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粉灌装机,其结构包括底座、支架、置物板、控制器、驱动箱、气流翻搅装置、料筒,支架呈竖直状安装于底座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置物板安装于支架前表面下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控制器设于支架右表面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驱动箱设于支架上表面并与控制器电连接,气流翻搅装置安装于驱动箱下表面并伸入料筒内部,料筒与支架通过电焊相连接,气流翻搅装置包括气动结构、搅拌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气流翻搅装置,对在搅拌时的碳粉通过搅拌叶表面设有的孔洞,使得其向反吹出,从而避免其在搅拌的过程中直接粘附在搅拌叶上,导致装罐后的碳粉呈现搅拌不均匀,影响正常使用。
A kind of carbon powder fil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粉灌装机
本技术涉及包装
,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碳粉灌装机。
技术介绍
灌装机主要是包装机中的一小类产品,从对物料的包装角度可分为液体灌装机,膏体灌装机,粉剂灌装机,颗粒灌装机;从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来讲分为半自动灌装机和全自动灌装生产线。近来随着食品的QS认证,食用油的厂家已经开始注重产品质量和包装,所以油类灌装机在灌装机中地位凸现,而其在进行碳粉的灌装时,具有以下缺陷:因碳粉其自身特性,在对其利用螺旋搅拌杆进行搅拌罐装时,其表面易堆积有大量的碳粉,从而使得在碳粉搅拌不均匀,出现部分结块现象,影响后续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粉灌装机,以解决的因碳粉其自身特性,在对其利用螺旋搅拌杆进行搅拌罐装时,其表面易堆积有大量的碳粉,从而使得在碳粉搅拌不均匀,出现部分结块现象,影响后续的正常使用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碳粉灌装机,其结构包括底座、支架、置物板、控制器、驱动箱、气流翻搅装置、料筒,所述支架呈竖直状安装于底座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置物板安装于支架前表面下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控制器设于支架右表面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驱动箱设于支架上表面并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气流翻搅装置安装于驱动箱下表面并伸入料筒内部,所述料筒与支架通过电焊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流翻搅装置包括气动结构、搅拌叶,所述搅拌叶设有若干个且分别呈螺旋状安装于气动结构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动结构包括搅拌杆、流通螺旋孔、鼓风机、主气管,所述流通螺旋孔设于搅拌杆外表面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鼓风机安装于搅拌杆上表面并电连接,所述主气管上端与鼓风机相连接且下端伸入搅拌杆内部与流通螺旋孔相对应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叶表面设有若干个孔洞,所述孔洞与搅拌叶为一体化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碳粉灌装机,在对本技术进行使用时,气流翻搅装置在通电的情况下通过搅拌杆带动搅拌叶做旋转运动,鼓风机则在通电的作用下运作,从而产生向外的气流,该气流通过主气管均匀的流入与流通螺旋孔相连接的搅拌叶内部,并通过孔洞表面设有的若干个孔洞产生向外的气流,故而对粘附在搅拌叶表面的碳粉做吹气作用,避免其在搅拌叶表面堆积形成结块,从而导致碳粉搅拌不均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碳粉灌装机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设有的气流翻搅装置,对在搅拌时的碳粉通过搅拌叶表面设有的孔洞,使得其向反吹出,从而避免其在搅拌的过程中直接粘附在搅拌叶上,导致装罐后的碳粉呈现搅拌不均匀,影响正常使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碳粉灌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气流翻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搅拌杆的内部结构图。附图中标号说明:底座-1、支架-2、置物板-3、控制器-4、驱动箱-5、气流翻搅装置-6、料筒-7、气动结构-61、搅拌叶-62、搅拌杆-610、流通螺旋孔-611、鼓风机-612、主气管-613、孔洞-62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相焊接”、“固定”、“设有”、“嵌合”、“扣合”等术语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并且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碳粉灌装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其结构包括底座1、支架2、置物板3、控制器4、驱动箱5、气流翻搅装置6、料筒7,所述支架2呈竖直状安装于底座1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置物板3安装于支架2前表面下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控制器4设于支架2右表面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驱动箱5设于支架2上表面并与控制器4电连接,所述气流翻搅装置6安装于驱动箱5下表面并伸入料筒7内部,所述料筒7与支架2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气流翻搅装置6包括气动结构61、搅拌叶62,所述搅拌叶62设有若干个且分别呈螺旋状安装于气动结构61外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气动结构61包括搅拌杆610、流通螺旋孔611、鼓风机612、主气管613,所述流通螺旋孔611设于搅拌杆610外表面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鼓风机612安装于搅拌杆610上表面并电连接,所述主气管613上端与鼓风机612相连接且下端伸入搅拌杆610内部与流通螺旋孔611相对应连接。所述搅拌叶62表面设有若干个孔洞620,所述孔洞620与搅拌叶62为一体化结构。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中一种碳粉灌装机的工作原理作出如下说明:在对本技术进行使用时,气流翻搅装置6在通电的情况下通过搅拌杆610带动搅拌叶62做旋转运动,鼓风机612则在通电的作用下运作,从而产生向外的气流,该气流通过主气管613均匀的流入与流通螺旋孔611相连接的搅拌叶62内部,并通过孔洞620表面设有的若干个孔洞620产生向外的气流,故而对粘附在搅拌叶62表面的碳粉做吹气作用,避免其在搅拌叶62表面堆积形成结块,从而导致碳粉搅拌不均匀。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因碳粉其自身特性,在对其利用螺旋搅拌杆进行搅拌罐装时,其表面易堆积有大量的碳粉,从而使得在碳粉搅拌不均匀,出现部分结块现象,影响后续的正常使用,本技术通过设有的气流翻搅装置,对在搅拌时的碳粉通过搅拌叶表面设有的孔洞,使得其向反吹出,从而避免其在搅拌的过程中直接粘附在搅拌叶上,导致装罐后的碳粉呈现搅拌不均匀,影响正常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粉灌装机,其结构包括底座(1)、支架(2)、置物板(3)、控制器(4)、驱动箱(5)、气流翻搅装置(6)、料筒(7),其特征在于:/n所述支架(2)呈竖直状安装于底座(1)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置物板(3)安装于支架(2)前表面下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控制器(4)设于支架(2)右表面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驱动箱(5)设于支架(2)上表面并与控制器(4)电连接,所述气流翻搅装置(6)安装于驱动箱(5)下表面并伸入料筒(7)内部,所述料筒(7)与支架(2)通过电焊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粉灌装机,其结构包括底座(1)、支架(2)、置物板(3)、控制器(4)、驱动箱(5)、气流翻搅装置(6)、料筒(7),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2)呈竖直状安装于底座(1)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置物板(3)安装于支架(2)前表面下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控制器(4)设于支架(2)右表面上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驱动箱(5)设于支架(2)上表面并与控制器(4)电连接,所述气流翻搅装置(6)安装于驱动箱(5)下表面并伸入料筒(7)内部,所述料筒(7)与支架(2)通过电焊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粉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翻搅装置(6)包括气动结构(61)、搅拌叶(62),所述搅拌叶(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福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临霄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