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涛专利>正文

蜂窝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374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蜂窝煤炉包括换热器、炉体、落料机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下部为一固定结构,上部为一竖管,竖管下部为一弹簧、中部为一活动中间管、上部为一固定上端管,上端管与换热器及中间管与炉体都为固定连接,炉体可绕竖管转动,落料机构与炉体为活动连接,由于换热器直接与炉体活动相接,减少了热损失,提高了热效率,增快了加热速度,由于落料机构与炉体为活动连接,使蜂窝煤能自动脱出,操作简单、卫生。(*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蜂窝煤炉,尤其涉及采暖、炊饭用蜂窝煤炉。常见采暖、炊饭用蜂窝煤炉包括换热器、炉体、落料机构;换热器由水包、吸热片、烟道组成;水包为一园筒体,吸热片在园筒体内水平放置或在园筒体内自下而上呈螺旋状布置;炉体由加热体、烟通道、烟筒座、炉盖组成;换热器与烟筒座由其间的烟筒固定连接,加热体与炉盖活动连接,加热体与烟筒座由其间的烟通道固定连接,加热体包括外层铁皮、中层保温材料、内层园筒形炉胆三层;加热体下面连接落料机构且与之成为一整体,落料机构包括炉条、炉条挡圈、风口装置,风口装置内为落料盒,风口装置前侧壁上开有风口,炉体与落料机构为一整体,由于炉体上层活动盖板散热多、热损失多,换热器又离炉体较远,其间的烟筒热损失多,热交换慢。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热效率高,热交换快的采暖、炊饭多用蜂窝煤炉。一种蜂窝煤炉包括换热器、炉体、落料机构;换热器包括水包、吸热片、烟道;炉体包括加热体、烟筒座、烟通道;加热体包括外层、保温层、炉胆;落料机构包括炉条、风口装置、落料盒;其特点在于所述蜂窝煤炉还包括一固定支架,支架的下部为一固定结构,上部为一与下部固定连接的竖管,竖管下部外套一活动连接的弹簧,弹簧上端活动连接一套在竖管壁外面并与之活动连接的中间管,中间管管壁外侧固定连接一竖向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安装有一可使连接板转动的转动装置,竖管上部外接一固定连接的上端管,上端管管壁固定连接一竖向平板;所述换热器与上端管壁上的竖向平板固定连接,加热体与中间管管壁上的竖向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体及烟筒座的中心线到竖管中心线的距离相等,加热体及烟筒座的上端面与换热器的下端面相对应且为活动连接。由于本技术中的加热体与支架中弹簧上面的中间管固定连接,中间管与竖管为活动连接,使得炉体可以转动,换热器下端面即可接烟筒座又可接加热体,由于弹簧的弹力,使得换热器与炉体的封闭效果好,减少了热损失,采暖、炊饭都可以,同时省去了炉盖,减少了热损失,加热体直接接换热器,省去了其间的烟筒,提高了热效率,减少了热损失,增加升温速度。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本技术的装配图。图2为图1中换热器的半剖图。图3为图2中换热器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加热体的半剖视图。图5为图1中的炉体与支架的装配图。图6为图5中烟筒座的A-A剖视图。图7为图1中落料机构的主视图。图8为图7中落料机构的俯视图。图9为图7中落料机构的剖视图。图中1.水平管子 2.下端管 3.弹簧 4.支架 5.连接杆 6.脚踏板7.螺母 8.中间管 9.竖向连接板 10.烟筒座 11.竖管 12.上端管13.螺栓 14.竖向平板 15.换热器 16.烟室 17.烟筒 18.水管 19.加热体 20.环形板 21.挂钩 22.右侧板弹簧 23.把手 24.转动把手 25.外层风口筒体 26.平板 27.落料机构 28.落料盒 29.内层风口筒体30.左侧板弹簧 31.炉条 32.环形板通孔 33.方体 34.吸热片 35.园筒体 36.下缘 37.支撑板 38.炉胆 39.外层园筒体 40.封闭板 42.安装孔 43.烟通道 44.风口 45.