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来源杂萜化合物I和II、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78335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海洋来源杂萜化合物I和II、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化合物I和II是从海洋真菌Phomopsis tersa FS441的发酵培养物中分离制备得到的。经试验证明,化合物I和II对肝癌细胞HepG‑2、乳腺癌细胞MCF‑7、神经胶质瘤细胞SF‑268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IC

Heteroterpenes I and II from marine sources,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titumor dru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洋来源杂萜化合物I和II、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生物
,具体涉及化合物I和II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癌症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当前,抗肿瘤药物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抗癌药物占医药市场份额高达30%。然而,目前抗癌药物大多存在特异性差、毒副作用强和价格昂贵等缺陷,使得癌症患者常因药物昂贵而放弃治疗或副作用大而意外致死。因此,提高抗癌药物特异性从而降低毒副作用将造福癌症患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抗癌药物的主要来源是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海洋微生物由于代谢产物丰富、生长迅速、需求简单、可再生以及目的化合物产量高等优点,正成为新颖天然药物发现的重要源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海洋来源杂萜化合物I和II。本专利技术的杂萜化合物,其结构如式(I)中任一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合物I和II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化合物I和II是从海洋真菌PhomopsistersaFS441的发酵培养物中分离制备得到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海洋真菌PhomopsistersaFS441的固体发酵培养物,用乙酸乙酯萃取该固体发酵培养物,将乙酸乙酯萃取液经浓缩后得浸膏;(2)浸膏经过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体积比为10:1,5:1,2:1,1:1,0:1和二氯甲烷-甲醇以体积比为10:1,5:1,0:1分别作为洗脱剂,梯度洗脱,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5:1洗脱获得的且经TLC薄层层析以正己烷:乙酸乙酯=2:1v/v展开得Rf=0.3-0.4的组分Fr.4;将组分Fr.4经反相柱色谱,用甲醇-水体积比70:30,80:20,90:10,100:0梯度洗脱,收集甲醇-水体积比80:20洗脱组分Fr.4.8,收集甲醇-水体积比90:10洗脱组分Fr.4.11;组分Fr.4.8经硅胶柱色谱,用二氯甲烷-甲醇以体积比为30:1,20:1,10:1,5:1,2:1作为洗脱剂,梯度洗脱,收集二氯甲烷-甲醇体积比30:1洗脱获得的且经TLC薄层层析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1(v/v)展开得Rf=0.4-0.5的组分Fr.4.8.1,Fr.4.8.1再经硅胶柱色谱,以二氯甲烷-甲醇体积比40:1,30:1,20:1,10:1,5:1作为洗脱剂洗脱,收集二氯甲烷-甲醇体积比30:1洗脱获得的并经TLC薄层层析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1(v/v)展开得Rf=0.4-0.5的组分Fr.4.8.1.2,将组分Fr.4.8.1.2用HPLC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I;组分Fr.4.11经凝胶柱色谱,以二氯甲烷-甲醇体积比1:1进行洗脱,洗脱物经TLC薄层层析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1(v/v)展开得Rf=0.3-0.4的组分组分Fr.4.11.3用HPLC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所述的制备海洋真菌PhomopsistersaFS441的固体发酵培养物具体步骤为:挑取FS441的菌丝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在28℃、120r/min条件下培养5天,制得种子液,然后将种子液按0.1mL/g的接种量接种于大米培养基中,28℃条件下培养30天,制得FS441的固体发酵培养物,所述的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每升是通过以下方法配制的:用500mL的纯水煮200g的马铃薯,煮沸20min,过滤得马铃薯汁,再加入葡萄糖20g、KH2PO43g、MgSO41.5g、维生素B110mg,用水补足至1000mL,灭菌制得;所述的大米培养基是通过以下方法配制的:按每280g大米与300mL质量体积比为0.5%g/ml的粗海盐水溶液混合灭菌制得。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化合物I和/或II,或其药用盐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抗肿瘤药物优选为抗肝癌、乳腺癌、神经胶质瘤或非小细胞肺癌药物。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发现,化合物I和II对肝癌细胞HepG-2、乳腺癌细胞MCF-7、神经胶质瘤细胞SF-268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IC50值范围为0.5~17.6μM。