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超声经皮穿刺抽吸活检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7969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4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时超声经皮穿刺抽吸活检注射装置,改良式超声探头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骨定位装置,穿刺针是头部呈三棱锥状的针芯结构,穿刺套管套设于穿刺针的主体上,且穿刺套管的尾端具有握柄,穿刺套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手柄是具有与穿刺套管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的套筒式结构,且手柄通过螺纹旋设于穿刺套管上,所述穿刺套管的另一端经改良式超声探头的超声探头隧道入口引入,并由超声探头隧道出口引出,手柄的一端卡设于改良式超声探头的超声探头隧道入口处。以解决当病灶周围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或脏器时,其经皮穿刺容易损伤其相邻的重要结构,产生严重并发症;同时较难把握穿刺深度与准确位置的问题。属于医疗操作器械领域。

Real time ultrasound percutaneous aspiration biopsy inj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时超声经皮穿刺抽吸活检注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时超声经皮穿刺抽吸活检注射装置,属于医疗操作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人体不同组织或器官发生病变时,因其性质不明,为准确地查出病因,需进行病灶活检以明确诊断,为进一步有效治疗提供询证医学证据。常规手术存在创伤大、出血多、加速病灶扩散、增加根治手术风险等不足,现有的常见的器具为弹枪式活检针,这种装置是经验性经皮盲穿在病灶内进行活检,当病灶周围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或脏器时,其经皮穿刺就容易损伤其相邻的重要结构,产生严重并发症;同时较难把握穿刺深度与准确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时超声经皮穿刺抽吸活检注射装置,以解决当病灶周围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或脏器时,其经皮穿刺容易损伤其相邻的重要结构,产生严重并发症;同时较难把握穿刺深度与准确位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实时超声经皮穿刺抽吸活检注射装置,包括穿刺针、穿刺套管、手柄和改良式超声探头,改良式超声探头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骨定位装置,具体结构详见在先申请“CN201811320313.X”,穿刺针是头部呈三棱锥状的针芯结构,穿刺套管套设于穿刺针的主体上,且穿刺套管的尾端具有握柄,穿刺套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手柄是具有与穿刺套管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的套筒式结构,且手柄通过螺纹旋设于穿刺套管上,所述穿刺套管的另一端经改良式超声探头的超声探头隧道入口引入,并由超声探头隧道出口引出,手柄的一端卡设于改良式超声探头的超声探头隧道入口处。前述注射装置中,所述穿刺套管上沿长度方向标刻有刻度,用于指示刺入深度;前述注射装置中,所述穿刺针尾部的侧壁上具有限位凸起,穿刺针的尾端具有限位握柄,所述穿刺套管尾部对应限位凸起处具有与限位凸起相匹配的向外部凸起的凸槽,使用时,限位凸起卡设于凸槽内,以避免穿刺针相对于穿刺套管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安全穿刺、抽吸、活检,避免损伤穿刺路径及病灶周围的重要结构,实现了创伤小、穿刺准确有效、安全、费用低等微创优势,当病灶位于颈椎、腰椎、骨盆、四肢关节等解剖结构复杂的部位时,常规操作存在损伤气管、食管、颈动静脉、神经、腹腔脏器、腹腔血管神经、盆腔血管神经及脏器等重要结构的风险,若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就更加安全;结合前期专利CN109223133A的转化应用,可以安全的实现以上复杂部位的安全穿刺,结合本专利针对超声探头的改良与穿刺抽吸活检注射器械,实现实时判断超声引导穿刺针在组织中的位置并安全有效完成病灶的穿刺、抽吸、活检、药物注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改良式超声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穿刺