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寄陶专利>正文

坤腔燃烧式锅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922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锅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坤腔燃烧式锅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气流逆转燃烧法用于锅灶有所不足的问题。坤腔燃烧式锅灶,包括灶体、燃烧腔,燃烧腔底部设耐火底板组成的坤板,坤板为“√”形,坤板尾部上方设火舌,火舌与坤板之间形成火喉,坤板两侧连接左右侧壁,左右侧壁同时与火舌连接,火舌对面为与左右侧壁连接的正壁,正壁与坤板之间留有落灰通道,左右侧壁、正壁顶部外侧设有限火圈,限火圈、火舌与坐锅圈和锅具底部贴合,正壁与锅具底部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热快,节约能源,烧煤能节省25%左右,烧柴能节省50%以上,减少污染。(*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锅灶的
,具体涉及一种坤腔燃烧式锅灶
技术介绍
人类用火历史悠久,做饭有炊烟,取暖有炉烟,至今没有改进,尽管有天 然气、煤气在大城市应用,但也不普及,取暖和农村居民做饭大都是烧煤烧柴, 九亿农民排放炊烟,再加上所有燃煤锅炉的排放给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另外 烟的排放也是能源的浪费,为解决以上的问题,申请人经过多次的试验,首先 取得成功的是"热气流逆转燃烧法",用于锅炉效果很好,但是由于只能燃煤燃 柴,而且首先由循环水炉条采热,对锅底采热有影响,造成其用于锅灶还是有 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气流逆转燃烧法用于锅灶有所不足的问 题,提供了一种坤腔燃烧式锅灶。一种坤腔燃烧式锅灶,包括灶体、燃烧腔,燃烧腔上方设坐锅圈,燃烧腔 下方为储灰尘仓,燃烧腔一侧设置进料进风门,储灰尘仓一侧设置储灰尘仓门,其特征在于燃烧腔底部设耐火底板组成的坤板,坤板为"y形,坤板尾部 上方设火舌,火舌与坤板之间形成火喉(其作用和形象如喉咙),坤板两侧连接 左右侧壁,左右侧壁同时与火舌连接,火舌对面为与左右侧壁连接的正壁,正 壁与坤板之间留有落灰通道,左右侧壁、正壁顶部外侧设有限火圈,限火圈、 火舌与坐锅圈和锅具底部贴合,正壁与锅具底部留有间隙。燃烧腔的整体似口腔,所以命名为"坤腔"。热气流逆转燃烧法锅灶只能烧煤烧柴,本技术除烧煤烧柴无烟外,还 可燃烧塑料、橡胶、尼龙等垃圾,无烟、无异味,效果特好,而且可以解决这 方面的污染。热气流逆转燃烧法首先由循环水炉条采热,这对锅底采热受到影 响,本技术消除了这个问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热快,给炊事工作节省了时间,特别是它比传 统燃烧法的能源用量少,烧煤能节省25%左右,烧柴能节省50%以上,所有农 村居民的用量加上所有采暖锅炉的用量,全国节省一天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不冒烟减少了碳的排放量,空气得到净化,效益无法估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l-燃烧腔,2-坐锅圈,3-坤板,4-火舌,5-火喉,6-侧壁,7-出火口, 8-正壁,9-限火圈,10-搭扣,11-进料进风口, 12-储灰尘仓,13-储灰尘仓口, 14-灰尘仓上口, 15-进料进风门,16-储灰尘仓门,17-烟道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是用来说明 本技术的,而不是对其作任何限制。坤腔燃烧式锅灶,设置燃烧腔1,燃烧腔1上方安置锅具,燃烧腔1下面设 置耐火底板,即坤板3,坤板3两侧有左右侧壁6,坤板正面后部有火舌4,坤 板3与火舌4之间形成火喉5,火喉5的对面有正壁8,火舌4的顶部与火舌4 的两侧壁顶部形成能与锅底吻合的儿字形,与锅底吻合密封构成了完整的燃烧 腔l,它是有烟燃烧区,也是部分锅底的首采热区。燃烧腔l内的坤板3下面为 储灰尘仓4,燃烧时敞开进料进风口 11,关闭储灰尘仓门16,点燃后带烟的火苗随引风机形成的气流经过火喉5的高温时,可燃气体被迅猛地彻底点燃,火 焰呈紫黄色,经出火口 7冲入限火圈9以内的锅底部位,形成二次燃烧及二次 采热,最后余热从限火圈9两端排往烟道17,当火焰一出火喉气流减速随火带 出的灰尘从灰尘仓上口 14沉入灰尘仓,形成自身消烟自身除尘的燃烧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坤腔燃烧式锅灶,包括灶体、燃烧腔(1),燃烧腔(1)上方设坐锅圈(2),燃烧腔(1)下方为储灰尘仓(12),燃烧腔(1)一侧设置进料进风门(15),储灰尘仓(12)一侧设置储灰尘仓门(16),其特征在于燃烧腔(1)底部设耐火底板组成的坤板(3),坤板(3)为“√”形,坤板(3)尾部上方设火舌(4),火舌(4)与坤板(3)之间形成火喉(5),坤板(3)两侧连接左右侧壁(6),左右侧壁(6)同时与火舌(4)连接,火舌(4)对面为也与左右侧壁(6)连接的正壁(8),正壁(8)与坤板(3)之间留有落灰通道,左右侧壁(6)、正壁(8)项部外侧设有限火圈(9),限火圈(9)、火舌(4)与坐锅圈(2)和锅具底部贴合,正壁(8)与锅具底部留有间隙。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锅灶的
,具体涉及一种坤腔燃烧式锅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气流逆转燃烧法用于锅灶有所不足的问题。坤腔燃烧式锅灶,包括灶体、燃烧腔,燃烧腔底部设耐火底板组成的坤板,坤板为“√”形,坤板尾部上方设火舌,火舌与坤板之间形成火喉,坤板两侧连接左右侧壁,左右侧壁同时与火舌连接,火舌对面为与左右侧壁连接的正壁,正壁与坤板之间留有落灰通道,左右侧壁、正壁顶部外侧设有限火圈,限火圈、火舌与坐锅圈和锅具底部贴合,正壁与锅具底部留有间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热快,节约能源,烧煤能节省25%左右,烧柴能节省50%以上,减少污染。文档编号F24B1/192GK201193837SQ20082007615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李寄陶 申请人:李寄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坤腔燃烧式锅灶,包括灶体、燃烧腔(1),燃烧腔(1)上方设坐锅圈(2),燃烧腔(1)下方为储灰尘仓(12),燃烧腔(1)一侧设置进料进风门(15),储灰尘仓(12)一侧设置储灰尘仓门(16),其特征在于燃烧腔(1)底部设耐火底板组成的坤板(3),坤板(3)为“*”形,坤板(3)尾部上方设火舌(4),火舌(4)与坤板(3)之间形成火喉(5),坤板(3)两侧连接左右侧壁(6),左右侧壁(6)同时与火舌(4)连接,火舌(4)对面为也与左右侧壁(6)连接的正壁(8),正壁(8)与坤板(3)之间留有落灰通道,左右侧壁(6)、正壁(8)顶部外侧设有限火圈(9),限火圈(9)、火舌(4)与坐锅圈(2)和锅具底部贴合,正壁(8)与锅具底部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寄陶
申请(专利权)人:李寄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