阳性对照物阿霉素对以上四种肿瘤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1.2、1.5、1.1和1.4μM。此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I和II均具有比较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肿瘤药物,该抗肿瘤药物包含化合物I和II中的至少一种,或其药用盐作为活性成分。优选,所述的抗肿瘤药物为抗肝癌、乳腺癌、神经胶质瘤或非小细胞肺癌药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海洋真菌PhomopsistersaFS441在制备化合物I和/或II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本专利技术从海洋真菌PhomopsistersaFS441中分离制备得到化合物I和II,该类化合物I和II具有比较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以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为研究与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候选化合物,为开发利用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天然活性物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海洋真菌PhomopsistersaFS441已公开于ShanchongChen,ZhaomingLiu,HaiboTan,YuchanChen,SainiLi,HaohuaLi,H.Guo,ShuangZhu,HongxinLiu,WeiminZhang.TersoneA-G,newpyridonealkaloidsfromthedeep-seafungusPhomopsistersa.MarineDrugs,2019,17,394。该菌株本申请人也持有,并保证自申请日起20年内向公众提供。附图说明图1是化合物I的1HNMR谱;图2是化合物I的13CNMR谱;图3是化合物I的DEPT谱;图4是化合物I的HSQC谱;图5是化合物I的HMBC谱;图6是化合物I的NOESY谱;图7是化合物I的HR-ESIMS谱;图8是化合物I的CD谱;图9是化合物I的UV谱;图10是化合物I的IR谱;图11是化合物II的1HNMR谱;图12是化合物II的13CNMR谱;图13是化合物II的COSY谱;图14是化合物II的HSQC谱;图15是化合物II的HMBC谱;图16是化合物II的NOESY谱图17是化合物II的HR-ESIMS谱;图18是化合物II的CD谱;图19是化合物II的UV谱;图20是化合物II的IR谱;图21是化合物I(1)和II(2)的1H-1HCOSY和HMBC相关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1、海洋真菌PhomopsistersaFS441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本专利技术的海洋真菌PhomopsistersaFS441是2016年5月,从印度洋深海沉积物(88°58.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如式(I)所示的任一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如式(I)所示的任一化合物: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I和I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I和II是从海洋真菌PhomopsistersaFS441的发酵培养物中分离制备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海洋真菌PhomopsistersaFS441的固体发酵培养物,用乙酸乙酯萃取该固体发酵培养物,将乙酸乙酯萃取液经浓缩后得浸膏;
(2)浸膏经过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体积比为10:1,5:1,2:1,1:1,0:1和二氯甲烷-甲醇以体积比为10:1,5:1,0:1分别作为洗脱剂,梯度洗脱,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5:1洗脱获得的且经TLC薄层层析以正己烷:乙酸乙酯=2:1v/v展开得Rf=0.3-0.4的组分Fr.4;
将组分Fr.4经反相柱色谱,用甲醇-水体积比70:30,80:20,90:10,100:0梯度洗脱,收集甲醇-水体积比80:20洗脱组分Fr.4.8,收集甲醇-水体积比90:10洗脱组分Fr.4.11;
组分Fr.4.8经硅胶柱色谱,用二氯甲烷-甲醇以体积比为30:1,20:1,10:1,5:1,2:1作为洗脱剂,梯度洗脱,收集二氯甲烷-甲醇体积比30:1洗脱获得的且经TLC薄层层析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1(v/v)展开得Rf=0.4-0.5的组分Fr.4.8.1,Fr.4.8.1再经硅胶柱色谱,以二氯甲烷-甲醇体积比40:1,30:1,20:1,10:1,5:1作为洗脱剂洗脱,收集二氯甲烷-甲醇体积比30:1洗脱获得的并经TLC薄层层析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1(v/v)展开得Rf=0.4-0.5的组分Fr.4.8.1.2,将组分Fr.4.8.1.2用HPLC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II;
组分Fr.4.11经凝胶柱色谱,以二氯甲烷-甲醇体积比1:1进行洗脱,洗脱物经TLC薄层层析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1(v/v)展开得Rf=0.3-0.4的组分组分Fr.4.11.3用HPLC分离纯化,得到化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新陈闪冲章卫民陈玉婵刘昭明谭海波李浩华李赛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