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规模糯性小麦籽粒鉴定的统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861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3:57
一种大规模糯性小麦籽粒鉴定的统筹方法,小麦籽粒进行横切,切面远离具胚端;具胚端的横切面进行碘‑碘化钾溶液轻染色,并将染色后的浮于具胚端表面的溶液吸干,再进行烘干;烘干后的所述具胚端通过专业人员进行颜色鉴定,保留糯性籽粒,将染色的所述具胚端直接播种并进行后期的农艺性状调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大规模糯性小麦籽粒鉴定的统筹方法,大大节省了小麦籽粒的保存空间,而且避免了将小麦籽粒对照混乱造成失误;而且更有利于颜色的显示,减少了显色误差;烘干处理可以使颜色鉴别时更为方便,更便于所述具胚端的保存,减少保存过程中造成的籽粒发芽或籽粒腐烂的状况发生,从而大大提高了糯性小麦鉴定的效率。

An integrated method for grain identification of large-scale waxy wh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规模糯性小麦籽粒鉴定的统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科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规模糯性小麦籽粒鉴定的统筹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糯性小麦的鉴定方法主要有碘染色法、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法和Wx基因分子标记鉴定法。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和Wx基因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必须要有一定实验技术技能的科技人员和相当实验条件的实验室才能完成,而且籽粒染色方法,可做到鉴定出来糯性籽粒就直接种植,成为糯性植株,但Wx基因分子标记鉴定法,需要到苗期才能鉴定,增加了工作量。碘染色法又分普通染色法和改良的碘染色法。普通的碘染色法一般对白粒糯性小麦的选择效果较好,主要采用碘-碘化钾试剂对籽粒的剖面进行淀粉染色,蓝色为非糯性或部分糯性小麦,红棕色为全糯性小麦。改良的碘染色法,主要将小麦籽粒的一部分进行研磨,之后放进离心管,进行染色。但普通籽粒染色法和改良法都是对籽粒的远胚端进行染色操作,然后进行鉴定,这样就需要把具胚端和远胚端同时保存,非常占用空间,在需要鉴定的籽粒数量很大的情况下,特别费工费时,不利于规模化操作,而且在一粒种子两处保存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出错;而且由于染色碘液的不均匀会造成颜色差异不明显,导致观察区分的困难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规模糯性小麦籽粒鉴定的统筹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规模糯性小麦籽粒鉴定的统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小麦籽粒进行批量横切,切面远离具胚端;S2、每个单穗的所述小麦籽粒的远胚端直接丢弃,无需保存;S3、所述具胚端的横切面进行碘-碘化钾溶液轻染色,并将染色后的所述具胚端的浮于表面的溶液吸干;S4、已染色的所述小麦籽粒的所述具胚端进行烘干;S5、烘干后的所述具胚端通过专业人员进行颜色鉴定,切面为红棕色时表示所述小麦籽粒为糯性,切面为深蓝黑色时表示所述小麦籽粒为非糯性;S6、保留糯性籽粒,将染色的所述具胚端直接播种并进行后期的农艺性状调查。优选的,所述小麦籽粒进行横切时,保持刀口倾斜,以保证较大的横切面;且刀口位置远离所述具胚端。优选的,所述轻染色的染色方法为:横切面接触染色溶液后迅速分开,并吸干浮于表面的所述染色溶液。优选的,每个所述单穗为一组,放置于同一容器内。优选的,通过烘箱进行烘干,设定所述烘箱温度为30℃,时间为24小时。