区块放置相应物料,A工位储料小车25和B工位储料小车35上从上到下分别设置有数个储物空间56。上述的A工位传动装置23和B工位传动装置33均为同步带传动。A工位驱动装置24和B工位驱动装置34均为与相应丝杆51连接的电机。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工位升降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位升降料仓包括并排设置的A工位料仓和B工位料仓,所述A工位料仓和所述B工位料仓分别与电控单元相连,所述A工位料仓包括A工位料仓框架、A工位升降装置、与所述A工位升降装置相连的A工位传动装置、与所述A工位传动装置相连的A工位驱动装置,所述A工位升降装置上活动连接有A工位储料小车,所述A工位储料小车置于所述A工料仓框架中;所述B工位料仓包括B工位料仓框架、B工位升降装置、与所述B工位升降装置相连的B工位传动装置、与所述B工位传动装置相连的B工位驱动装置,所述B工位升降装置上活动连接有B工位储料小车,所述B工位储料小车置于所述B工料仓框架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升降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位升降料仓包括并排设置的A工位料仓和B工位料仓,所述A工位料仓和所述B工位料仓分别与电控单元相连,所述A工位料仓包括A工位料仓框架、A工位升降装置、与所述A工位升降装置相连的A工位传动装置、与所述A工位传动装置相连的A工位驱动装置,所述A工位升降装置上活动连接有A工位储料小车,所述A工位储料小车置于所述A工料仓框架中;所述B工位料仓包括B工位料仓框架、B工位升降装置、与所述B工位升降装置相连的B工位传动装置、与所述B工位传动装置相连的B工位驱动装置,所述B工位升降装置上活动连接有B工位储料小车,所述B工位储料小车置于所述B工料仓框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升降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A工位料仓框架和所述B工位料仓框架上分别设置有供所述A工位升降装置和所述B工位升降装置导向的竖直设置的导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升降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A工位升降装置和所述B工位升降装置均为竖直设置的丝杆和位于所述丝杆上的活动螺母,所述活动螺母部分嵌合在所述导轨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升降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螺母上设置有与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卓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迈泰克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