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柜端子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55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柜端子安装支架,包括控制柜本体、调节结构、支撑块、螺纹孔、螺母、支撑板、安装结构、固定板、固定块、固定座、转轴、扭力弹簧、凹槽和旋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作人员将控制柜端子放置在两个固定座之间,通过下压控制柜端子,使控制柜端子的底端挤压两个固定块,使两个呈倒八字形的固定块分别在两个固定座上转动,使两个固定块的底端分离挤压控制柜端子的两端,使扭力弹簧收缩产生弹力,将控制柜端子下压使端子的底端和固定板的顶端抵触后,通过扭力弹簧的弹力,使两个固定块夹持住控制柜端子,便于控制柜端子固定在固定板上,通过固定块的侧壁开设凹槽,减少固定块与控制柜端子侧壁的接触面积。

A terminal mounting bracket for control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柜端子安装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支架,具体为一种控制柜端子安装支架,属于控制柜支架

技术介绍
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端子安装支架是控制柜内部安装固定控制柜端子的设备。然而,传统的控制柜的端子安装支架是固定在控制柜内部不便调节,占用控制柜内部大量空间,对端子调节不便,不利于端子的读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控制柜端子安装支架,便于安装端子、方便调节端子、节省空间、便于读取。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控制柜端子安装支架,包括控制柜本体,所述控制柜本体的内部连接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支撑块、螺纹孔、螺母和支撑板,所述控制柜本体的内部固定有呈F形结构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滑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块的侧壁开设有所述螺纹孔,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支撑块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所述螺母,所述支撑板连接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板、固定块、固定座、转轴、扭力弹簧和凹槽,所述支撑块转动连接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转动角度为0-90°,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与所述控制柜本体的内侧壁抵触,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对称固定有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固定有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座的侧壁,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块的侧壁,所述转轴贯穿于所述扭力弹簧的内部,所述固定块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所述凹槽,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一端朝向所述固定板。优选的,为了便于滑动支撑板节省空间,所述支撑板的截面呈凹形结构,所述支撑块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所述螺纹孔,所述螺母贯穿于其中一个所述螺纹孔的内部。优选的,为了使固定块转动夹住控制柜端子,所述转轴的中心部位和所述固定座底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所述固定块的长度相同,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固定座之间呈60°的夹角。优选的,为了方便控制柜端子固定时散热,所述凹槽设有多个,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均开设有多个所述凹槽。优选的,为了便于支撑固定多个控制柜端子,所述控制柜本体的内部固定有三个所述支撑块,三个所述支撑块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部中空结构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支撑块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优选的,为了便于散热、打开柜门和灰尘掉落,所述控制柜本体的顶端焊接有呈棱台结构的顶盖,所述控制柜本体的侧壁对称固定有多个散热窗,多个所述散热窗均与所述控制柜本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控制柜本体转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设有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作人员将控制柜端子放置在两个固定座之间,通过下压控制柜端子,使控制柜端子的底端挤压两个固定块,使两个呈倒八字形的固定块分别在两个固定座上转动,使两个固定块的底端分别挤压控制柜端子的两端,使扭力弹簧收缩产生弹力,将控制柜端子下压使端子的底端和固定板的顶端抵触后,通过扭力弹簧的弹力,使两个固定块夹持住控制柜端子,便于控制柜端子固定在固定板上,通过固定块的侧壁开设凹槽,减少固定块与控制柜端子侧壁的接触面积,使端子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凹槽内部散发出去,利于端子的工作,通过向下转动固定板,使两个固定块之间的控制柜端子转动,从而便于控制柜端子倾斜,便于读取,通过0-90°范围调节控制柜端子倾斜角度后,转动旋钮,使旋钮的侧壁与固定板的底端侧壁抵触,对固定板进行支撑,使控制柜端子固定,通过取出支撑板内部的螺母,滑动支撑板,使支撑块的一端进入支撑板的内部后,再将螺母旋入支撑板和支撑块内部的螺纹孔内部后,使固定板固定,从而调节固定板与控制柜本体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便于节省控制柜本体内部空间,方便安装其他设备,同时便于对端子进行读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控制柜本体和安装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控制柜本体,2、柜门,3、把手,4、散热窗,5、调节结构,51、支撑块,52、螺纹孔,53、螺母,54、支撑板,6、安装结构,61、固定板,62、固定块,63、固定座,64、转轴,65、扭力弹簧,66、凹槽,7、旋钮,8、顶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控制柜端子安装支架,包括控制柜本体1,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内部连接有调节结构5,所述调节结构5包括支撑块51、螺纹孔52、螺母53和支撑板54,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内部固定