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穿刺针、穿刺套管和手柄组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时超声经皮穿刺抽吸活检注射装置,包括穿刺针1、穿刺套管2、手柄3和改良式超声探头4,改良式超声探头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骨定位装置,具体结构详见在先申请“CN201811320313.X”,穿刺针1是头部呈三棱锥状的针芯结构,直径为6mm,与穿刺套管2内径相匹配,便于顺利穿刺进入椎体内病灶5,穿刺套管2套设于穿刺针1的主体上,穿刺套管2外直径为8mm,可顺利通过超声探查隧道,穿刺套管2内直径6mm,便于有效取出病灶组织活检、处理积液病灶、必要时同时配合药物注射,且穿刺套管2的尾端具有握柄21,穿刺套管2上沿长度方向标刻有刻度,用于指示刺入深度,穿刺套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手柄3是具有与穿刺套管2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的套筒式结构,且手柄3通过螺纹旋设于穿刺套管2上,所述穿刺套管2的另一端经改良式超声探头4的超声探头隧道入口41引入,并由超声探头隧道出口42引出,手柄3的一端卡设于改良式超声探头4的超声探头隧道入口41处,通过调节手柄3在穿刺套管2上的位置以控制穿刺套管2和穿刺针1的刺入深度。穿刺针1尾部的侧壁上具有限位凸起11,穿刺针1的尾端具有限位握柄12,所述穿刺套管2尾部对应限位凸起11处具有与限位凸起11相匹配的向外部凸起的凸槽22,使用时,限位凸起11卡设于凸槽22内,以避免穿刺针1相对于穿刺套管2转动。参照图1,以颈椎体内病变为例说明,图中下部为颈椎横断位的截面图,内部分别有气管、食管、左侧颈动脉、左侧颈内静脉、左侧颈神经根、右侧颈动脉、右侧颈内静脉、颈椎体、椎体内病灶5、颈脊髓等部位,患者需行前路经皮定位时,首先根据CT或MRI资料明确病变的节段及具体的穿刺位置,手术操作以C臂定位病灶节段的具体穿刺位置并做好体表标记,右手持改良式超声探头4,将改良式超声探头4沿着胸锁乳凸肌内侧缘经食管内脏鞘与血管神经鞘间隙向椎体前缘适当推挤,因超声定位探头为舌状弧形,当经皮顺乳突肌内侧缘适度用力施压时,可自适应寻找间隙向前挤进,食管内脏鞘向内侧移动,血管神经鞘向外侧移动,在超声探头的两侧可见血管、食管、气管、神经,在前面未显示重要血管、神经及脏器时,就明确了安全的穿刺位置,顺超声探头中心隧道插入穿刺抽吸活检注射器。超声可实时清晰显示位于探头两侧的食管或血管,以及利用手柄3调节穿刺针1及穿刺套管2的穿刺深度,安全地将穿刺套管击入椎体内病灶5内固定,取出穿刺针1,负压抽吸取出病灶组织;若病灶为液态组织,换用注射器抽吸液体以做化验及培养,然后可更换负压接口以接中心负压,充分吸净病灶内积液;根据病情需要可同时完成病灶内药物注射。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实时超声经皮穿刺抽吸活检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1)、穿刺套管(2)、手柄(3)和改良式超声探头(4),改良式超声探头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骨定位装置,穿刺针(1)是头部呈三棱锥状的针芯结构,穿刺套管(2)套设于穿刺针(1)的主体上,且穿刺套管(2)的尾端具有握柄(21),穿刺套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手柄(3)是具有与穿刺套管(2)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的套筒式结构,且手柄(3)通过螺纹旋设于穿刺套管(2)上,所述穿刺套管(2)的另一端经改良式超声探头(4)的超声探头隧道入口(41)引入,并由超声探头隧道出口(42)引出,手柄(3)的一端卡设于改良式超声探头(4)的超声探头隧道入口(41)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实时超声经皮穿刺抽吸活检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1)、穿刺套管(2)、手柄(3)和改良式超声探头(4),改良式超声探头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骨定位装置,穿刺针(1)是头部呈三棱锥状的针芯结构,穿刺套管(2)套设于穿刺针(1)的主体上,且穿刺套管(2)的尾端具有握柄(21),穿刺套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手柄(3)是具有与穿刺套管(2)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的套筒式结构,且手柄(3)通过螺纹旋设于穿刺套管(2)上,所述穿刺套管(2)的另一端经改良式超声探头(4)的超声探头隧道入口(41)引入,并由超声探头隧道出口(42)引出,手柄(3)的一端卡设于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文波孔维军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