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8252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运系统,用于将待转运物品从一位置运送到另一位置,该系统包括:底盘支撑结构;摆动式抓取机构,其相对于底盘支撑结构的框架能转动地设置在底盘支撑结构,该抓取机构设置有连接锁舌机构,连接锁舌机构用于接收待转运物品;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摆动式抓取机构相对于底盘支撑结构的框架转动;及承载运输机构,底盘支撑结构设置在承载运输机构上,并且承载运输机构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结构。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运系统能够进行定位、抓紧、锁紧、举升、调整、运输、释放等一系列操作,完成将半消声室大门在存放处抓取并运输到半消声室门框处并顺利安装以及将半消声室大门从门框处抓取并运输到存放处安全放置的整个过程。

Transf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声大门转运
,特别涉及用于轨道客车声学实验室高隔声门的高精度转运系统。
技术介绍
轨道客车声学实验室是用于轨道车辆的相关声学实验的专用试验场所,是进行声学研究和环境声学研究的必需条件,要求能够提供理想的、特殊的、不受外界声学污染的可控声学环境。半消声室大门及门口作为进出实验车辆的唯一路径,也是半消声室与外界的联通空间,是有可能引入外界声学污染的途径,从实验效果考虑,大门及门口处进行隔音加强处理,造成半消声室大门尺寸大、质量重。同样考虑隔音效果,现有半消声室大门采用与消声室门口分离的分体式结构,实验车辆进出时,将大门整体迁移。进行声学实验时,将大门整体扣装在门口上紧固。因为上述原因,半消声室大门的开闭及转运存取操作困难,耗时费力,极大地降低实验效率,而且安全性不能保证,对于一线操作人员人身安全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专用设备来辅助进行半消声室大门开闭操作及转运存取,有效地提升实验效率及操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运系统能够与现有的AVT车协同配合,进行定位、抓紧、锁紧、举升、调整、运输、释放等一系列操作,解决了半消声室大门的开闭及转运存取操作困难、耗时费力、降低实验效率、以及安全性不能保证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转运系统,用于将待转运物品(诸如,用于轨道客车声学实验室的高隔声门)从一位置运送到另一位置,所述转运系统包括:底盘支撑结构;摆动式抓取机构,所述摆动式抓取机构相对于所述底盘支撑结构的框架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支撑结构,并且,所述摆动式抓取机构设置有连接锁舌机构,所述连接锁舌机构用于接收待转运物品;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摆动式抓取机构相对于所述底盘支撑结构的框架转动;以及承载运输机构,所述底盘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承载运输机构上,并且所述承载运输机构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转运系统还包括平衡悬架结构,所述平衡悬架结构设置在所述底盘支撑结构上并相对于所述底盘支撑结构在竖直平面内在预定范围内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摆动式抓取机构包括:上吊臂框架总成,设置在所述底盘支撑结构上,并相对于所述底盘支撑结构转动;下吊臂框架总成,设置在所述底盘支撑结构上并位于所述上吊臂框架总成的下方,且相对于所述底盘支撑结构转动;以及垂直框架总成,所述垂直框架总成的一端与所述上吊臂框架总成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吊臂框架总成转动连接,并且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垂直框架总成上且驱动所述垂直框架总成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连接锁舌机构设置在所述上吊臂框架总成和/或所述下吊臂框架总成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锁舌机构包括具有开口的锁钩和相对于所述锁钩能伸缩地移动以露出或封闭所述锁钩的开口的锁舌组件。进一步地,所述转运系统还包括质量块,所述质量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底盘支撑结构上并与所述连接锁舌机构相对设置用以平衡待转运的物品。进一步地,所述底盘支撑结构设置有定位销销板,所述承载运输机构上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定位销销板可选择地卡合在所述多个卡槽中的一个卡槽中。进一步地,所述下吊臂框架总成相对于所述底盘支撑结构沿X轴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支撑结构上。进一步地,所述底盘支撑结构包括沿X轴可移动地设置的滑动结构,所述下吊臂框架总成置在所述滑动结构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锁舌机构还包括平行所述锁舌组件设置的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用于使所述锁舌组件封闭所述锁钩的开口。进一步地,所述转运系统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底盘支撑结构上,用于限制所述平衡悬架结构在预定范围内转动。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转运系统能够进行定位、抓紧、锁紧、举升、调整、运输、释放等一系列操作,完成将半消声室大门在存放处抓取并运输到半消声室门框处并顺利安装以及将半消声室大门从门框处抓取并运输到存放处安全放置的整个过程。