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联成专利>正文

一种反射型煤聚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920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反射型煤聚暖炉,它包括炉体、炉底、炉盖、立隔托铁、托盘、内筒、炉芯等组合而成,炉体内下部竖装有立隔托铁,其上水平置放托盘,托盘上安装有内筒和炉芯,内筒上部开设有烟道口及挡火板,炉条安装在立隔托铁上部,内筒和炉芯之间有填料,烟囱中安装有挡风板,这种炉子制作安装简单方便,节约煤,升温快,热利用率高。(*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家庭取暖用的型煤炉。在本技术以前,家庭炊具或取暖用的型煤炉,其结构多采用传统的烧散煤炉的炉型,即其火焰自炉膛冒出后,直接进入烟囱,烟囱是中空的,无调节结构,这种结构不适合型煤的燃烧,因型煤的热值略低于散煤,且火苗小,但型煤又具有烟小,透气性好的特点,型煤经压实后,自燃时间长,自身火力并不低,如果仍取传统的炉型结构,大量热量会被直接抽走,热损失大于热利用,是一很大浪费,影响型煤推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家庭用的一种反射型煤聚暖炉,它克服了以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它包括炉盖、炉体、内筒、烟道口、挡火板、炉条、炉芯、托盘、立隔托铁、炉底、炉门等组合而成,其特征是炉体是由耐热金属板制成圆筒型,炉底在炉体下部与之一体构成,炉体上部是炉盖平置其上,炉体内部的下部位,竖装有立隔托铁,立隔托铁是铁板卷曲而成,由丁子字小角铁与炉体下部内壁支撑连接,立隔托铁的两端与炉门内侧的固定铁片活动连接,立隔托铁上部水平置放有圆环形托盘,托盘上垂直安装有圆形内筒,内筒通过托盘上固定的小角铁得以固定,内筒上部与炉门上下对应的部位开有烟道口,该口呈水平扁形口,扁形口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挡火板,挡火板纵截面呈“”型,将炉火火苗由上向下引;炉芯安放在托盘上、内筒中间,炉芯、内筒、炉体为同心园,在内筒与与炉芯之间有保暖性填料,炉条安装在立隔托体上部开凿的凹槽内;烟囱水平安装在立隔托体上部的炉体上,炉门则安装在炉体下部与烟囱对面的下部位置上;为了调节燃烧速度或封火,本技术还在烟囱内进行了改进,在烟囱入墙壁的水平段中,安装有挡风板,挡风板由一根扁平的调节杆栓连一体,调节杆垂直穿过烟囱中心,当旋转调节杆时,挡风板在烟囱内随之旋转,从而达到对烟囱内截面大小的控制,在调节杆下端烟囱外部安装有一指示标,以观察出挡风板在烟囱内的位置。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对本技术加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反射型煤聚暖炉的纵剖视图,由图可看出各主要部件所处位置和相互关系。附图2是本技术揭去炉盖后的俯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取出托盘以上各部件后的俯视图,可清楚地看到炉条、立隔托铁、炉体、炉门等安装的结构。附图4是烟囱剖视图,由图可看出挡风板,调节杆和指示标的相互位置。图中,1、炉体;2、炉盖;3、挡火板;4、烟道口;5、炉条;6、炉芯;7、填料;8、内筒;9、小角铁;10、托盘;11、烟囱;12、炉门;13、立隔托铁;14、丁子字小角铁;15、炉底;16、挡风板;17、调节杆;18、指示标。由图1可以看出,炉体1是圆筒型的,圆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炉底15,上部活动安装有炉盖2,均为圆形;立隔托铁13垂直于炉底15上放置,立隔托铁13呈偏心圆筒状,其外壁有若干丁子字小角铁14与炉体1的内壁支撑衔接,炉体1下部左侧开设有炉门12,炉门12安装在炉体1下部开口处设立的铁槽中,可以上下拉动;立隔托铁13的上部水平置有托盘10,托盘10是平面圆形,其上表面对称安装有四个小角铁9,用以固定内筒8,内筒8为圆筒状,圆筒里面安放有炉芯6,内筒8与炉芯6均与托盘10垂直放置,在炉芯6和内筒8之间填充有填料7,填料一段为隔热材料,如石棉粉,珍珠岩粉,耐火土等;内筒8的上部,位于炉门一侧水平开有扁形烟道口4,烟道口4的上沿固定安装有挡火板3,挡火板3呈“”型;在炉体1内的托盘10上部,与炉门12对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烟的烟囱11;炉盖2平置于炉体1的上口上,可以拆卸;二根炉条5是水平且平行安装在立隔托铁13上部开凿的四个小凹口中,其方向与烟囱11垂直。