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酰胺共混物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根据35U.S.C.§119(a)-(d),本申请要求提交于2017年7月20日的GB专利申请号1711712.8的权益。GB专利申请号1711712.8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整体涉及基于填充的聚酰胺的聚合物与硅烷接枝聚丙烯的共混物,以及用于制备它们的方法。
技术介绍
聚酰胺(PA)通过二酸与二胺的反应或通过内酰胺的开环聚合反应来制备。脂族聚酰胺大部分为无定形的,即仅为适度结晶的。它们包括尼龙材料,包括例如尼龙3(聚(丙内酰胺)),尼龙6(聚(己内酰胺)),尼龙8(聚辛内酰胺),尼龙10(聚(癸-10-内酰胺)),尼龙11(聚(ω-十一酰胺)),尼龙12(聚(ω-十二酰胺)),尼龙6,6(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10(聚六亚甲基癸二酰胺),以及尼龙6,12(聚六亚甲基十二烷二酰胺),其中尼龙6和尼龙6,6大概是最重要的。尼龙,尤其是尼龙6和尼龙6,6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包括高拉伸强度,高柔韧性,良好的弹性,低蠕变和高冲击强度(韧性),并且由于低摩擦系数(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改善的抗吸湿性的聚酰胺共混物,包含:/n(1)聚酰胺聚合物,/n(2)基于玻璃的增强填料,和/n(3)可水解硅烷接枝聚丙烯。/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20 GB 1711712.81.一种具有改善的抗吸湿性的聚酰胺共混物,包含:
(1)聚酰胺聚合物,
(2)基于玻璃的增强填料,和
(3)可水解硅烷接枝聚丙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共混物,其中所述聚酰胺为尼龙,诸如尼龙6(PA6)或尼龙6,6(PA6.6)。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共混物,其中所述基于玻璃的增强填料包含玻璃纤维。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共混物,其中可水解硅烷接枝聚丙烯为可水解硅烷与聚丙烯在用于在所述聚丙烯中产生自由基位点的装置的存在下的反应产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胺共混物,其中所述可水解硅烷选自:
·硅烷(1)或其水解产物,其具有至少一个键合到Si的可水解基团,并且具有式R”-CH=CH-Z(I)或R"-C≡C-Z(II),其中Z表示被-SiRa3R’3-a基团取代的吸电子部分,其中R表示可水解基团;R'表示具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烃基;a具有在1至3范围内的值,包括端值在内;并且R”表示氢或相对于-CH=CH-或-C≡C-键具有吸电子效应或任何其它活化效应的基团,或
·不饱和硅烷(2),其包含烯属-C=C-键或炔属-C≡C-键并且具有至少一个键合到Si的可水解基团,所述硅烷包含芳环或另外的烯属双键或炔属不饱和基团,所述芳环或所述另外的烯属双键或炔属不饱和基团与所述硅烷的烯属-C=C-或炔属-C≡C-不饱和基团缀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酰胺共混物,其中所述吸电子部分Z为C(=O)R*、C(=O)OR*、OC(=O)R*、C(=O)Ar或C(=O)-NH-R*部分,其中Ar表示被-SiR3R’(3-a)基团取代的亚芳基,并且R*表示被-SiRaR’(3-a)基团取代的烃部分。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共混物,其中所述不饱和硅烷为山梨酰氧基烷基硅烷,优选3-山梨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共混物,其中提供
(1)1重量%至99重量%的聚酰胺聚合物,
(2)0.1重量%至50重量%的基于玻璃的增强填料,
(3)1重量%至99重量%的可水解硅烷接枝聚丙烯。
技术研发人员:T·柴尔西,D·德海因克,M·赫雷比希克,V·瑞莱特,F·瑞兰德,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陶氏有机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