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合金带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748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3:43
本公开的非晶合金带的制造方法,制造具有由Fe

Amorphous alloy strip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晶合金带及其制造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非晶合金带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在变压器、电抗器、扼流圈、马达、噪音应对部件、激光电源、加速器用脉冲功率磁性部件、发电机等中使用的磁芯(铁芯)的磁性材料,公知有硅钢、铁素体、Fe基非晶合金、Fe基纳米晶合金等。作为铁芯,公知有例如使用Fe基非晶合金或Fe基纳米晶合金制作而成的环形磁芯(卷绕铁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非晶合金一般以生产率优异的单辊法进行制作。在单辊法中,使外周面由导热性优异的铜合金构成的冷却辊高速旋转,向冷却辊外周面表面喷出合金熔液并使其急速凝固,由此能够得到铸造合金带。在所述单辊法中,非晶合金带的铸造开始后,因来自合金熔液的热量的影响使冷却辊产生热变形,在非晶合金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与端部,喷嘴与冷却辊外周面的距离会不同。因此,在非晶合金带的宽度方向上难以维持均匀的厚度。而且,在非晶合金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与端部,产生铸造方向(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现象,具体来说,产生带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在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略微大于中央部的在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的现象。在该情况下,在合金带的端部,出现浪状(也称作侧浪或边浪)的非平坦形状。与这种情况相关联,公开了与非晶合金薄带的平坦度相对应地改变铁心卷线架在宽度方向上的周长来进行卷绕加工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10787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5/046140号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1-2269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在制造Fe基非晶合金带的工序中,在非晶合金带的宽度方向端部易于出现浪状(侧浪或边浪)等非平坦形状。但是,因为非晶合金带所使用的材料的维氏硬度高,所以难以进行机械矫正。即,难以改善非晶合金带的平坦度。在专利文献3中,虽然公开了考虑非晶合金薄带的平坦度的技术,但并未公开改善薄带自身的平坦度的技术。如上所述,难以实现在非晶合金带的宽度方向端部的浪状(也称作侧浪或边浪)等非平坦形状的平坦化(改善平坦度)。在将非晶合金带卷绕来制作卷绕磁芯的情况下,随着卷数的增加,浪状在非晶合金带的宽度方向端部逐渐积累,易于出现皱纹。因此,难以制作再现性良好的磁芯形状。本公开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平坦性优异的非晶合金带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得到以下见解,通过在以特定的拉伸应力张架非晶合金的状态下进行特定的热处理,来改善非晶合金带的形状且使平坦性优异。另外,通过在特定的升温条件以及降温条件下进行热处理,能够抑制热处理所带来的脆化。本公开基于上述见解,具体的手段中包含以下的方式。一种非晶合金带的制造方法,制造具有由下述组成式(A)表示的组分的非晶合金带,包括:对具有由Fe、Si、B、C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组分的非晶合金带进行准备的工序,在以20MPa~80MPa的拉伸应力张架所述非晶合金带的状态下,以50℃/秒以上且小于800℃/秒的平均升温速度将非晶合金带升温至410℃~480℃的范围的最高到达温度的工序,在以20MPa~80MPa的拉伸应力张架所述非晶合金带的状态下,以120℃/秒以上且小于600℃/秒的平均降温速度将已经升温的所述非晶合金带从所述最高到达温度降温至降温传热介质温度的工序;Fe100-a-bBaSibCc组成式(A),在组成式(A)中,a和b表示组分中的原子比,分别满足下述范围,c表示C相对于Fe、Si以及B的总量100.0原子%的原子比,满足下述范围,13.0原子%≤a≤16.0原子%,2.5原子%≤b≤5.0原子%,0.20原子%≤c≤0.35原子%,79.0原子%≤100-a-b≤83.0原子%。<2>根据<1>所记载的非晶合金带的制造方法,所述平均升温速度是60℃/秒~760℃/秒,所述平均降温速度是190℃/秒~500℃/秒。<3>根据<1>或<2>所记载的非晶合金带的制造方法,所述拉伸应力是40MPa~70MPa。<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非晶合金带的制造方法,所述100-a-b满足下述范围,80.5原子%≤100-a-b≤83.0原子%。