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式投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8985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壁式投料系统,包括设于建筑物墙体内的落料管、设于落料管上的落料口、设于建筑物墙体上且与落料口相连的门框和铰接于门框上且位于门框和落料口内的外翻门;外翻门包括托板、门板和侧板;托板与门板的底部相连且与门板呈钝角夹角;门板的底部铰接于门框的底部;侧板有两块,分别位于外翻门的翻转路径的两侧,侧板的两边分别与托板和门板相连;落料口内设有当外翻门打开后与托板相抵的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墙壁式投料系统操作便捷且投放垃圾或物料时能将投放处和落料处隔开。

Wall type feed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all type feeding system, including blanking tube, a blanking pipe discharging port, located in the building wall and door frame and hinged chutes connected to the door frame and the door frame and is located in the chutes in out door is arranged in the wall of the building; the door comprises a valgus plate, door and side; and the bottom of the door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oor is in an obtuse angle; bottom hinged door panel at the bottom of the door to the side; two, on both sides of the door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in the path of turning valgus, on both sides of the side plat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blanking port is arranged in the door; when the baffle door open after valgus plate offset. The wall type feeding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separation of the feeding part and the blanking part when the garbage or material is put into the garb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设置在墙壁上的物料投放装置,可用于垃圾的回收。
技术介绍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需要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破坏生产生活安全。目前,高层建筑物中的垃圾,主要是由居民打包装袋后,亲自送至楼下的垃圾回收处,运送垃圾极为不便,运送过程中垃圾和污液容易散落,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并且如果垃圾的量过大或垃圾回收处不能及时清理,则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早期的高层建筑物中也曾经出现过设置在楼内的垃圾投放通道,每一层均设有投放口,通过通道投放至楼下的垃圾定期处理。但是这样的设施长期使用后,通道内异味严重,会从投放口飘出,十分影响居民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操作便捷且投放垃圾或物料时能将投放处和落料处隔开的墙壁式投料系统。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墙壁式投料系统,包括设于建筑物墙体内的落料管,设于所述落料管上的落料口,设于建筑物墙体上且与所述落料口相连的门框,以及铰接于所述门框上且位于门框和落料口内的外翻门;所述外翻门包括托板、门板和侧板;所述托板与所述门板的底部相连且与门板呈钝角夹角;所述门板的底部铰接于所述门框的底部;所述侧板有两块,分别位于外翻门的翻转路径的两侧,所述侧板的两条边分别与托板和门板相连;所述落料口内设有当外翻门打开后与托板相抵的挡板。上述钝角夹角为120°至150°。上述侧板呈扇形。上述门板上设有把手。上述门框上设有用于密封门板的密封圈。上述落料口由水平设置的顶板、两块竖直设置的边板和底板围成;所述底板当外翻门合到所述门框上时与所述托板相抵且平行于所述托板;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顶板上且垂直于顶板。上述门框设有三块分别与所述顶板和边板的位置相对应,且分别与所述顶板和边板相连的延伸板。上述墙壁式投料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落料管的底部相连的气动输送管。上述墙壁式投料系统还包括尾气处理装置和风机;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落料管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上述尾气处理装置是活性炭吸附装置。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的墙壁式投料系统的采用了结构设计巧妙的外翻门,且外翻门的,在打开外翻门时,外翻门的托板、门板和侧板组成了可承载垃圾或物料的投料容器,并且托板与挡板相抵将落料管和投料容器分隔开,可以有效地防止投料时异味溢出。