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均兰专利>正文

多用途组合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91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用途组合炉具,涉及利用无烟煤作燃料用来烧水、作饭、洗澡和采暖的炉具、该装置设计利用锅炉烟管的原理,加置封火调火圈等,使炉火呈S型流状通过辐射、冲刷、过热提高了水套受热效率,有利降低排烟温度和飞灰的排放量,该炉具采暖部分采用机械定位除渣使用方便,是目前使用炉具的换代品。(*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压运行组合炉具,特别适合用无烟煤作燃料的炉具。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差非常大,特别是在高寒地区,冬季取暖时利用型煤取暖需要增加炉具的体积,如本专利技术人在申报专利00256226.X所述,就会带来种种不便。本技术是针对上述及申报专利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改进的组合炉具,特别是在北方寒冷地区燃用无烟煤,能进一步提高采暖效果,而且炉具仍不受季节限制。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是下述方案实现的将采暖部分炉具改为燃用无烟煤的炉具,并与普通型炉具组合为一个炉具,在采暖时充分利用双炉火对受热系统进行有效加热,同时利用双调火盖控制出水热量,以节约能源。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及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示结构示意图;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其结构示意如图1-2所示。上炉体8、炉壳6和下炉体1组成炉体,炉筒5置于炉体内一侧,其上端置有炉筒压盖圈9,出烟调换板11安装在其一侧外端,通过调正可与返火烟道10上端开口实施关闭和打开,出烟调换板11关闭返火烟道10上端开口时,炉筒压盖圈9开口处呈开状,使烟气直接与直通烟道13相通,除渣机构2置于炉筒5下端,通过操作手柄3运动使灰渣落在接灰盒4内,水套12固定置于炉体另一侧内,其上端凸出部分均布固定置有数个烟管14,其轴心线与平面夹角为a°=90°-45°烟管14也可制成S形,通过a°角使炉火延长过热时间,有利提高受热系统的热效率,水套12中端开口处与返火烟道10相通,压盖19插装在水套12内与炉筒21上部相接,固定炉条23固定置于炉筒21下端,旋转炉条24安装在其内,固定炉条23和旋转炉条24采用耐热铸铁以防止烧坏。旋转炉条24轴颈套装有定位支架26,外端轴固定安装操作手柄25,其转动角度为90°±45°。当其转动时利用定位支架26的弹簧和钢球的作用下,通过撞击声来确定旋转炉条24的角度,以防止转动炉条24损坏,接灰盒22置于固定炉条23下端,可调封火圈16插装在水套12内,保温盖17置于水套12内壁上端平面上,集火圈20置于水套12上端,调火盖18插装在其孔内,为控制燃烧室15的温度,使炉火呈S形燃烧,利用可调封火圈16和调火盖18的作用及调正,完全可以控制水套12出水口的温度,以节约燃料,集火圈20除保证炉火燃烧均匀外,还可以防止细小煤粉进入烟管14孔内,有除尘效果,保温层7均布置于炉体内,防止热量散发。综上所述及图1-2所示,本技术采用的受热系统和调正系统,能使炉火通过幅射冲刷等,可提高炉具的热效率,减少飞灰的排放量,降低排烟温度有利于环保,从而实现了本技术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组合炉具,特别适合用无烟煤作燃料的无压运行炉具,包括有上炉体(8)、炉壳(6)、下炉体(1)、受热系统、燃烧调节系统及除渣机构等,其特征在于炉筒(5)置于炉壳(6)内一侧,其上端置有炉筒压盖圈(9),出烟口调换板(11)安装在其一侧外端,其开口通过返火烟道(10)与烟烧室(15)相通,炉筒(21)置于炉壳(6)另一侧,其上端置有压盖(19),水套(12)套装在其外,水套(12)开口处与返火烟道(10)相通,水套(12)凸出部分按一定角度均布固定按装数个烟管(14),可调封火圈(16)插装在水套(12)内,保温盖(17)安装在水套(12)孔内上端平面,其上端开有小孔,集火圈(20)插装在水套(12)上端,并与调火盖(18)相接,固定炉条(23)安装在炉筒(21)下端,旋转炉条(24)安装在其内,其外端固定与操作手柄(25)相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其特征在与所说的烟管(14)其轴心线与平面夹角为a°=90°-45°。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操作手柄(25),其转动角度为90°±45°。专利摘要本技术多用途组合炉具,涉及利用无烟煤作燃料用来烧水、作饭、洗澡和采暖的炉具、该装置设计利用锅炉烟管的原理,加置封火调火圈等,使炉火呈S型流状通过辐射、冲刷、过热提高了水套受热效率,有利降低排烟温度和飞灰的排放量,该炉具采暖部分采用机械定位除渣使用方便,是目前使用炉具的换代品。文档编号F24B1/00GK2454665SQ0025697公开日2001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李均兰, 马惠清 申请人:李均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组合炉具,特别适合用无烟煤作燃料的无压运行炉具,包括有上炉体(8)、炉壳(6)、下炉体(1)、受热系统、燃烧调节系统及除渣机构等,其特征在于炉筒(5)置于炉壳(6)内一侧,其上端置有炉筒压盖圈(9),出烟口调换板(11)安装在其一侧外端,其开口通过返火烟道(10)与烟烧室(15)相通,炉筒(21)置于炉壳(6)另一侧,其上端置有压盖(19),水套(12)套装在其外,水套(12)开口处与返火烟道(10)相通,水套(12)凸出部分按一定角度均布固定按装数个烟管(14),可调封火圈(16)插装在水套(12)内,保温盖(17)安装在水套(12)孔内上端平面,其上端开有小孔,集火圈(20)插装在水套(12)上端,并与调火盖(18)相接,固定炉条(23)安装在炉筒(21)下端,旋转炉条(24)安装在其内,其外端固定与操作手柄(25)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均兰马惠清
申请(专利权)人:李均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