<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非晶合金带的制造方法,所述使非晶合金带升温的工序中的升温以及所述使非晶合金带降温的工序中的降温是通过在张架所述非晶合金带的状态下使所述非晶合金带移动且使移动的所述非晶合金带与传热介质接触的方式进行的。<6>根据<5>所记载的非晶合金带的制造方法,使移动的所述非晶合金带升温的传热介质的接触面以及使移动的所述非晶合金带降温的传热介质的接触面被配置在平面内。<7>一种非晶合金带,高度h和宽度w满足下述式1,所述高度h是多个高度的平均值,所述多个高度包括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存在的起伏部的在面内方向上与宽度方向的一端相距10mm的位置的起伏顶部的高度以及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存在的起伏部的在面内方向上与宽度方向的另一端相距10mm的位置的起伏顶部的高度,所述宽度w是所述起伏部的宽度尺寸的平均值,0.1≤100×h/w≤1.5式1。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平坦性优异的非晶合金带及其制造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分别对本公开的非晶合金带1以及热处理前的非晶合金带2从带主面铅锤方向进行拍摄的外观照片,本公开的非晶合金带1经过了以最高到达温度为460℃的热处理,热处理前的非晶合金带2在宽度方向端部附近,在长度方向上形成在厚度方向(带主面铅锤方向)起伏的多个浪状并形成非平坦形状。图2是用于对在非晶合金带的宽度方向两端附近形成的浪状进行说明的概略立体图。图3是从箭头Z的方向观察图2的非晶合金带的起伏部122的概略说明图。图4是示出制造非晶合金带所示用的在线退火(in-lineannealing)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在线退火装置的传热介质的概略俯视图。图6是图5的III-III线剖视图。图7是示出传热介质的变形例的概略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公开的非晶合金带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在本说明书中,使用“~”进行表示的数值范围意味着包括将记载在“~”的前后的数值作为下限值以及上限值的范围。在本说明书中以阶段的方式记载的数值范围中,以某数值范围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以替换为其他的以阶段的方式记载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另外,在本公开中记载的数值范围中,以某数值范围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以替换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晶合金带的制造方法,制造具有由下述组成式A表示的组分的非晶合金带,包括:/n对具有由Fe、Si、B、C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组分的非晶合金带进行准备的工序;/n在以20MPa~80MPa的拉伸应力张架所述非晶合金带的状态下,以50℃/秒以上且小于800℃/秒的平均升温速度将非晶合金带升温至410℃~480℃的范围的最高到达温度的工序;/n在以20MPa~80MPa的拉伸应力张架所述非晶合金带的状态下,以120℃/秒以上且小于600℃/秒的平均降温速度将已经升温的所述非晶合金带从所述最高到达温度降温至降温传热介质温度的工序,/nFe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04 US 62/528,4511.一种非晶合金带的制造方法,制造具有由下述组成式A表示的组分的非晶合金带,包括:
对具有由Fe、Si、B、C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组分的非晶合金带进行准备的工序;
在以20MPa~80MPa的拉伸应力张架所述非晶合金带的状态下,以50℃/秒以上且小于800℃/秒的平均升温速度将非晶合金带升温至410℃~480℃的范围的最高到达温度的工序;
在以20MPa~80MPa的拉伸应力张架所述非晶合金带的状态下,以120℃/秒以上且小于600℃/秒的平均降温速度将已经升温的所述非晶合金带从所述最高到达温度降温至降温传热介质温度的工序,
Fe100-a-bBaSibCc组成式A,
在组成式A中,a和b表示组分中的原子比,分别满足下述范围,c表示C相对于Fe、Si以及B的总量100.0原子%的原子比,满足下述范围,
13.0原子%≤a≤16.0原子%,
2.5原子%≤b≤5.0原子%,
0.20原子%≤c≤0.35原子%,
79.0原子%≤100-a-b≤83.0原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合金带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平均升温速度是60℃/秒~760℃/秒,所述平均降温速度是190℃/秒~5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直辉东大地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金属株式会社美商·梅特格拉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