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劲松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0146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电混合动力车辆驱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单行星排机构、变速传动机构与差速器,发动机通过扭转减振装置、单向离合器或制动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器、单行星排机构、变速传动机构、差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成度高;结构简单;控制难度低,换档元件较少,控制系统的开发难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较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油经济性高,含有纯电驱动模式、混合动力驱动模式、制动能量回收模式以及驻车发电模式;不同的模式能够充分满足混合动力车辆在不同驱动工况的需求,能够对发动机工作点进行灵活的调节,保证其工作在其效率较高的工作区间,有效保证整个混合动力系统的效率较高。

A new hybrid transmiss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
本技术属于机电混合动力车辆驱动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由于传统的燃油发动机汽车导致的世界环境与能源问题加剧,以及世界各国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调整,各大汽车公司都在积极研发节能环保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已经成为现阶段解决汽车能耗和环境污染的可行技术方案,其核心的动力传动装置也就成为各公司研发的重点。目前在混合动力方案中大多采用多个单行星排进行串联或并联的混合动力方案,但节油效率有限。因此,整车节油效率更高、更适用于混动动力车辆的传动装置是当前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申请号为CN201110405238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可变比例动力分流混合动力变速器,利用单个行星排和一系列平行轴齿轮啮合,可以实现不同的功率分流模式,但该设计方案机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控制难度较大、可靠性较低。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可变比例动力分流混合动力变速器机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控制难度较大、可靠性较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难度在于结构简单、控制难度低、成本较低、可靠性较高,能同时调节发动机转速与扭矩的深度混合动力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以较低的成本开发可靠性较高、节油率较高的混动传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所述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被构造成具备电动和/或发电功能并能够输入动力或输出动力,所述第一电机配备有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转子轴输出动力或输入动力;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被构造成具备电动和/或发电功能并能够输入动力或输出动力,所述第二电机配备有第二转子轴,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转子轴输出动力或输出动力;单行星排机构,所述单行星排机构被构造成具备差速或变速功能,并能够把发动机动力和/或所述第一电机动力经差速或变速后传递给变速传动机构;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具有差速功能并直接用于驱动混合动力系统;变速传动机构,所述变速传动机构被构造成具备变速功能,并能够将所述单行星排机构的动力以预定的速比传递给所述差速器;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被构造成能够有选择性地使其连接的运动件减速或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的装置;或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被构造成具备单向传递动力的功能;和/或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被构造成能够有选择性地使其连接的各元件保持同转速旋转状态或保持停止状态的装置;和/或第二同步器,所述第二同步器被构造成能够有选择性地使其连接的各元件保持同转速旋转状态或保持停止状态的装置;壳体,所述壳体为所述一种新型混合动力传动装置的外围包络件,并且所述壳体与发动机的壳体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单行星排机构是具备第一太阳轮、第一内齿圈、第一行星架以及第一行星轮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行星轮保持在所述第一行星架上,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内齿圈相互啮合。进一步,所述变速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相互啮合。进一步,所述变速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相互啮合;进一步,还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以及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把发动机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构成所述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齿轮用于把所述单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变速传动机构,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六齿轮用于把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差速器;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所述第一同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第一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二同步器与所述第五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所述第二传动轴以及所述第四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轴布置,所述第三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五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非同轴布置;所述第二传动轴同轴穿过所述第四传动轴;在轴向上,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所述第二电机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以及所述差速器均布置在靠近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五齿轮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齿轮均布置在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之间。进一步,还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以及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把发动机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构成所述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所述第一齿轮用于把所述单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变速传动机构,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六齿轮用于把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差速器;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所述第二同步器与所述第五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包括:/n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被构造成具备电动和/或发电功能并能够输入动力或输出动力,所述第一电机配备有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转子轴输出动力或输入动力;/n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被构造成具备电动和/或发电功能并能够输入动力或输出动力,所述第二电机配备有第二转子轴,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转子轴输出动力或输出动力;/n单行星排机构,所述单行星排机构被构造成具备差速或变速功能,并能够把发动机动力和/或所述第一电机动力经差速或变速后传递给变速传动机构;/n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具有差速功能并直接用于驱动混合动力系统;/n变速传动机构,所述变速传动机构被构造成具备变速功能,并能够将所述单行星排机构的动力以预定的速比传递给所述差速器;/n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被构造成能够有选择性地使其连接的运动件减速或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的装置;或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被构造成具备单向传递动力的功能;和/或/n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被构造成能够有选择性地使其连接的各元件保持同转速旋转状态或保持停止状态的装置;和/或/n第二同步器,所述第二同步器被构造成能够有选择性地使其连接的各元件保持同转速旋转状态或保持停止状态的装置;/n壳体,所述壳体为所述一种新型混合动力传动装置的外围包络件,并且所述壳体与发动机的壳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包括: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被构造成具备电动和/或发电功能并能够输入动力或输出动力,所述第一电机配备有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转子轴输出动力或输入动力;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被构造成具备电动和/或发电功能并能够输入动力或输出动力,所述第二电机配备有第二转子轴,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转子轴输出动力或输出动力;
单行星排机构,所述单行星排机构被构造成具备差速或变速功能,并能够把发动机动力和/或所述第一电机动力经差速或变速后传递给变速传动机构;
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具有差速功能并直接用于驱动混合动力系统;
变速传动机构,所述变速传动机构被构造成具备变速功能,并能够将所述单行星排机构的动力以预定的速比传递给所述差速器;
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被构造成能够有选择性地使其连接的运动件减速或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的装置;或单向离合器,所述单向离合器被构造成具备单向传递动力的功能;和/或
第一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被构造成能够有选择性地使其连接的各元件保持同转速旋转状态或保持停止状态的装置;和/或
第二同步器,所述第二同步器被构造成能够有选择性地使其连接的各元件保持同转速旋转状态或保持停止状态的装置;
壳体,所述壳体为所述一种新型混合动力传动装置的外围包络件,并且所述壳体与发动机的壳体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行星排机构是具备第一太阳轮、第一内齿圈、第一行星架以及第一行星轮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行星轮保持在所述第一行星架上,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内齿圈相互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相互啮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相互啮合。


