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油孔加工工装以及具有其的连杆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857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连杆加工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杆油孔加工工装以及具有其的连杆生产线,将连杆两端的通孔分别套设在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并在靠近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位置处设置与相应连杆贴合接触的气孔,气孔与工作台中的气道连通,气道的另一端经相应的气压检测装置输送气体,当气道中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时,连杆堵在气孔位置处,即平稳的放置在工作台上的;当气道中的气压与标准大气压相同时,即连杆未完全压覆在气孔位置处,需要大于连杆的位置进行调整,有效解决了在放置连杆时,出现连杆与工作台所在的平面具有一定的夹角或是连杆位置偏离预定的油孔加工位置的问题。

A connecting rod oil hole processing tool and a connecting rod production line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杆油孔加工工装以及具有其的连杆生产线
本技术属于连杆加工工装
,具体涉及一种连杆油孔加工工装以及具有其的连杆生产线。
技术介绍
连杆是发动机的重压部件之一,其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质量。连杆包括用于与活塞连接的小头端、与曲轴连接的大头端。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工出精准的大头孔和小头孔,还需要在准确位置加工出油孔、油道,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474957U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泵油连杆,通过设置油孔与主进油道便于在连杆下行的时候更多的向油道内收集润滑油。由于连杆的形状较为复杂,在加工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压紧操作,还需要精准定位以包装工件与定位基准面均与接触,授权公告号为CN204135754U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柴油机连杆钻油孔加工工装,通过设置N个小头定位柱、N+1个大头定位块进行定位,虽然能够实现对连杆的定位,操作过程及该工装的制作工序较为复杂,不便于复查是否定位准确。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校对连杆是否定位准确的连杆油孔加工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杆油孔加工工装以及具有其的连杆生产线,以解决现有工装无法确定连杆定位是否准确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连杆油孔加工工装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杆油孔加工工装,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左右间隔分布有用于对相应连杆的小头端定位的第一定位柱、用于对相应连杆的大头端定位的第二定位柱,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用于压紧相应连杆的压紧装置,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于靠近所述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位置处设有与相应连杆贴合接触的气孔,所述工作台具有一端与所述气孔连通、另一端与相应气压监测装置连接的气道。优选地,所述气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柱靠近所述第二定位柱一侧的第一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柱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二气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柱为柱状,所述第二定位柱的水平方向端面为拱门状。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垫板,所述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均通过所述垫板与所述工作台连接。优选地,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伸缩旋转式液压缸、设置在所述伸缩旋转式液压缸动力输出端的压杆。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分别分布在所述压紧装置的两侧进而形成两个用于对相应连杆进行定位的工位,所述压杆的中部位置处于所述伸缩旋转式液压缸动力输出端连接,以使所述压杆能够同时压紧两个工位上的连杆。一种连杆生产线,包括机床、定位工装,所述定位工装的技术方案与一种连杆油孔加工工装相同,不再赘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连杆油孔加工工装,将连杆两端的通孔分别套设在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并在靠近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位置处设置与相应连杆贴合接触的气孔,气孔与工作台中的气道连通,气道的另一端经相应的气压检测装置输送气体,当气道中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时,连杆堵在气孔位置处,即平稳的放置在工作台上的;当气道中的气压与标准大气压相同时,即连杆未完全压覆在气孔位置处,需要大于连杆的位置进行调整,有效解决了在放置连杆时,出现连杆与工作台所在的平面具有一定的夹角或是连杆位置偏离预定的油孔加工位置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连杆油孔加工工装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附图标记:1:工作台;2:第一定位柱;3:第二定位柱;4:气压监测装置;5:气道;6:第一气孔;7:第二气孔;8:伸缩旋转式液压缸;9:压杆;10:压块;11:垫板;12: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基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达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的连杆油孔加工工装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连杆油孔加工工装,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工作台1,工作台1上左右间隔分布有用于对相应连杆的小头端定位的第一定位柱2、用于对相应连杆的大头端定位的第二定位柱3,工作台1上还设有用于压紧相应连杆的压紧装置,工作台1的上表面于靠近第一定位柱2、第二定位柱3位置处设有与相应连杆贴合接触的气孔,工作台1具有一端与气孔连通、另一端与相应气压监测装置4连接的气道5,将连杆两端的通孔分别套设在第一定位柱2和第二定位柱3,并在靠近第一定位柱2、第二定位柱3位置处设置与相应连杆贴合接触的气孔,气孔与工作台1中的气道5连通,气道5的另一端经相应的气压检测装置输送气体,当气道5中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时,连杆堵在气孔位置处,即平稳的放置在工作台1上的,此时将压紧装置对连杆的上表面进行压紧即可进行油孔加工操作;当气道5中的气压与标准大气压相同时,即连杆未完全压覆在气孔位置处,需要大于连杆的位置进行调整,有效解决了在放置连杆时,出现连杆与工作台1所在的平面具有一定的夹角或是连杆位置偏离预定的油孔加工位置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气道5能够在相应连杆放置在工作台1上后通过相应气泵充气,工作台1的一侧设置有接头12,气压监测装置4通过气管与工作台1上的接头12连接进而实现与气道5的连通,并通过相应气压监测装置4检测气道5中的气压,到达预定气压时显示绿灯,表示连杆放置位置合适,可以进行加工,未到达预定气压时显示红灯,标识连杆放置位置有误,需要重新调整。需要说明的是,气泵及气压监测装置4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进一步地,气孔包括设置在第一定位柱2靠近第二定位柱3一侧的第一气孔6,设置在第二定位柱3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二气孔7,采用三点定位的方式,具有加工方便、定位准确的特点。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柱2为柱状,为了保证连杆小头端的通孔能够穿套在第一定位柱2上,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杆油孔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左右间隔分布有用于对相应连杆的小头端定位的第一定位柱、用于对相应连杆的大头端定位的第二定位柱,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用于压紧相应连杆的压紧装置,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于靠近所述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位置处设有与相应连杆贴合接触的气孔,所述工作台具有一端与所述气孔连通、另一端与相应气压监测装置连接的气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油孔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左右间隔分布有用于对相应连杆的小头端定位的第一定位柱、用于对相应连杆的大头端定位的第二定位柱,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用于压紧相应连杆的压紧装置,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于靠近所述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位置处设有与相应连杆贴合接触的气孔,所述工作台具有一端与所述气孔连通、另一端与相应气压监测装置连接的气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杆油孔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柱靠近所述第二定位柱一侧的第一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柱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二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杆油孔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为柱状,所述第二定位柱的水平方向端面为拱门状。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霞庞留强郝鹏浩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市红阳车用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