在关闭外翻门时,托板上的垃圾或物料顺着托板通过落料口滑入落料管中,操作十分便捷。(2)本技术的墙壁式投料系统可以在落料管底部设置与其相连的气动输送管,将垃圾或物料直接输送至回收站,也可以在落料管的顶部设置尾气处理装置和风机对落料管内的异味进行清除。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墙壁式投料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墙壁式投料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墙壁式投料系统的门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墙壁式投料系统的外翻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的墙壁式投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的标记如下:落料管1,落料口2,顶板21,边板22,底板23,门框3,延伸板31,外翻门4,托板41,门板42,侧板43,把手44,挡板5,密封圈6,气动输送管7,尾气处理装置8,风机9,建筑物墙体10。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墙壁式投料系统,包括设于建筑物墙体10内的落料管1,设于落料管1上的落料口2,设于建筑物墙体10上且与落料口2相连的门框3,以及铰接于门框3上且位于门框3和落料口2内的外翻门4。外翻门4包括托板41、门板42和侧板43。托板41与门板42的底部相连且与门板42呈钝角夹角。优选钝角夹角为135°。门板42的底部铰接于门框3的底部。为了方便外翻门4的打开,门板42上设有把手44。侧板43有两块,分别位于外翻门4的翻转路径的两侧,侧板43的两条边分别与托板41和门板42相连,从而托板41、门板42和侧板43围成一个投料容器。侧板43呈扇形,从而不会与门框3和落料口2发生碰撞。落料口2由水平设置的顶板21、两块竖直设置的边板22和底板23围成。底板23当外翻门4合到门框3上时与托板1相抵且平行于托板1,垃圾或物料可以沿托板1和底板23滑入落料管1内,不会洒落。落料口2内设有挡板5。挡板5固定连接在顶板21上且垂直于顶板21。当外翻门4打开后挡板5与托板41相抵,从而可以在投放垃圾或物料时,隔开投料容器和落料管1,防止异味溢出。门框3设有三块分别与顶板21和边板22的位置相对应,且分别与顶板21和边板22相连的延伸板31,从而保证垃圾或物料不会从门框3或落料口2的缝隙中漏出。门框3上设有用于密封门板42的密封圈6,可以使得外翻门4关闭后,保证外翻门4和门框3之间的密封性。实施例2见图5,本实施例的墙壁式投料系统,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墙壁式投料系统还包括气动输送管7、尾气处理装置8和风机9。气动输送管7与落料管1的底部相连。尾气处理装置8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落料管1的顶部相连通;尾气处理装置8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风机9的进风口相连通。尾气处理装置8可以是活性炭吸附装置、空气滤芯等。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壁式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建筑物墙体(10)内的落料管(1),设于所述落料管(1)上的落料口(2),设于建筑物墙体(10)上且与所述落料口(2)相连的门框(3),以及铰接于所述门框(3)上且位于门框(3)和落料口(2)内的外翻门(4);所述外翻门(4)包括托板(41)、门板(42)和侧板(43);所述托板(41)与所述门板(42)的底部相连且与门板(42)呈钝角夹角;所述门板(42)的底部铰接于所述门框(3)的底部;所述侧板(43)有两块,分别位于外翻门(4)的翻转路径的两侧,所述侧板(43)的两条边分别与托板(41)和门板(42)相连;所述落料口(2)内设有当外翻门(4)打开后与托板(41)相抵的挡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壁式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建筑物墙体(10)内的落料管(1),设于所述落料管(1)上的落料口(2),设于建筑物墙体(10)上且与所述落料口(2)相连的门框(3),以及铰接于所述门框(3)上且位于门框(3)和落料口(2)内的外翻门(4);所述外翻门(4)包括托板(41)、门板(42)和侧板(43);所述托板(41)与所述门板(42)的底部相连且与门板(42)呈钝角夹角;所述门板(42)的底部铰接于所述门框(3)的底部;所述侧板(43)有两块,分别位于外翻门(4)的翻转路径的两侧,所述侧板(43)的两条边分别与托板(41)和门板(42)相连;所述落料口(2)内设有当外翻门(4)打开后与托板(41)相抵的挡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壁式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夹角为120°至1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壁式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3)呈扇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壁式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42)上设有把手(4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壁式投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3)上设有用于密封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常衡德宇粉体集成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