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灌胶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595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灌胶工装,包括固定台和定位机构,固定台上设置有组件放置槽,用于容纳组件,定位机构设置在组件放置槽的两侧,定位机构上开设有限位槽,当定位机构与组件叠放时,限位槽对组件灌胶的位置进行确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伏组件灌胶工装在组件的灌胶过程中使用,工装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能提升组件的灌胶效率和灌胶效果,保证产品的统一和标准化,增加产品美观度;同时,保证组件汇流条和引线的焊接强度,避免电极外漏情况的发生,提高组件的可靠性。

A kind of rubber filling tooling for photovoltaic modu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灌胶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灌胶工装,属于工装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光伏组件由大量电池片组装而成,可用于建设各种光伏发电系统,从而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在实际工艺中,各电池片上的电流通过汇流条搜集,并与外部引线焊接,从而实现电流的输出,对外部负载进行供电。组件上的汇流条与引线通常采用焊接工艺使其相连,为了增强汇流条与引线的焊接效果,通常对焊接点进行灌胶,从而增强组件产品的可靠性。现有的灌胶效果不理想,灌胶操作中常会出现灌胶位置偏移从而导致电极外漏等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组件的使用效果,因此,在灌胶操作中对于灌胶位置的确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灌胶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在灌胶过程中灌胶位置不确定从而导致灌胶效果不理想影响组件使用效果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光伏组件灌胶工装,包括固定台和定位机构,所述固定台上设置有组件放置槽,用于容纳组件,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组件放置槽的两侧,所述定位机构上开设有限位槽,当所述定位机构与组件叠放时,所述限位槽对所述组件灌胶的位置进行确定。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组件放置槽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铰链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通过铰链安装在所述固定台上,每个所述定位块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定位块绕所述铰链转动,以对所述组件的灌胶位置进行确定。优选地,所述组件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灌胶圈,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组件叠放时,所述灌胶圈位于限位槽内,且灌胶圈至少与所述限位槽的三面相互抵接。优选地,所述定位块由铁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台上嵌入有磁铁,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组件叠放时,所述磁铁吸附住所述定位块。优选地,所述固定台上开设有镂空的组件放取槽,所述组件放取槽与所述组件放置槽相互垂直,所述组件放取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组件放置槽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光伏组件灌胶工装在组件的灌胶过程中使用,工装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在灌胶过程中对灌胶位置进行确定,提升组件的灌胶效率和灌胶效果,保证产品的统一和标准化,增加产品美观度;同时,保证组件汇流条和引线的焊接强度,避免电极外漏情况的发生,提高组件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灌胶工装第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灌胶工装第二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固定台,11-组件放置槽,12-组件放取槽,20-定位机构,21-第一定位件,211-铰链,212-定位块,213-限位槽,22-第二定位件,30-磁铁,40-组件,41-灌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灌胶工装,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台10和定位机构20,固定台10上设置有组件放置槽11,用于容纳组件40,定位机构20设置在组件放置槽11的两侧,在定位机构20上开设有限位槽213,当定位机构20与组件40对齐叠放时,定位机构20上的限位槽213用于对组件40的灌胶位置进行确定。采用上述定位工装来确定光伏组件40上的灌胶位置,不仅方便灌胶操作的实施,而且保证了产品的统一和标准化,增加产品的美观度,同时,保证了组件40中汇流条和引线的焊接强度,避免电极外漏情况的发生,提高组件40的可靠性。定位机构20包括第一定位件21和第二定位件22,第一定位件21和第二定位件22分别设置在组件放置槽11的两侧,以分别用于对组件40两侧的灌胶位置进行确定。具体的,第一定位件21和第二定位件22的结构相同,第一定位件21包括铰链211和定位块212,定位块212通过铰链211安装在固定台10上,每个定位块212上均开设有限位槽213,定位块212绕铰链211转动,以对组件40的灌胶位置进行确定。此外,限位槽213为长方体,组件40两端上分别放置有灌胶圈41,灌胶圈41一般为空心的圆柱体,当定位块212通过铰链211旋转从而与组件40叠放时,灌胶圈41位于限位槽213内,且灌胶圈41至少与限位槽213的三面相互抵接,以使得定位块212对灌胶圈41的位置进行限定。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初始状态下,第一定位件21和第二定位件22呈打开状态,即两定位块212与固定台10呈分离状态,将组件40放置于固定台10的组件放置槽11中,在组件40的两侧放置灌胶圈41,如图1所示。两定位块212绕铰链211转动,使得第一定位件21和第二定位件22闭合,即两定位块212与组件40呈叠放的状态,调整两灌胶圈41的位置,使得灌胶圈41位于定位块212的限位槽213中,并与限位槽213的三面呈抵接的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灌胶圈41的位置确定,对灌胶圈41进行灌胶即可。灌胶完成后从工装上取下当前组件40,更换下一个即可。本实施例光伏组件灌胶工装灌胶位置确定,方便灌胶操作,保证灌胶效果,减少二次灌胶次数,从而节省原材料的损耗。为了避免灌胶过程中,灌胶圈41发生移位影响灌胶效果,定位块212由铁磁性材料制成,并在固定台10上嵌入有磁铁30,定位块212与组件40叠放以对灌胶位置进行确定时,磁铁30吸附住定位块212,从而使定位块212能压紧灌胶圈41,避免灌胶圈41发生移位。此外,为了方便固定台10上组件40的拿取,固定台10上开设有镂空的组件放取槽12,组件放取槽12与组件放置槽11相互垂直,并且组件放取槽12的宽度大于组件放置槽11的宽度。当需要拿取组件40时,可直接伸入组件放取槽12中进行拿取,方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灌胶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台(10)和定位机构(20),所述固定台(10)上设置有组件放置槽(11),用于容纳组件(40),/n所述定位机构(20)设置在组件放置槽(11)的两侧,所述定位机构(20)上开设有限位槽(213),当所述定位机构(20)与组件(40)叠放时,所述限位槽(213)对所述组件(40)灌胶的位置进行确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灌胶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台(10)和定位机构(20),所述固定台(10)上设置有组件放置槽(11),用于容纳组件(40),
所述定位机构(20)设置在组件放置槽(11)的两侧,所述定位机构(20)上开设有限位槽(213),当所述定位机构(20)与组件(40)叠放时,所述限位槽(213)对所述组件(40)灌胶的位置进行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灌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0)包括第一定位件(21)和第二定位件(22),所述第一定位件(21)和所述第二定位件(22)分别设置在所述组件放置槽(1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灌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21)和所述第二定位件(2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定位件(21)包括铰链(211)和定位块(212),所述定位块(212)通过铰链(211)安装在所述固定台(10)上,每个所述定位块(212)上均开设有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华冯仁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拉弗光伏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