由图2可以看出炉芯6、内筒8、炉体1为同心圆,四个小角铁9将内筒8垂直固定,挡火板3的上部呈一弧形盖状,烟囱11与挡火板3位于不同高度的对应的两侧。由图3可以看出炉门12是安装在炉体1的外侧,炉门12和炉体1的内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块铁板,该两块铁板与炉体1的内壁呈一角度,立隔托铁的两端分别插入两块铁板与炉体1内壁所形成的夹角中得以固定,丁子字小角铁14是固定在立隔托铁13外壁上,其外端与炉体1内壁支撑衔接,炉条5平置于立隔托铁13上部。由图4可以看出挡风板16通过调节杆17连接后,并活动安装在烟囱11中,这里的烟囱11指入墙前的烟囱,指示标18在调节杆17下部活动连接,当水平旋转调节杆17时,指示标18随之转动,从而指示出挡风板16的位置,以确定挡风板16在烟囱11的封截程度。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已有技术的型煤炉都是固定安装,而本技术各主要部件均活动安装,不同规格的型煤,可以更换炉芯来应用;结构合理,烟气流畅,其最大特点是封火时间长,炉体升温快,节约燃料,热利用率高,同时具有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成本仅为普通型煤炉的二分之一。实施例制作了一台一种反射型煤聚暖炉,所采用材料全部为厚0.75mm的白铁,炉体为一体的圆筒形,高489mm,内径312mm,内筒高275mm,直径210mm,均采取卧缝咬口加工而成;烟道口为100×25mm,烟道口下沿比炉芯高10mm,挡火板为210×190mm弧形;托盘直径316mm,其上对称安装有四个20×20mm小角铁;立隔托铁周长805mm,高215mm,其两端插在炉门内侧的二铁片小夹角中,立隔托铁上部开有四个槽,安装有两根炉条,烟囱在托盘上10mm处,烟囱与炉门对应;炉盖为外圆直径335mm,内圆直径196mm;炉门为124×85mm;挡风板为椭圆形板,长径115mm,短径95mm,烟囱内经为95mm,炉芯内经上部110mm,下部120mm。该炉子生火后,室内温度很快升高,因炉体空腔直接由白铁传热,13平方米的房间由8℃升至15℃仅40分钟即可达到,平时封火的房间长达12小时,室内保持15℃左右,拔开炉门后,20分钟,即可升温至18-20℃,该炉取暖,烧水,做饭均可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反射型煤聚暖炉,它包括炉盖、炉体、内筒、烟道口、挡火板、炉条、炉芯、托盘、立隔托铁、炉底、炉门等组合而成,其特征是炉体是由耐热金属板制成圆筒型,炉底在炉体下部与之一体构成,炉体上部是炉盖平置其上,炉体内的下部位,竖装有立隔托铁,立隔托铁上部开凿的凹型槽内安装有炉条,立隔托铁上部水平置放有圆环形托盘,托盘上垂直安装有圆形内筒,炉芯安放在托盘上、内筒中间,内筒和炉芯中间有保暖填料,炉门在炉体下部与烟囱对面的下部位置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型煤聚暖炉,其特征是立隔托铁是铁板卷曲而成,由丁子字小角铁与炉体下部内壁支撑连接,立隔托铁的两端与炉门内侧的固定铁片活动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型煤聚暖炉,其特征是内筒通过托盘上固定的小角铁固定,内筒上部与炉门上下对应的部位开有烟道口,呈水平扁形口,口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挡火板。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型煤聚暖炉,其特征是烟囱入墙壁前的水平段中,安装有挡风板,挡风板由一根扁平的调节杆栓连一体,调节杆垂直穿过烟囱中心,调节杆下端、烟囱外部安装有指示标。专利摘要一种反射型煤聚暖炉,它包括炉体、炉底、炉盖、立隔托铁、托盘、内筒、炉芯等组合而成,炉体内下部竖装有立隔托铁,其上水平置放托盘,托盘上安装有内筒和炉芯,内筒上部开设有烟道口及挡火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射型煤聚暖炉,它包括炉盖、炉体、内筒、烟道口、挡火板、炉条、炉芯、托盘、立隔托铁、炉底、炉门等组合而成,其特征是炉体是由耐热金属板制成圆筒型,炉底在炉体下部与之一体构成,炉体上部是炉盖平置其上,炉体内的下部位,竖装有立隔托铁,立隔托铁上部开凿的凹型槽内安装有炉条,立隔托铁上部水平置放有圆环形托盘,托盘上垂直安装有圆形内筒,炉芯安放在托盘上、内筒中间,内筒和炉芯中间有保暖填料,炉门在炉体下部与烟囱对面的下部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联成
申请(专利权)人:唐联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