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926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包括:安装座、固定管及用于套在所述脊柱手术通道的通道管外的安装环,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环上,固定管设置在安装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环套在脊柱手术通道的通道管外,在安装环上设置安装座,固定管设置在安装座上,软硬镜的硬管插入固定管中,从而将软硬镜的硬管稳定地固定在脊柱手术通道的通道管内,还能通过光纤照明管插入固定管,从而将光纤照明管固定在通道管口处,用于对通道管内照明。

Connecting seat of spinal surgery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
技术介绍
脊柱微创手术时,在人体上切孔后需要将切孔处的软组织扩张开,扩张开后还要形成一个微创手术空间以便于手术器件(如:内窥镜或光纤照明管等)从切孔伸入患处进行手术。如图1所示,脊柱手术通道包括通道管1、连接柄2和通道管1一端的环形台阶3,如图2所示,软硬镜(一种新型的结构简单的内窥镜)包括:软管4和硬管5,摄像头和照明灯固定在硬管的一端,摄像头和照明灯的导线通过软管4导出。上述软硬镜和脊柱手术通道结构简单,质量轻,采用两者结合做脊柱手术也不太占空间,目前将硬管5插入通道管1后无法固定,或是采用普通的夹子将硬管5夹在通道管1边缘,容易固定不稳,导致硬管5在通道管1里晃动或无法紧贴通道管1的管壁,阻碍手术。光纤照明管和脊柱手术通道配合手术时同样存在上述固定不稳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将软硬镜的硬管或是光纤照明管稳定地固定在脊柱手术通道的通道管内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包括:安装座、固定管及用于套在所述脊柱手术通道的通道管外的安装环,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环上,固定管设置在安装座上。其中,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臂、压头和调节螺栓,所述安装臂包括:第一子臂和第二子臂,所述第一子臂一端连接安装环,另一端沿安装环径向向外延伸,第二子臂的一端连接第一子臂的另一端,且第二子臂的另一端在安装环径向方向上向安装环一侧延伸,所述调节螺栓通过螺孔穿过第二子臂,所述压头可转动地安装在调节螺栓朝向安装环的一端,所述固定管安装在第二子臂的另一端。其中,所述安装座还包括:旋转臂、弹簧和滚珠,所述旋转臂连接固定管的外壁,且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子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子臂的另一端位于旋转臂与第二子臂连接处设有容纳部,所述弹簧和滚珠位于容纳部中,所述旋转臂与第二子臂连接的一端为具有凸出部的弧形端部,所述滚珠位于弹簧和弧形端部之间。其中,所述旋转臂为镂空结构。其中,所述压头上设有弧形台阶。其中,所述安装环包括:第一子环和第二子环,安装座包括:第一子座和第二子座,所述第一子环的一端和第二子环的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一子座固定在第一子环的另一端,第二子座固定在第二子环的另一端,第一子座和第二子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管安装在第一子座或第二子座上。其中,第二子座上设有穿过第二子座的螺栓,第一子座上设有用于所述螺栓拧入的螺孔。其中,所述安装座还包括:旋转臂、压簧和滚珠,所述旋转臂一端连接所述固定管的外壁,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子座,所述第一子座位于旋转臂与第一子座连接处设有容纳部,所述压簧和滚珠位于容纳腔中,所述旋转臂与第一子座连接的一端为具有凸出部的弧形端部,所述滚珠位于弹簧和弧形端部之间。其中,所述安装环包括:第一子环和第二子环,固定管包括:第一子管和第二子管,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子座和第二子座,所述第一子环的一端和第二子环的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一子座固定在第一子环的另一端,第二子座固定在第二子环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子管设置在第一子座上,第二子管设置在第二子座上,第一子座和第二子座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安装座还包括:压簧和下压销,第一子座上设有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第二子座上设有第三凸出部,第一子座和第二子座对接后,第三凸出部位于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所述第一凸出部上设有通孔,第二凸出部上设有沉孔,所述压簧位于所述沉孔内,所述第三凸出部与第一子座相对端设有开口及与开口连通的台阶形卡槽,所述台阶形卡槽直径大于所述开口宽度,所述下压销穿过通孔,插入到沉孔内,插入沉孔的一端顶住压簧,所述下压销靠近压簧一端的外壁设有凸出环,台阶形卡槽靠近第二凸出部的槽体直径大于凸出环直径,靠近第一凸出部的槽体直径小于凸出环的直径。本技术的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环套在脊柱手术通道的通道管外,在安装环上设置安装座,固定管设置在安装座上,软硬镜的硬管插入固定管中,从而将软硬镜的硬管稳定地固定在脊柱手术通道的通道管内,还能通过光纤照明管插入固定管,从而将光纤照明管固定在通道管口处,用于对通道管内照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新型的脊柱手术通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新型的软硬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连接座连接软硬镜和脊柱手术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内镜插管和安装臂连接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连接座闭合时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的连接座连接软硬镜和脊柱手术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7所示的连接座连接软硬镜和脊柱手术通道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中沿A-A的剖视图;图12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的连接座闭合时的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剖视图;图15为图12所示的连接座连接Y形光纤照明管和脊柱手术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2所示的连接座连接Y形光纤照明管和脊柱手术通道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包括:安装座、固定管和用于套在脊柱手术通道的通道管外的安装环,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环上,固定管设置在安装座上。手术前,将安装环套在脊柱手术通道的通道管外,从而将安装座固定在通道管口处,在通过固定管将软硬镜的硬管或是光纤照明管分别稳定地固定在脊柱手术通道的通道管内或是通道边缘。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如图3~6所示,为软硬镜与脊柱手术通道的连接座,包括:安装环101、安装座和固定管102。具体地,安装座包括:安装臂103、压头104和调节螺栓105,安装臂包括:第一子臂1031和第二子臂1032,第一子臂1031一端连接安装环101,另一端沿安装环101径向向外延伸,第二子臂1032的一端连接第一子臂1031的另一端,且第二子臂1032的另一端在安装环101径向方向上向安装环101一侧延伸,调节螺栓105通过螺孔穿过第二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固定管及用于套在所述脊柱手术通道的通道管外的安装环,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环上,固定管设置在安装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固定管及用于套在所述脊柱手术通道的通道管外的安装环,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环上,固定管设置在安装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臂、压头和调节螺栓,所述安装臂包括:第一子臂和第二子臂,所述第一子臂一端连接安装环,另一端沿安装环径向向外延伸,第二子臂的一端连接第一子臂的另一端,且第二子臂的另一端在安装环径向方向上向安装环一侧延伸,所述调节螺栓通过螺孔穿过第二子臂,所述压头可转动地安装在调节螺栓朝向安装环的一端,所述固定管安装在第二子臂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旋转臂、弹簧和滚珠,所述旋转臂连接固定管的外壁,且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子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子臂的另一端位于旋转臂与第二子臂连接处设有容纳部,所述弹簧和滚珠位于容纳部中,所述旋转臂与第二子臂连接的一端为具有凸出部的弧形端部,所述滚珠位于弹簧和弧形端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为镂空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上设有弧形台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手术通道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包括:第一子环和第二子环,安装座包括:第一子座和第二子座,所述第一子环的一端和第二子环的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一子座固定在第一子环的另一端,第二子座固定在第二子环的另一端,第一子座和第二子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管安装在第一子座或第二子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桂锋周跃李长青高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博仕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