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门式模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门式模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门式支架是以门架交叉支撑连接棒挂扣式脚手板或水平架锁臂等组成基本结构再设置水平加固杆、剪刀撑、扫地杆、封口杆、托座与底座并采用连墙件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相连的一种标准化钢管脚手架。申请公布号为CN10188648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型门式架模板支撑体系,包括若干平行排列的门式架,相邻的两个门式架的侧边均设置交叉支撑,所述门式架的立杆上均纵向设置数量相等的至少两个锁销;所述交叉支撑的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锁销均相适配。但其不足之处在于,为了满足不同荷载要求,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门式模架,对不同规格的门式模架需要分别定制,使得同一个门式模架无法满足不同荷载要求,降低了门式模架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满足不同承载力要求的可调门式模架体系。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门式模架体系,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门式架,每个所述门式架均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立柱(1),每个所述立柱(1)的同一端均设置有用于与地面抵接的支撑板(11),所述门式架的两个立柱(1)远离支撑板(11)的端部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12),两个所述门式架相对的立柱(1)之间均设置有交叉撑,每个所述交叉撑均包括两个相互交叉设置的杆体(13),两个所述杆体(13)的交叉点设置有转动轴(131),两个所述杆体(13)转动连接于转动轴(131)上,两个所述杆体(13)靠近支撑板(11)的端部分别铰接至两个门式架相对的立柱(1)上,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门式模架体系,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门式架,每个所述门式架均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立柱(1),每个所述立柱(1)的同一端均设置有用于与地面抵接的支撑板(11),所述门式架的两个立柱(1)远离支撑板(11)的端部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12),两个所述门式架相对的立柱(1)之间均设置有交叉撑,每个所述交叉撑均包括两个相互交叉设置的杆体(13),两个所述杆体(13)的交叉点设置有转动轴(131),两个所述杆体(13)转动连接于转动轴(131)上,两个所述杆体(13)靠近支撑板(11)的端部分别铰接至两个门式架相对的立柱(1)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门式架相对的立柱(1)相对的面上均开设有滑槽(14),两个所述杆体(13)远离支撑板(11)的端部设置有滑动连接于相邻的门式架相对的立柱(1)的滑槽(14)内的滑块(141),两个所述杆体(13)远离支撑板(11)的端部分别铰接至两侧滑块(141)上,所述滑槽(14)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块(141)于滑槽(14)内移动并带动滑块(141)固定至滑槽(14)内任意位置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门式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沿滑槽(14)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于滑槽(14)内的螺纹丝杠(142),所述滑块(141)套设且螺纹连接于螺纹丝杠(142)上,所述螺纹丝杠(142)远离支撑板(11)的端部穿设且延伸至滑槽(14)外设置,所述螺纹丝杠(142)于滑槽(14)外的端部设置有转动把手(1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门式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3)靠近支撑板(1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5),所述杆体(13)靠近支撑板(11)的端部铰接至第一连接板(15)上,所述第一连接板(15)可拆卸连接至立柱(1)上,所述杆体(13)远离支撑板(1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51),所述杆体(13)远离支撑板(11)的端部铰接至第二连接板(151)上,所述第二连接板(151)可拆卸连接至滑块(14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门式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5)上穿设有螺纹连接于立柱(1)内的第一螺栓(152),所述第一连接板(15)通过第一螺栓(152)可拆卸连接至立柱(1)上,所述第二连接板(151)上穿设有螺纹连接于滑块(141)内的第二螺栓(153),所述第二连接板(151)通过第二螺栓(153)可拆卸连接至滑块(14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门式模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31)的两端垂直于转动轴(131)设置有用于防止杆体(13)于转动轴(131)上脱离的挡板(132),所述转动轴(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艳,向艳,叶利均,
申请(专利权)人:中欧国际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