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振东专利>正文

煤气发生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91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煤气发生炉,由炉膛、炉上、下水套、冷却水箱等构成,带有冷水进管的冷却箱通过热水进管与炉下水套相连通,炉下水套通过连水管与炉上水套相连通,带有阀门、均匀设置且与炉上水套上部相连通的若干根蒸汽管道与炉膛的下部相连通,连通炉膛上部的煤气管穿过冷却水箱与外界的灶具相通,风机进风管与炉膛的下部相通,风机的配风管与煤气管相连通。它结构简单实用、产气量充足,污染轻、热效率高,体积小、用煤少。(*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炉具,具体说是将普通的煤转变成煤气来进行燃烧的炉具。在我国目前大部分的家庭、单位、工厂企业仍以煤作为燃料直接进行燃烧,煤的热效率利用不高,随之带来大量的粉尘、烟气等进入大气,给人们的生活及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为此人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提出的很多对炉灶进行改进的方法,如中国专利CN2150461Y、CN2088648U,但依此技术制作的炉子,产气效果不好,利用价值不太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炉灶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产气量充足、集做饭、取暖、洗澡于一体的煤气发生炉。本技术是依据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它由炉膛、炉上水套、炉下水套、冷却水箱等构成,带有冷水进管的冷却箱通过热水进管与炉下水套相连通,炉下水套通过连水管与炉上水套相连通,带有阀门且均匀设置、与炉上水套上部相连通的若干根蒸汽管道与炉膛的下部相连通,连通炉膛上部的煤气管穿过冷却水箱与外界的灶具相通;风机进风管与炉膛的下部相通,风机的配风管与煤气管相连通。在炉上水套和下水套之间设置有水位计。在下水套上接有热水管,在蒸汽管道上接有取暖蒸汽管。在炉体的上部设有炉盖,在炉体的下部设有炉排和出渣口。本技术的优越之处在于用体积小、用煤少、产气足、污染轻、热效率高,可同时供采暖、洗浴和炊事等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书。煤气发生炉由炉膛9、炉上水套7、炉下水套6、冷却水箱3等构成。带有冷水进管4的冷却箱3通过热水进管5与炉下水套6相连通,炉下水套6通过连水管12与炉上水套7相连通,带有阀门且均匀设置、与炉上水套7上部相连通的若干根蒸汽管道11与炉膛9的下部相连通,连通炉膛9上部的煤气管2穿过冷却水箱3与外界的灶具相通;风机17进风管16与炉膛9的下部相通,风机的配风管1与煤气管2相连通。在炉上水套7和下水套6之间设置有水位计8。在下水套6上接有热水管14,在蒸汽管道11上接有取暖蒸汽管。在炉体的上部设有炉盖10,在炉体的下部设有炉排18和出渣口15。使用时先将冷水注入冷水箱13中,经热水进管5流入下水套6中加热,受热后的水又经连水管12进入上水套7中再次加热,所产生的水蒸汽沿均匀设置在上水套7上部的四根水蒸汽管道11进入炉膛9中与煤反应变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即煤气,后经炉膛9上部的煤气管道2通过冷却水箱3将气体冷却,以供燃烧之用。风机17的进风管16鼓入的新鲜空气可加速水煤气的生成,而配风管1鼓入的空气可帮助炉灶中的气体进行充分的燃烧。在上、下炉套之间设置的水位计8可供人们观察上、下炉套6、7中水位的高低。从下炉套6引出了热水管14,可供洗浴之用。从蒸汽管道11引出了取暖蒸汽管13,可供取暖之用。权利要求1.一种煤气发生炉,由炉膛(9)、炉上水套(7)、炉下水套(6)、冷却水箱(3)等构成,其特征在于A.带有冷水进管(4)的冷却箱(3)通过热水进管(5)与炉下水套(6)相连通,炉下水套(6)通过连水管(12)与炉上水套(7)相连通,带有阀门且均匀设置、与炉上水套(7)上部相连通的若干根蒸汽管道(11)与炉膛(9)的下部相连通,连通炉膛(9)上部的煤气管(2)穿过冷却水箱(3)与外界的灶具相通;B.风机(17)进风管(16)与炉膛(9)的下部相通,风机的配风管(1)与煤气管(2)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在炉上水套(7)和下水套(6)之间设置有水位计(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在下水套(6)上接有热水管(14),在蒸汽管道(11)上接有取暖蒸汽管(1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在炉体的上部设有炉盖(10),在炉体的下部设有炉排(18)和出渣口(15)。专利摘要煤气发生炉,由炉膛、炉上、下水套、冷却水箱等构成,带有冷水进管的冷却箱通过热水进管与炉下水套相连通,炉下水套通过连水管与炉上水套相连通,带有阀门、均匀设置且与炉上水套上部相连通的若干根蒸汽管道与炉膛的下部相连通,连通炉膛上部的煤气管穿过冷却水箱与外界的灶具相通,风机进风管与炉膛的下部相通,风机的配风管与煤气管相连通。它结构简单实用、产气量充足,污染轻、热效率高,体积小、用煤少。文档编号F23L7/00GK2422554SQ0022966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沈振东, 李合水, 贺太昌 申请人:沈振东, 李合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气发生炉,由炉膛(9)、炉上水套(7)、炉下水套(6)、冷却水箱(3)等构成,其特征在于:A.带有冷水进管(4)的冷却箱(3)通过热水进管(5)与炉下水套(6)相连通,炉下水套(6)通过连水管(12)与炉上水套(7)相连通,带有阀 门且均匀设置、与炉上水套(7)上部相连通的若干根蒸汽管道(11)与炉膛(9)的下部相连通,连通炉膛(9)上部的煤气管(2)穿过冷却水箱(3)与外界的灶具相通;B.风机(17)进风管(16)与炉膛(9)的下部相通,风机的配风管(1)与煤气 管(2)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振东李合水贺太昌
申请(专利权)人:沈振东李合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