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聚烯烃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76996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性聚烯烃隔膜,该改性聚烯烃隔膜包括聚烯烃多孔隔膜层和无机纳米氧化层;聚烯烃多孔隔膜层上设置有若干微孔;无机纳米氧化层设置在聚烯烃多孔隔膜层的一侧,且聚烯烃多孔隔膜层上靠近无机纳米氧化层一侧的微孔孔径大于另一侧的微孔孔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改性聚烯烃隔膜的聚烯烃多孔隔膜层上靠近无机纳米氧化层一侧的孔径大于远离无机纳米氧化层一侧的孔径,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因无机纳米氧化层的引入而导致隔膜表面的闭孔,另一方面能够减缓聚烯烃隔膜的机械强度降低程度,所得改性聚烯烃隔膜具有较高的锂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

A modified polyolefin membran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聚烯烃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改性聚烯烃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锂二次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组成。其中,隔膜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件,一方面将正负两极隔离开,防止两级接触造成短路,另一方面为电解液中锂离子自由通过提供通道。尽管隔膜不参与电池反应,隔膜的结构组成仍会影响整个电池内部的动力学过程,从而影响电池的工作环境、安全性、使用寿命等。因此,研究出性能优异的隔膜是提高锂二次电池性能的重要方向之一。聚烯烃隔膜(如PP、PE等)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孔隙均匀、厚度适中。然而,其缺点在于,由于聚乙烯和聚丙烯等聚烯烃为低表面能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对极性电解液的兼容性、润湿性和保液性较差,将影响锂离子的传输,致使锂二次电池性能较差,难以满足电子设备的快充需求。传统的改进手段是通过修饰无机陶瓷材料,如Al2O3、TiO2、SiO2、SnO2等,提升电池隔膜的润湿性能。HeChen等人用等离子体预处理聚丙烯隔膜表面从而生成活性基团,再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将TiO2共晶沉积在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聚烯烃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烯烃隔膜包括聚烯烃多孔隔膜层和无机纳米氧化层;所述聚烯烃多孔隔膜层上设置有若干微孔;所述无机纳米氧化层设置在所述聚烯烃多孔隔膜层的一侧,且所述聚烯烃多孔隔膜层上靠近所述无机纳米氧化层一侧的微孔孔径大于远离所述无机纳米氧化层一侧的微孔孔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聚烯烃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烯烃隔膜包括聚烯烃多孔隔膜层和无机纳米氧化层;所述聚烯烃多孔隔膜层上设置有若干微孔;所述无机纳米氧化层设置在所述聚烯烃多孔隔膜层的一侧,且所述聚烯烃多孔隔膜层上靠近所述无机纳米氧化层一侧的微孔孔径大于远离所述无机纳米氧化层一侧的微孔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性聚烯烃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多孔隔膜层的厚度为20~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性聚烯烃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多孔隔膜层上靠近所述无机纳米氧化层一侧的微孔孔径为100~300nm,所述聚烯烃多孔隔膜层上远离所述无机纳米氧化层一侧的微孔孔径为20~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性聚烯烃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纳米氧化层的厚度为1~3μm。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改性聚烯烃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聚烯烃多孔隔膜层进行单面活化扩孔处理;
在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升方志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