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梯螺杆驱动轿厢架一体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50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梯螺杆驱动轿厢架一体化结构,包括用于固定轿厢的轿厢架、升降螺杆、升降螺母以及供电系统,所述升降螺杆竖直固定在井道内,所述升降螺母安装在轿厢架的后端且与升降螺杆相螺接形成滚动螺旋副,所述轿厢架的上端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通过蜗轮蜗杆机构驱动升降螺母旋转;所述供电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蓄电模块和充电桩,所述蓄电模块设于轿厢架的顶部并用于对升降电机供电,所述充电桩设于电梯层站处且用于对蓄电模块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升降螺杆与升降螺母之间的滚动螺旋副来带动轿厢架升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井道结构要求小。

Integrated structure of screw driven car frame of household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家用电梯螺杆驱动轿厢架一体化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梯螺杆驱动轿厢架一体化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搬进家用别墅居住,并且为了方便上下楼及在楼层之间搬运重物,会选择在家用别墅内安装电梯。然而现有的电梯通常采用钢索吊拉结构作为传动机构和提升机构,这样的传动机构需要设计专门的井道,在设计井道后还需要将钢索吊拉结构安装在井道和电梯上,而井道的结构较为复杂,在挖掘井道以及安装钢索吊拉结构时需要较高的成本和较大的空间,不适合家用别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家用电梯螺杆驱动轿厢架一体化结构,结构设计合理,对井道要求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电梯螺杆驱动轿厢架一体化结构,包括用于固定轿厢的轿厢架、升降螺杆、升降螺母以及供电系统,所述升降螺杆竖直固定在井道内,所述升降螺母安装在轿厢架的后端且与升降螺杆相螺接形成滚动螺旋副,所述轿厢架的上端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通过蜗轮蜗杆机构驱动升降螺母旋转;所述供电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蓄电模块和充电桩,所述蓄电模块设于轿厢架的顶部并用于对升降电机供电,所述充电桩设于电梯层站处且用于对蓄电模块充电。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以电梯层站处的三相交流市电为电源,充电桩内设有逆变模块,所述逆变模块把市电转换为直流电后输出至充电桩的电力输出端处;所述蓄电模块的充电电路处设有可弹出的充电插销;当轿厢停于电梯层站的时间大于阈值时,所述充电插销弹出并插于充电桩的电力输出端处,使蓄电模块在充电桩处充电。进一步的,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设有应急供电桩,所述应急供电桩以三相交流市电为电源,应急供电桩自带蓄电池;当蓄电模块在充电桩充电时,蓄电模块对市电供电情况进行监测;当市电故障时,轿厢提示乘客在到达电梯层站后离开轿厢,并在乘客全部离开后自动停于井道底部,所述应急供电桩与蓄电模块相接,以应急充电桩自带的蓄电池向轿厢提供应急电力,并使蓄电模块充电;所述蓄电模块内置的电池和车载逆变器均设于轿厢架顶部,电池可选种类包括磷酸铁锂电池或三元铁锂电池。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可显示井道处充电桩、蓄电模块内置逆变器工况的显示屏;所述供电系统还可通过远程监控装置对井道处充电桩、、蓄电模块内置逆变器工况进行监控;所述远程监控装置包括RS232装置、RS485装置、手机、SNMP装置或GSM通讯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轿厢架为马蹄形结构,轿厢架包括固定立柱,所述固定立柱的上、下两端分别固联有轿厢架上板和轿厢架下板;所述轿厢固定在轿厢架上板与轿厢架下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立柱的后侧面上端固联有安装板,所述升降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包括蜗杆和蜗轮,所述蜗杆与升降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蜗轮与升降螺母固定连接,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位于升降螺母的下方,安装板与升降螺母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以减少升降螺母旋转时下端面的摩擦力。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下方竖设有与升降螺杆滑动配合的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的上部、中部以及下部分别经由固定板与固定立柱的后侧面固定连接,直线轴承的底部端面与轿厢架下板的底部端面齐平。进一步的,所述井道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竖向设置的T型导轨,所述T型导轨由导轨支架支撑;所述固定立柱的左右两端均固联有竖直设置的轿厢架直梁,所述轿厢架直梁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梯导靴,所述电梯导靴与T型导轨滑动配合,升降螺杆的中心、T型导轨的中心、轿厢架直梁的中心以及上下两端的电梯导靴的中心均在一个面上。