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纠偏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432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布料纠偏机构,包括安装台、导向板、纠偏件、用以感应导向板上的双层布料的传感器及驱动机构,导向板设置在安装台上,且包括呈上下布置的上导板和下导板;纠偏件具有供导向板穿出的口部,包括位于上导板上方的上杆和位于下导板下方的下杆,且其上杆与上导板之间形成有供双层布料中的上层布料通过的第一通道,其下杆与下导板之间形成有供双层布料中的下层布料通过的第二通道;驱动机构设置在安装台上,用以驱动纠偏件相对导向板自转,从而调整位于导向板上的上、下层布料的位置。纠偏件能够对偏转后的双层布料的位置进行纠正,整个纠正偏转的过程方便,减轻了人工纠偏所带来的繁琐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A kind of fabric rectify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料纠偏机构
本技术涉及纺织服装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布料纠偏机构。
技术介绍
罗纹袖,一种袖口的造型,使用罗纹袖口的衣物会收紧手臂线条,使得手臂显得更加纤细,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帽衫等服装上,通常罗纹袖是先经过手工翻折,然后缝制在衣物上,目前,对螺纹袖口的加工通常采用人工方式,其过程为:首先将织物裁切成一定的长度,然后将切好的织物放入手中,此时,用手将织物的一端握住,然后将织物的另一端向外或者向内翻折,形成袖口,进而完成缝制。这种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虽然实现了织物的翻折,但是显然费时费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专利号为CN201210004280.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就提出了《一种罗纹袖口自动翻折机》,该罗纹袖口自动翻折机,包括一电控箱,用于罗纹袖口的自动翻折,在电控箱上表面的安装台面板上设有:桥型位移装置、罗纹袖口定长移动装置、集料装置、导料板装置、切料装置、罗纹袖口翻折装置、罗纹袖口退料装置、罗纹袖口压料放料装置以及出料装置。上述专利中上料工位较为原始,在上料工位中布料发生偏转时,无法自动调节布料,以纠正布料的偏转。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应用在折翻机上料机构中的布料纠偏机构,以调整偏转后的布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调整偏转后的双层布料以达到双层布料纠偏目的的布料纠偏机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布料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台;导向板,设置在安装台上,且包括呈上下布置的上导板和下导板;纠偏件,具有供导向板穿出的口部,包括位于上导板上方的上杆和位于下导板下方的下杆,且其上杆与上导板之间形成有供双层布料中的上层布料通过的第一通道,其下杆与下导板之间形成有供双层布料中的下层布料通过的第二通道;传感器,用以感应导向板上的双层布料;以及驱动机构,设置在安装台上,用以驱动纠偏件相对导向板自转,从而调整位于导向板上的上、下层布料的位置。为了方便安装传感器及后续传感器的维修,所述传感器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台的支座上,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纠偏件的上方。第一调节机构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从结构简单和成本角度来讲,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座和旋钮,所述旋钮上具有向下延伸的调节杆,所述支座的顶板上开设有沿导向板长度方向延伸、并供所述调节杆穿过的滑道,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且该安装座上开设有供调节杆安装的安装孔,所述调节杆滑动限位在所述滑道内。为了实现传感器的前后位置的调整,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传感器向垂直于所述滑道方向前后运动的调节件。这样,更能够适应不同双层布料的需求。为了实现对传感器转动角度的调整,所述传感器能上下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这样,能够根据双层布料的不同位置及时调整传感器的角度,无需根据传感器的位置不断调整双层布料的位置,其增加了使用上的方便性。为了实现整个支座的前后位置的调整,所述支座的底板能沿着垂直导向板长度方向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台上。实现支座前后位置调整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优选地,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至少三个沿周向间隔布置、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条形孔,所述安装台上在对应条形孔的位置上开设有供连接件安装的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的延伸柱自上而下穿过条形孔而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上。为了实现驱动机构和纠偏件的前后位置的调整,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驱动机构沿着垂直导向板长度方向前后移动的第二调节机构。