有呈F形结构的支撑块51,所述支撑块51滑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板54,所述支撑块51的侧壁开设有所述螺纹孔52,所述支撑板54和所述支撑块5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所述螺母53,所述支撑板54连接有安装结构6,所述安装结构6包括固定板61、固定块62、固定座63、转轴64、扭力弹簧65和凹槽66,所述支撑块51转动连接有所述固定板61,所述固定板61的转动角度为0-90°,所述固定板61的侧壁与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内侧壁抵触,所述固定板61的顶端对称固定有所述固定座63,所述固定座63转动连接有所述转轴64,所述转轴64固定有所述固定块62,所述固定块62与所述固定座6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扭力弹簧6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座63的侧壁,所述扭力弹簧65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块62的侧壁,所述转轴64贯穿于所述扭力弹簧65的内部,所述固定块62背离所述支撑板54的一侧开设有所述凹槽66,所述支撑板5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旋钮7,所述旋钮7的一端朝向所述固定板6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板54的截面呈凹形结构,所述支撑块51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所述螺纹孔52,所述螺母53贯穿于其中一个所述螺纹孔52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转轴64的中心部位和所述固定座63底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和所述固定块62的长度相同,所述固定块62和所述固定座63之间呈30°的夹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凹槽66设有多个,两个所述固定块62的侧壁均开设有多个所述凹槽6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内部固定有三个所述支撑块51,三个所述支撑块51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板54,所述支撑板54内部中空结构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撑板54和所述支撑块51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顶端焊接有呈棱台结构的顶盖8,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侧壁对称固定有多个散热窗4,多个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柜端子安装支架,包括控制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内部连接有调节结构(5),所述调节结构(5)包括支撑块(51)、螺纹孔(52)、螺母(53)和支撑板(54),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内部固定有呈F形结构的支撑块(51),所述支撑块(51)滑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板(54),所述支撑块(51)的侧壁开设有所述螺纹孔(52),所述支撑板(54)和所述支撑块(5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所述螺母(53),所述支撑板(54)连接有安装结构(6),所述安装结构(6)包括固定板(61)、固定块(62)、固定座(63)、转轴(64)、扭力弹簧(65)和凹槽(66),所述支撑块(51)转动连接有所述固定板(61),所述固定板(61)的转动角度为0-90°,所述固定板(61)的侧壁与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内侧壁抵触,所述固定板(61)的顶端对称固定有所述固定座(63),所述固定座(63)转动连接有所述转轴(64),所述转轴(64)固定有所述固定块(62),所述固定块(62)与所述固定座(6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扭力弹簧(6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座(63)的侧壁,所述扭力弹簧(65)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块(62)的侧壁,所述转轴(64)贯穿于所述扭力弹簧(65)的内部,所述固定块(62)背离所述支撑板(54)的一侧开设有所述凹槽(66),所述支撑板(5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旋钮(7),所述旋钮(7)的一端朝向所述固定板(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柜端子安装支架,包括控制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内部连接有调节结构(5),所述调节结构(5)包括支撑块(51)、螺纹孔(52)、螺母(53)和支撑板(54),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内部固定有呈F形结构的支撑块(51),所述支撑块(51)滑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板(54),所述支撑块(51)的侧壁开设有所述螺纹孔(52),所述支撑板(54)和所述支撑块(5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所述螺母(53),所述支撑板(54)连接有安装结构(6),所述安装结构(6)包括固定板(61)、固定块(62)、固定座(63)、转轴(64)、扭力弹簧(65)和凹槽(66),所述支撑块(51)转动连接有所述固定板(61),所述固定板(61)的转动角度为0-90°,所述固定板(61)的侧壁与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内侧壁抵触,所述固定板(61)的顶端对称固定有所述固定座(63),所述固定座(63)转动连接有所述转轴(64),所述转轴(64)固定有所述固定块(62),所述固定块(62)与所述固定座(6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扭力弹簧(6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座(63)的侧壁,所述扭力弹簧(65)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块(62)的侧壁,所述转轴(64)贯穿于所述扭力弹簧(65)的内部,所述固定块(62)背离所述支撑板(54)的一侧开设有所述凹槽(66),所述支撑板(5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旋钮(7),所述旋钮(7)的一端朝向所述固定板(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心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电研自动控制装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