进一步的,所述井道采用观光井道,所述轿厢采用观光轿厢,井道、轿厢均采用玻璃和钢面板一体化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升降螺杆与升降螺母之间的滚动螺旋副来带动轿厢架升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井道结构要求小;(2)安装在轿厢架后端的直线轴承使升降螺杆承受弯曲应力的范围从升降螺母的长度延伸到轿厢架的底部端面,大大改善了升降螺杆的受力状态,有效提高升降螺杆的抗弯强度和压杆稳定性;(3)由于在井道处设有充电桩和应急供电桩,因此即使市电故障,电梯也仍然可以把乘客送至所需的层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平面布局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构造示意图图3是图2中省略井道和轿厢时的构造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轿厢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逆变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平面布局示意图。图中:1-井道;2-轿厢架;3-轿厢;4-升降螺杆;5-升降螺母;6-升降电机;7-安装板;8-蓄电模块;9-直线轴承;10-蜗杆;11-蜗轮;12-推力轴承;13-电梯层站;14-蓄电池;15-应急供电桩;21-轿厢门;22-厅门;31-电池;32-车载逆变器;33-控制模块;34-充电桩;71-固定立柱;72-固定板;73-轿厢架上板;74-轿厢架下板;75-覆盖板;80-曳引中心面;81-轿厢架直梁;82-T型导轨;83-导轨支架;100-连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家用电梯螺杆驱动轿厢架一体化结构,包括用于固定轿厢3的轿厢架2、升降螺杆4、升降螺母5以及供电系统,所述升降螺杆4竖直固定在井道1内,所述升降螺母5安装在轿厢架2的后端且与升降螺杆4相螺接形成滚动螺旋副,所述轿厢架2的上端安装有升降电机6,所述升降电机6通过蜗轮蜗杆机构驱动升降螺母5旋转,由于升降螺杆4固定不动,故升降螺母5在旋转同时,可沿升降螺杆4的轴向作上下垂直运动,进而带动轿厢架2升降;所述供电系统包括控制模块33、蓄电模块8和充电桩34,所述蓄电模块8设于轿厢架3的顶部并用于对升降电机+供电,所述充电桩34设于电梯层站13处,当轿厢3停于电梯层站13时,所述充电桩34与所述蓄电模块8的充电电路紧邻,用于对蓄电模块8充电。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34以电梯层站13处的三相交流市电为电源,充电34桩内设有逆变模块,所述逆变模块把市电转换为直流电后输出至充电桩的电力输出端处;所述蓄电模块8的充电电路处设有可弹出的充电插销;当轿厢停于电梯层站的时间大于阈值时,所述充电插销弹出并插于充电桩的电力输出端处,使蓄电模块在充电桩处充电。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梯井道1的底部设有应急供电桩15,所述应急供电桩15以三相交流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电梯螺杆驱动轿厢架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轿厢的轿厢架、升降螺杆、升降螺母以及供电系统,所述升降螺杆竖直固定在井道内,所述升降螺母安装在轿厢架的后端且与升降螺杆相螺接形成滚动螺旋副,所述轿厢架的上端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通过蜗轮蜗杆机构驱动升降螺母旋转;所述供电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蓄电模块和充电桩,所述蓄电模块设于轿厢架的顶部并用于对升降电机供电,所述充电桩设于电梯层站处且用于对蓄电模块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电梯螺杆驱动轿厢架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轿厢的轿厢架、升降螺杆、升降螺母以及供电系统,所述升降螺杆竖直固定在井道内,所述升降螺母安装在轿厢架的后端且与升降螺杆相螺接形成滚动螺旋副,所述轿厢架的上端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通过蜗轮蜗杆机构驱动升降螺母旋转;所述供电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蓄电模块和充电桩,所述蓄电模块设于轿厢架的顶部并用于对升降电机供电,所述充电桩设于电梯层站处且用于对蓄电模块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梯螺杆驱动轿厢架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以电梯层站处的三相交流市电为电源,充电桩内设有逆变模块,所述逆变模块把市电转换为直流电后输出至充电桩的电力输出端处;所述蓄电模块的充电电路处设有可弹出的充电插销;当轿厢停于电梯层站的时间大于阈值时,所述充电插销弹出并插于充电桩的电力输出端处,使蓄电模块在充电桩处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电梯螺杆驱动轿厢架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设有应急供电桩,所述应急供电桩以三相交流市电为电源,应急供电桩自带蓄电池;当蓄电模块在充电桩充电时,蓄电模块对市电供电情况进行监测;当市电故障时,轿厢提示乘客在到达电梯层站后离开轿厢,并在乘客全部离开后自动停于井道底部,所述应急供电桩与蓄电模块相接,以应急充电桩自带的蓄电池向轿厢提供应急电力,并使蓄电模块充电;所述蓄电模块内置的电池和车载逆变器均设于轿厢架顶部,电池可选种类包括磷酸铁锂电池或三元铁锂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电梯螺杆驱动轿厢架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可显示井道处充电桩、蓄电模块内置逆变器工况的显示屏;所述供电系统还可通过远程监控装置对井道处充电桩、、蓄电模块内置逆变器工况进行监控;所述远程监控装置包括RS232装置、R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凡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快科城建增设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