5.如权利要求3~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以及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一传动轴把发动机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构成所述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齿轮用于把所述单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变速传动机构,
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所述第六齿轮用于把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差速器;
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所述第一同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
所述第一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二同步器与所述第五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
所述第二传动轴以及所述第四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轴布置,所述第三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五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非同轴布置;
所述第二传动轴同轴穿过所述第四传动轴;
在轴向上,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所述第二电机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以及所述差速器均布置在靠近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五齿轮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齿轮均布置在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之间。


6.如权利要求3~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以及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一传动轴把发动机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构成所述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齿轮用于把所述单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变速传动机构,
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所述第六齿轮用于把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差速器;
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
所述第二同步器与所述第五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
所述第二传动轴同轴穿过所述第四传动轴;
所述第二传动轴以及所述第四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轴布置,所述第三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五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非同轴布置;
在轴向上,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所述第二电机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以及所述差速器均布置在靠近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五齿轮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齿轮均布置在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之间。


7.如权利要求3~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以及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一传动轴把发动机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构成所述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齿轮用于把所述单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变速传动机构,
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所述第六齿轮用于把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差速器;
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
所述第二同步器与所述第五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相连;
所述第二传动轴同轴穿过所述第四传动轴;
所述第二传动轴以及所述第四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轴布置,所述第三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五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非同轴布置;
在轴向上,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所述第二电机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以及所述差速器均布置在靠近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五齿轮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齿轮均布置在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之间。


8.如权利要求3~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以及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一传动轴把发动机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构成所述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齿轮用于把所述单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变速传动机构,
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所述第六齿轮用于把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差速器;
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所述第一同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
所述第一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五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轴以及所述第四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轴布置,所述第三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五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非同轴布置;
所述第二传动轴同轴穿过所述第四传动轴;
在轴向上,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所述第二电机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以及所述差速器均布置在靠近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五齿轮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齿轮均布置在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之间。


9.如权利要求3~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以及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一传动轴把发动机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构成所述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齿轮用于把所述单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变速传动机构,
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所述第六齿轮用于把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差速器;
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
所述第一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五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轴以及所述第四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轴布置,所述第三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五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非同轴布置;
所述第二传动轴同轴穿过所述第四传动轴;
在轴向上,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所述第二电机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以及所述差速器均布置在靠近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五齿轮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齿轮均布置在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之间。


10.如权利要求3~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以及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一传动轴把发动机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构成所述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齿轮用于把所述单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变速传动机构,
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所述第六齿轮用于把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差速器;
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
所述第一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五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轴以及所述第四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轴布置,所述第三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五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非同轴布置;
所述第二传动轴同轴穿过所述第四传动轴;
在轴向上,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所述第二电机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以及所述差速器均布置在靠近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五齿轮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齿轮均布置在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之间。


11.如权利要求3~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以及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一传动轴把发动机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构成所述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齿轮用于把所述单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变速传动机构,
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所述第六齿轮用于把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差速器;
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所述第一同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
所述第一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所述第二传动轴以及所述第四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轴布置,所述第三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五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非同轴布置;
所述第二传动轴同轴穿过所述第四传动轴;
在轴向上,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所述第二电机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以及所述差速器均布置在靠近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五齿轮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


12.如权利要求3~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以及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一传动轴把发动机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构成所述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齿轮用于把所述单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变速传动机构,
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所述第六齿轮用于把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差速器;
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
所述第一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所述第二传动轴以及所述第四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轴布置,所述第三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五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非同轴布置;
所述第二传动轴同轴穿过所述第四传动轴;
在轴向上,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所述第二电机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以及所述差速器均布置在靠近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五齿轮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


13.如权利要求3~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以及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一传动轴把发动机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构成所述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齿轮用于把所述单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变速传动机构,
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所述第六齿轮用于把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差速器;
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
所述第一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所述第二传动轴以及所述第四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轴布置,所述第三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五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非同轴布置;
所述第二传动轴同轴穿过所述第四传动轴;
在轴向上,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所述第二电机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以及所述差速器均布置在靠近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五齿轮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


14.如权利要求3~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以及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一传动轴把发动机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同步器连接构成所述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齿轮用于把所述单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变速传动机构,
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所述第六齿轮用于把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差速器;
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四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所述第一同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
所述第一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五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同步器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
所述第二传动轴以及所述第四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轴布置,所述第三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五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非同轴布置;
所述第二传动轴同轴穿过所述第四传动轴;
在轴向上,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所述第二电机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以及所述差速器均布置在靠近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五齿轮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一齿轮以及所述第二齿轮均布置在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之间。


15.如权利要求3~4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第四传动轴以及第五传动轴;
所述第一传动轴把发动机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内齿圈,所述第一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子轴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同步器连接构成所述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一齿轮用于把所述单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变速传动机构,
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同轴连接构成所述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具有实心或中空结构;
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所述第六齿轮用于把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差速器;
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壳体之间;
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四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连,所述第一同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
所述第一齿轮同轴空套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五传动轴之间采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轴以及所述第四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同轴布置,所述第三传动轴以及所述第五传动轴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非同轴布置;
所述第二传动轴同轴穿过所述第四传动轴;
在轴向上,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所述第二电机均布置在远离发动机一侧,所述制动器或所述单向离合器、所述第五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以及所述差速器均布置在靠近发动机一侧,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相对于所述第五齿轮均布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李劲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