环形凸起图1所示为一种本技术的装配图,本技术包括支架4、园形换热器15、炉体、落料机构27四部分,支架4下端为两根成一定角度焊接在一起的水平管子1,管子也可用园盘或其它常用的固定装置来代替,在两根管子的接合部用常用方法竖向的固定安装一竖管11,在竖管的下端部外套一下端管2,下端管上接一活动连接的弹簧3,弹簧套在竖管外,弹簧上接一中间管8,中间管及弹簧与竖管为活动连接,中间管管壁右侧焊有一竖向连接板9,竖向连接板前面下部焊有一水平放置的带有一安装孔42的脚踏板6,脚踏板也可用把手或其它常用的可使连接板左右转动及上下活动的转动装置代替,脚踏板6通过安装孔42与落料机构中左侧板弹簧上端面上的连接杆5相连,连接杆穿过安装孔,连接杆顶端安装一螺母7,使连接杆能在安装孔内转动,中间管上的竖向连接板9与炉体中的加热体19焊接,竖管11上端外接一上端管12,上端管用螺栓固定连接在竖管上,也可用其它常用固定方法固定,上端管右侧壁上焊有一竖向平板14,竖向平板与换热器焊在一起,也可用其它常用方法固定在一起;如图2、3所示,换热器15包括水包、吸热片34、烟道;水包为四周为园筒体35、中间为一方体33且相互接通,四周园筒体外壁右面接有进、出水管18,四周园筒体外壁相对水包向下沿伸形成一圈封闭的换热器下缘36,水包的园筒体与方体外壁之间焊有多层竖向吸热片34,吸热片也可水平放置或螺旋向上,水包形状可以采用其它常用形状,换热器也可采用常用换热器;换热器上端接一烟室16,烟室16上接烟筒17;换热器下缘36与炉体活动连接,如图4、5、6所示,炉体包括加热体19、烟通道43、烟筒座10,烟筒座为常用烟筒座,烟筒座内口与换热器下缘36相应,烟筒座与加热体用常用的烟通道固定连接,烟筒座的中心线与加热体的中心线到支架中竖管11的中心线距离相等,加热体包括常用加热体的外层园筒体39,内层炉胆38,中间填以保温材料,加热体外层左侧上部开有出烟口,加热体还包括一层处于炉胆38上方、出烟口下方的支撑板37,支撑板中心开有与炉胆内口相对应的园孔,支撑板上端面中心园孔外侧且与之同心有两圈环形凸起45,两圈环形凸起之间的空隙与换热器下缘36相对应,加热体19下端焊有一封闭板40,封闭板中心开有一与炉胆内孔相对应的园孔,封闭板下端面右侧焊有二个挂钩31,也可以是其它常用结构的锁定结构,使落料机构中右侧板弹簧随落料机构转动到此位置时能锁住右侧板弹簧;如图7、8、9所示,加热体下端与落料机构27活动连接,落料机构上端是一带有与炉胆内孔相应的通孔的环形板20,环形板上端面通孔内水平焊有二根炉条31,也可是一根或多根,环形板下端面水平方向左侧固定连接一根左侧板弹簧32,左侧板弹簧上焊有连接杆5,连接杆穿过支架上脚踏板上的安装孔42,连接杆顶端安装一螺母7,环形板下端面水平方向右侧固定连接二根右侧板弹簧22,右侧弹簧也可以是一根或多根,二根右侧板弹簧之间焊有一把手23,右侧板弹簧与加热体封闭板下端面的挂钩为活动连接,环形板通孔32下焊有两层壁上带相对应风口44的可相对转动的园筒形风口筒体,内层风口筒体29固定连接在环形板通孔32位置的下端面,外层风口筒体25外壁上固定连接转动把手24,风口装置下端为一层封闭下端并与内层风口筒体焊接与外层风口筒体成活动连接的平板26,环形板前侧端下面焊有一大小、深度与一个蜂窝煤形状相应的使一个蜂窝煤能落在其内且蜂窝煤的上端面与环形板上端面持平的落料盒28,落料盒的中心线及环形板20中心线到右侧板弹簧上连接杆5的距离相等,抓住外层风口筒体上转动把手转动外层风口筒体可控制进风量,当加热体中下层蜂窝煤燃烧完时,抓住右侧板弹簧上的把手转动落料机构,当落料盒对应加热体中炉胆时,下层蜂窝煤落进落料盒,然后转动落料合至右侧板弹簧被加热体下端挂钩锁住,这时落料机构中的环形板内孔对应加热体炉胆内孔,由于板弹簧向上的弹力,使落料机构与加热体封闭良好,当向下踩支架中的脚踏板6并左右转动炉体时,落料机构随炉体一起转动,可使本蜂窝煤炉采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窝煤炉包括换热器(15)、炉体、落料机构(27),换热器包括水包、吸热片(34)、烟道,炉体包括加热体(19)、烟通道(43)、烟筒座(10),加热体包括外层(39)、保温层、炉胆(38),落料机构包括炉条(31)、风口装置,落料盒(28),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煤炉还包括一固定支架(4),支架的下部为一固定结构(1),上部为一与下部固定连接的竖管(11),竖管下部外套一活动连接的弹簧(3),弹簧上端活动连接一套在竖管壁外面并与之活动连接的中间管(8),中间管管壁外侧固定连接一竖向连接板(9),竖向连接板上固定安装有一可使竖向连接板转动的转动装置(6),竖管上部外接一固定连接的上端管(12),上端管管壁固定连接竖向平板(14);所述换热器(15)与上端管管壁上的竖向平板固定连接,加热体与中间管管壁上的竖向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体(19)及烟筒座(10)的中心线到竖管(11)中心线的距离相等,加热体及烟筒座的上端面与换热器的下端面相对应且为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陈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