优选的,所述小麦籽粒切完后的远胚端直接丢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规模糯性小麦籽粒鉴定的统筹方法,将染色位置放在小麦的具胚端,大大节省了小麦籽粒的保存空间,而且避免了将小麦籽粒对照混乱造成失误;本专利技术采用轻染色的方式对小麦籽粒进行染色,这种方式更有利于颜色的显示,显示出的颜色差异更为明显,避免了因为染色溶液过多造成的显色误差;本专利技术将染色后的小麦籽粒的具胚端进行烘干处理,一则是专业人员可以拿在手上进行随意翻转,可以使颜色鉴别时更为方便,且不受时间限制,二则便于所述具胚端的保存,减少保存过程中造成的籽粒发芽或籽粒腐烂的状况发生;本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糯性小麦鉴定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小麦籽粒鉴定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大规模糯性小麦籽粒鉴定的统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由多名工作人员对小麦籽粒进行批量横切,切面远离具胚端,且保持刀口稍微倾斜的状态;S2、每个单穗的所述小麦籽粒的远胚端直接丢弃,无需进行保存;S3、所述具胚端的横切面进行碘-碘化钾溶液轻染色,并将染色后的所述具胚端的浮于表面的溶液吸干;S4、已染色的所述小麦籽粒进行烘干;S5、烘干后的种子通过工作人员进行颜色鉴定,切面为红棕色时表示籽粒为糯性,切面为深蓝黑色时表示籽粒为非糯性;S6、保留糯性籽粒,将染色具胚端直接播种并进行后期的农艺性状调查。实施例中的操作过程如下,如图1所示:S101、将需要鉴定的小麦籽粒进行横切,横切位置在远离具胚端一侧,且横切的刀口倾斜,保证较大的切面;切完后的远胚端直接扔掉,每一个单穗中的具胚端放置与同一个容器中;S201、将同一个单穗的所述小麦籽粒的具胚端放入同一培养皿内,用滴管向所述培养皿内滴入3-5滴碘-碘化钾溶液进行轻染色,操作方法为:所述小麦籽粒的切面接触所述碘-碘化钾溶液后立刻进行分离,并用吸水纸吸干所述小麦籽粒上的浮液,后放回原容器内;S301、将盛有染色小麦籽粒的容器放入烘箱中,将烘箱温度调至30℃,并设定时间为24小时;S401、取出烘干完成后的小麦籽粒,并将其放入干净干燥的培养皿中,由专业人员对所述小麦籽粒进行颜色鉴定,切面为红棕色时表示籽粒为糯性,切面为深蓝黑色时表示籽粒为非糯性;S501、将非糯性的单穗小麦全部淘汰,并将糯性单穗中的非糯性小麦籽粒淘汰,将剩余的糯性小麦籽粒保留;S601、将保留下来的糯性小麦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并对其植株进行农艺形状调查。采用上述过程,对切粒、染色、颜色鉴定等步骤实现流程化进行,并且染色并烘干完毕后无需立即进行颜色鉴定,不受时间限制。通过上述过程,对约1000个在F2世代入选糯性小麦的F3单穗的约35000粒种子进行了糯性鉴定,获得了727份,约20000粒糯性籽粒,并进行了田间播种。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规模糯性小麦籽粒鉴定的统筹方法,将染色位置放在小麦的具胚端,大大节省了小麦籽粒的保存空间,而且避免了将小麦籽粒对照混乱造成失误;本专利技术采用轻染色的方式对小麦籽粒进行染色,这种方式更有利于颜色的显示,显示出的颜色差异更为明显,避免了因为染色溶液过多造成的显色误差;本专利技术将染色后的小麦籽粒的具胚端进行烘干处理,一则是专业人员可以拿在手上进行随意翻转,可以使颜色鉴别时更为方便,且不受时间限制,二则便于所述具胚端的保存,减少保存过程中造成的籽粒发芽或籽粒腐烂的状况发生;本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糯性小麦鉴定的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规模糯性小麦籽粒鉴定的统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小麦籽粒进行批量横切,切面远离具胚端;/nS2、每个单穗的所述小麦籽粒的远胚端直接丢弃,无需保存;/nS3、所述具胚端的横切面进行碘-碘化钾溶液轻染色,并将染色后的所述具胚端的浮于表面的溶液吸干;/nS4、已染色的所述小麦籽粒的所述具胚端进行烘干;/nS5、烘干后的所述具胚端通过专业人员进行颜色鉴定,切面为红棕色时表示所述小麦籽粒为糯性,切面为深蓝黑色时表示所述小麦籽粒为非糯性;/nS6、保留糯性籽粒,将染色的所述具胚端直接播种并进行后期的农艺性状调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规模糯性小麦籽粒鉴定的统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小麦籽粒进行批量横切,切面远离具胚端;
S2、每个单穗的所述小麦籽粒的远胚端直接丢弃,无需保存;
S3、所述具胚端的横切面进行碘-碘化钾溶液轻染色,并将染色后的所述具胚端的浮于表面的溶液吸干;
S4、已染色的所述小麦籽粒的所述具胚端进行烘干;
S5、烘干后的所述具胚端通过专业人员进行颜色鉴定,切面为红棕色时表示所述小麦籽粒为糯性,切面为深蓝黑色时表示所述小麦籽粒为非糯性;
S6、保留糯性籽粒,将染色的所述具胚端直接播种并进行后期的农艺性状调查。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红梅翟晓灵李玉刚宋朝玉王圣健宫明波王瑞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