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小型吊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65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小型吊笼,包括:吊笼本体以及驱动小车。安全小型吊笼进一步包括保护单元,其与设置于导轨架的两侧导轨架配合。所述保护单元包括:触动杆,其一端与驱动小车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与连接吊笼本体顶部的钢索连接;第一拉簧,其两端分别固定在触动杆的另一端以及驱动小车的顶部;第一制动杆,其中部铰接于驱动小车的一侧,且第一制动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触发端以及第一制动端,第一触发端与触动杆抵接;第二拉簧,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触发端以及驱动小车的顶部;当钢索处于拉伸状态,触动杆抵住第一触发端,使第一制动端与导轨架间隔设置;当钢索处于松弛状态,触动杆与第一触发端分离,使第一制动端抵住导轨架实现卸荷。

A small safety c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小型吊笼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种安全小型吊笼。
技术介绍
升降机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垂直运输人员和货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安全可靠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目前,国内的升降机一般都有采用紧急制动单元进行安全保障。但是,当升降机发生意外坠落时,其瞬间会产生的巨大冲击,可能将紧急制动单元的齿轮打掉,造成紧急制动单元失效并坠落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小型吊笼,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全小型吊笼,包括:吊笼本体;设置于所述吊笼本体顶部的驱动小车,所述吊笼本体与所述驱动小车安装在升降机的导轨架上,且所述驱动小车与导轨架中部的主齿条啮合从而实现所述安全小型吊笼的上下运动;所述安全小型吊笼进一步保护单元,其与设置于所述导轨架的两侧配合,包括:触动杆,其一端与所述驱动小车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所述吊笼本体顶部的钢索连接;第一拉簧,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触动杆的另一端以及所述驱动小车的顶部;第一制动杆,其中部铰接于所述驱动小车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制动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触发端以及第一制动端,所述第一触发端与所述触动杆抵接;第二拉簧,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触发端以及所述驱动小车的顶部;当所述钢索处于拉伸状态,所述触动杆抵住所述第一触发端,使所述第一制动端与所述导轨架间隔设置;当所述钢索处于松弛状态,所述触动杆与所述第一触发端分离,使所述第一制动端抵住所述导轨架实现卸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升降机发生意外坠落时,所述钢索处于松弛状态,所述触动杆与所述第一触发端分离,使所述第一制动端抵住所述导轨架承受部分荷载,实现实现卸荷作用,从而保证紧急制动单元的正常工作,使升降机使用更加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小型吊笼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小型吊笼中部分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小型吊笼,包括:吊笼本体10;设置于所述吊笼本体10顶部的驱动小车11,所述吊笼本体10与所述驱动小车11安装在升降机的导轨架14上,且所述驱动小车11与导轨架14中部的主齿条15啮合从而实现所述安全小型吊笼的上下运动;所述安全小型吊笼进一步保护单元,其与设置于所述导轨架14的两侧配合,包括:触动杆18,其一端与所述驱动小车11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所述吊笼本体10顶部的钢索17连接;第一拉簧21,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触动杆18的另一端以及所述驱动小车11的顶部;第一制动杆19,其中部铰接于所述驱动小车11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制动杆19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触发端以及第一制动端,所述第一触发端与所述触动杆18抵接;第二拉簧20,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触发端以及所述驱动小车11的顶部;当所述钢索17处于拉伸状态,所述触动杆18抵住所述第一触发端,使所述第一制动端与所述导轨架14间隔设置;当所述钢索17处于松弛状态,所述触动杆18与所述第一触发端分离,使所述第一制动端抵住所述导轨架14实现卸荷。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导轨架14的两侧进一步增加一摩擦结构或阻挡结构(如凹陷结构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架14的两侧进一步增加间隔设置的凹陷结构。当所述钢索17处于松弛状态时,所述触动杆18与所述第一触发端分离,使所述第一制动端抵住所述导轨架14的凹陷结构以实现初步的卸荷,当吊笼本体10下坠时,所述第一制动端会转动朝上咬合所述凹陷结构,进一步实现实现卸荷,防止吊笼本体10快速下坠。所述凹陷结构结构的形状不限,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他向内凹陷的加强筋等。