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的转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的底盘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的上/下吊臂框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的垂直框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的带有驱动装置的垂直框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7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的承载运输机构的下部承载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7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的承载运输机构的上部承载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8a和图8b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的万向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侧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0、底盘支撑结构/承载式转运底盘总成;101、上框架;102、第一连接轴承座;103、滑动式轴承座;104、支撑架;105、第一连接轴承座;106、滑槽;107、定位销销板;108、液压缸;109、限位板;110、下框架;111、底部框架;200、上吊臂框架总成;201、上吊臂框架;202、第二连接轴承座;203、第一连接球轴承;204、锁舌组件;205、锁钩;206、复位装置;207、液压缸;208、油缸反力座;300、下吊臂框架总成;400、垂直框架总成;401、框架结构;402、第二连接球轴承;403、驱动装置连接座;500、驱动装置;501、液压缸缸体;502、活塞杆;503、液压缸耳环销轴;504、液压缸尾部耳环销轴;600、平衡悬架结构;700、过渡底盘;701、下底盘框架;702、凹槽;703、卡槽;704、上底盘框架;705、突出部;800、质量块;900、万向轮;901、安装轴;902、约束板;903、约束锁舌;903’、约束锁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运系统,用于将待转运物品(诸如,用于轨道客车声学实验室的高隔声门)从一位置运送到另一位置,所述转运系统包括:底盘支撑结构;摆动式抓取机构,所述摆动式抓取机构相对于所述底盘支撑结构的框架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支撑结构,并且,所述摆动式抓取机构设置有连接锁舌机构,所述连接锁舌机构用于接收待转运物品;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摆动式抓取机构相对于所述底盘支撑结构的框架转动;以及承载运输机构,所述底盘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承载运输机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运系统,用于将待转运物品从一位置运送到另一位置,所述转运系统包括:/n底盘支撑结构(100);/n摆动式抓取机构,所述摆动式抓取机构相对于所述底盘支撑结构(100)的框架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支撑结构(100),并且,所述摆动式抓取机构设置有连接锁舌机构,所述连接锁舌机构用于接收待转运物品;/n驱动装置(500),所述驱动装置(500)用于驱动所述摆动式抓取机构相对于所述底盘支撑结构(100)的框架转动;以及/n承载运输机构,所述底盘支撑结构(100)设置在所述承载运输机构上,并且所述承载运输机构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系统,用于将待转运物品从一位置运送到另一位置,所述转运系统包括:
底盘支撑结构(100);
摆动式抓取机构,所述摆动式抓取机构相对于所述底盘支撑结构(100)的框架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支撑结构(100),并且,所述摆动式抓取机构设置有连接锁舌机构,所述连接锁舌机构用于接收待转运物品;
驱动装置(500),所述驱动装置(500)用于驱动所述摆动式抓取机构相对于所述底盘支撑结构(100)的框架转动;以及
承载运输机构,所述底盘支撑结构(100)设置在所述承载运输机构上,并且所述承载运输机构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系统还包括平衡悬架结构(600),所述平衡悬架结构(600)设置在所述底盘支撑结构(100)上并相对于所述底盘支撑结构(100)在竖直平面内在预定范围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式抓取机构包括:
上吊臂框架总成(200),设置在所述底盘支撑结构(100)上,并相对于所述底盘支撑结构(100)转动;
下吊臂框架总成(300),设置在所述底盘支撑结构(100)上并位于所述上吊臂框架总成(200)的下方,且相对于所述底盘支撑结构(100)转动;以及
垂直框架总成(400),所述垂直框架总成(400)的一端与所述上吊臂框架总成(20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吊臂框架总成(300)转动连接,并且所述驱动装置(500)连接在所述垂直框架总成(400)上且驱动所述垂直框架总成(400)沿竖直方向运动,
所述连接锁舌机构设置在所述上吊臂框架总成(200)和/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阳王金田李新一孙强孙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