驱动机构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传送带,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主动轮相连,所述主动轮通过传送带与从动轮相连,所述从动轮与纠偏件相连。为了方便将纠偏件恢复至初始位置,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安装台上,所述主动轮上同轴设置有码盘,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以检测码盘初始位置的检测器。这样,能够将纠偏件精确调整至初始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布料纠偏机构的纠偏件能够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导向板转动,则纠偏件的上杆和下杆将分别对导向板上的上层布料和下层布料进行推压,从而能够对偏转后的双层布料的上、下层布料的位置进行纠正,整个纠正偏转的过程方便,减轻了人工纠偏所带来的繁琐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层布料经过纠偏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布料纠偏机构包括安装台1、支座11、导向板2、纠偏件3、驱动机构5、检测器56以及用以感应导向板2上的双层布料的传感器4。导向板2设置在安装台1上,且该导向板2包括呈上下布置的上导板21和下导板22;驱动机构5设置在安装台1上,该驱动机构5用以驱动纠偏件3相对导向板2自转,从而调整位于导向板2上的上、下层布料的位置。如图4所示,上述的驱动机构5通过固定座9安装在安装台1上,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51、主动轮52、从动轮53和传送带54,电机51的动力输出端与主动轮52相连,主动轮52通过传送带54与从动轮53相连,从动轮53与纠偏件3相对固定连接;主动轮52上同轴设置有码盘55,固定座9上设置有用以检测码盘55初始位置的检测器56。如图1至图7所示,纠偏件3具有供导向板2穿出的口部30,并且相对导向板2倾斜布置,与导向板2互成角度,该纠偏件3包括位于上导板21上方的上杆31和位于下导板22下方的下杆32,且该纠偏件上杆31与上导板21之间形成有供双层布料中的上层布料104通过的第一通道3a,该纠偏件下杆32与下导板22之间形成有供双层布料中的下层布料103通过的第二通道3b;上述的纠偏件3通过固定部33与主动轮52相连接,参见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纠偏件呈U型,且该纠偏件3与固定部33围合形成上述的口部30,上述驱动机构驱动纠偏件3沿上杆的轴向方向转动。如图1和图2所示,传感器4通过第一调节机构6安装在安装台1的支座11上,传感器4位于纠偏件3的上方,且该传感器4用以感应位于导向板2上的上层布料104。上述的第一调节机构6包括安装座61和旋钮62,旋钮62上具有向下延伸的调节杆621,参见图6所示,支座11的顶板111上开设有沿导向板2长度方向延伸、并供调节杆621穿过的滑道1111,滑道1111沿导向板2的横向左右延伸,安装座61位于顶板111的下方,且该安装座61上开设有供调节杆621安装的安装孔,调节杆621沿导向板2长度方向滑动限位在滑道1111内。为了调节传感器4相对顶板111前后移动,安装座61上设置有能够驱动传感器4向垂直于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料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台(1);/n导向板(2),设置在安装台(1)上,且包括呈上下布置的上导板(21)和下导板(22);/n纠偏件(3),具有供导向板(2)穿出的口部(30),包括位于上导板(21)上方的上杆(31)和位于下导板(22)下方的下杆(32),且其上杆(31)与上导板(21)之间形成有供双层布料中的上层布料(104)通过的第一通道(3a),其下杆(32)与下导板(22)之间形成有供双层布料中的下层布料(103)通过的第二通道(3b);/n传感器(4),用以感应导向板(2)上的双层布料;以及/n驱动机构(5),设置在安装台(1)上,其动力输出端与纠偏件(3)相连,用以驱动纠偏件(3)相对导向板(2)自转,从而调整位于导向板(2)上的上、下层布料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台(1);
导向板(2),设置在安装台(1)上,且包括呈上下布置的上导板(21)和下导板(22);
纠偏件(3),具有供导向板(2)穿出的口部(30),包括位于上导板(21)上方的上杆(31)和位于下导板(22)下方的下杆(32),且其上杆(31)与上导板(21)之间形成有供双层布料中的上层布料(104)通过的第一通道(3a),其下杆(32)与下导板(22)之间形成有供双层布料中的下层布料(103)通过的第二通道(3b);
传感器(4),用以感应导向板(2)上的双层布料;以及
驱动机构(5),设置在安装台(1)上,其动力输出端与纠偏件(3)相连,用以驱动纠偏件(3)相对导向板(2)自转,从而调整位于导向板(2)上的上、下层布料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4)通过第一调节机构(6)安装在所述安装台(1)的支座(11)上,所述传感器(4)位于所述纠偏件(3)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6)包括安装座(61)和旋钮(62),所述旋钮(62)上具有向下延伸的调节杆(621),所述支座(11)的顶板(111)上开设有沿导向板(2)长度方向延伸、并供所述调节杆(621)穿过的滑道(1111),所述安装座(61)位于所述顶板(111)的下方,且该安装座(61)上开设有供调节杆(621)安装的安装孔,所述调节杆(621)滑动限位在所述滑道(11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料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61)上设置有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腊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凌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