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触动杆18包括摆臂181以及从所述摆臂181上倾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撑臂182;所述摆臂18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小车11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所述吊笼本体10顶部的钢索17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182用于当所述钢索17处于拉伸状态时,抵住所述第一触发端使所述第一制动端与所述导轨架14间隔设置。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保护装置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制动杆19对称设置的第二制动杆22;所述第二制动杆22的中部铰接于所述驱动小车11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一制动杆19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触发端以及第二制动端,所述第二触发端与所述触动杆18抵接;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触动杆18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臂182对称设置的第二支撑臂183;所述第二支撑臂183用于当所述钢索17处于拉伸状态时,抵住所述第二触发端使所述第二制动端与所述导轨架14间隔设置。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触动杆18进一步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拉簧21的延伸臂184。所述安全小型吊笼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小车11上的变频电机13和减速器12,所述驱动小车11为背轮机械连锁式。所述吊笼本体10与所述驱动小车11安装在升降机的导轨架14上,且所述驱动小车11与导轨架之间通过齿轮齿条啮合方式进行驱动。所述变频电机13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12连接,所述减速器12的输出轴与齿轮(图中未标示)连接,所述齿轮通过与导轨架14上的主齿条15啮合从而实现所述安全小型吊笼的上下运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小型吊笼,其特征在于,包括:/n吊笼本体(10);/n设置于所述吊笼本体(10)顶部的驱动小车(11),所述吊笼本体(10)与所述驱动小车(11)安装在升降机的导轨架(14)上,且所述驱动小车(11)与导轨架(14)中部的主齿条(15)啮合从而实现所述安全小型吊笼的上下运动;/n所述安全小型吊笼进一步保护单元,其与设置于所述导轨架(14)的两侧配合,包括:/n触动杆(18),其一端与所述驱动小车(11)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所述吊笼本体(10)顶部的钢索(17)连接;/n第一拉簧(21),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触动杆(18)的另一端以及所述驱动小车(11)的顶部;/n第一制动杆(19),其中部铰接于所述驱动小车(11)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制动杆(19)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触发端以及第一制动端,所述第一触发端与所述触动杆(18)抵接;/n第二拉簧(20),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触发端以及所述驱动小车(11)的顶部;/n当所述钢索(17)处于拉伸状态,所述触动杆(18)抵住所述第一触发端,使所述第一制动端与所述导轨架(14)间隔设置;当所述钢索(17)处于松弛状态,所述触动杆(18)与所述第一触发端分离,使所述第一制动端抵住所述导轨架(14)实现卸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小型吊笼,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笼本体(10);
设置于所述吊笼本体(10)顶部的驱动小车(11),所述吊笼本体(10)与所述驱动小车(11)安装在升降机的导轨架(14)上,且所述驱动小车(11)与导轨架(14)中部的主齿条(15)啮合从而实现所述安全小型吊笼的上下运动;
所述安全小型吊笼进一步保护单元,其与设置于所述导轨架(14)的两侧配合,包括:
触动杆(18),其一端与所述驱动小车(11)的顶部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所述吊笼本体(10)顶部的钢索(17)连接;
第一拉簧(21),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触动杆(18)的另一端以及所述驱动小车(11)的顶部;
第一制动杆(19),其中部铰接于所述驱动小车(11)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制动杆(19)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触发端以及第一制动端,所述第一触发端与所述触动杆(18)抵接;
第二拉簧(20),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触发端以及所述驱动小车(11)的顶部;
当所述钢索(17)处于拉伸状态,所述触动杆(18)抵住所述第一触发端,使所述第一制动端与所述导轨架(14)间隔设置;当所述钢索(17)处于松弛状态,所述触动杆(18)与所述第一触发端分离,使所述第一制动端抵住所述导轨架(14)实现卸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小型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杆(18)包括摆臂(181)以及从所述摆臂(181)上倾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支撑臂(182);所述摆臂(181)的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发王武林刘翔达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康柏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