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旭华专利>正文

蓄热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60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积热量过程损耗小,供使用的蓄热温度在400℃左右,使用方便的新型蓄热煤炉。它主要由炉体内保温层中带有金属蓄热管的煤炉和与其连接的腔体夹层锅组成。使用时在已蓄热的金属蓄热管中注以水,水在蓄热管中汽化,再经加热,逐渐上升到400℃左右,供夹层锅使用;经过夹层锅的剩余热量还可由排汽管排出,供蒸锅用,使能量得到进一步利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F24B中的使用固体燃料的炉灶类,涉及一种新型蓄热煤炉。现有的煤炉多为直接利用正在燃烧燃料的热能,当炉口不加热负载时,炉中燃料放出的热量就会被白白浪费,而且作为非取暖用炉,炉体放出的热量更无法利用,虽然在申请号为88206686.2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蓄热节能炉灶”,但是,该炉灶的蓄热装置设于炉体之外,且积蓄热量的物质为水,所以,其存在蓄热过程中热损耗大,蓄热效率低;蓄积的热能的温度低,不便使用等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蓄热损耗小;蓄积热能的温度高;使用方便的新型蓄热煤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由炉体1内保温层2中加装的金属蓄热管3的煤炉和通过带有阀门的输汽管4与其连接的夹层锅8构成。金属蓄热管的一端接注水管6,另一端接输汽管4,上述夹层锅为一半球壳形腔体,该腔体靠近上层9处有一隔层10,该隔层位于近上层的中部,面积约上层面积的3/4,隔层中心部与输汽管相通并被输汽管支撑于腔体内,腔体的下层12与带有阀门的排汽管13连通。当炉中有火时,火的能量一部分供炉口直接使用,另外的部分则蓄积于保温层中的金属蓄热管内。在使用时,由注水口6注入水,同时打开输汽管阀门7和非汽阀门14,由注水口注入的水经蓄热管汽化,再经加热,逐渐上升为400℃左右的过热蒸汽。该过热蒸汽由输汽管输入夹层锅对上层加热,冷却放出能量,同时剩余的汽体夹杂着冷却后汽体转化的水由排汽管排出,由排汽管排出的水蒸汽还可供蒸锅用,使余热近一步被综合利用。夹层锅的温度和排汽管排出的蒸汽温度可通过调节输汽管阀门7和排汽管阀门14来控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了将金属蓄热管置于炉体保温层内和夹层锅的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1)蓄热过程的热损耗小、效率高;(2)可供使用的蓄积热能温度高;(3)蓄能充分被利用,使用方便。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中,炉体1中的金属蓄热管3为一直径为∮13cm,高20cm,壁厚为4cm的厚壁铸铁管,其中有螺旋通道5;炉体中的保温层为珍珠岩或岩棉或硅酸铝保温棉,其在金属蓄热管外厚15cm,在金属蓄热管内厚1.5cm;本技术的夹层锅的口径为40cm,上层与隔层相距0.2cm,隔层与下层相距3cm;有一个一面敷有珍珠岩直径大于炉口,中心有孔的金属炉盖11与该炉配合使用。本技术的另一方案为该炉的金属蓄热管为一钢管螺旋管,该炉的保温层可用珍珠岩、岩棉或硅酸铝。权利要求1.一种蓄热煤炉、有炉体、保温层和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夹层锅、中间带阀门的输汽管和中间带阀门的排汽管;蓄热装置为置于炉体内的金属蓄热管,该蓄热管一端接注水管,另一端接输汽管;上述的夹层锅为一半球壳形腔体,该腔体近上层处有一隔层,隔层位于近上层中部,面积约上层面积的34,该隔层中心部与输汽管相通并被输汽管支撑于腔体内,腔体的下层与排汽管连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煤炉,其特征在于它的金属蓄热管为置于炉体中珍珠岩保温层内的厚壁铸铁管,该铸铁管的管壁内有绕管轴旋转的螺旋通道。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煤炉,其特征在于它的金属蓄热管为置于炉体中珍珠岩保温层内的钢管螺旋管。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煤炉,其特征在于它的保温层为岩棉或硅酸铝保温棉。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煤炉,其特征在于炉体的炉口上有一个一面敷有珍珠岩且大于炉口的中心有孔的金属炉盖。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积热量过程损耗小,供使用的蓄热温度在400℃左右,使用方便的新型蓄热煤炉。它主要由炉体内保温层中带有金属蓄热管的煤炉和与其连接的腔体夹层锅组成。使用时在已蓄热的金属蓄热管中注以水,水在蓄热管中汽化,再经加热,逐渐上升到400℃左右,供夹层锅使用;经过夹层锅的剩余热量还可由排汽管排出,供蒸锅用,使能量得到进一步利用。文档编号F24B1/188GK2088203SQ9120236公开日1991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1991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1年2月12日专利技术者姚旭华 申请人:姚旭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热煤炉,有炉体、保温层和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夹层锅、中间带阀门的输汽管和中间带阀门的排汽管;蓄热装置为置于炉体内的金属蓄热管,该蓄热管一端接注水管,另一端接输汽管;上述的夹层锅为一半球壳形腔体,该腔体近上层处有一隔层,隔层位于近上层中部,面积约上层面积的34,该隔层中心部与输汽管相通并被输汽管支撑于腔体内,腔体的下层与排汽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旭华
申请(专利权)人:姚旭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