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接线的PLC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68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接线的PLC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本体、进线机构、折弯机构、手柄、拉杆、滑板、固定板、弹簧、折弯板、固定机构、固定螺丝、导向板、穿线机构、压板、穿线孔、电线及压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两个电线穿过变频器本体的内部后分别拉动两个手柄实现了拉杆向变频器本体的外侧壁滑动,此时弹簧收缩,进一步的实现了两个折弯板相背移动,由于导向板的表面呈弧形结构,即在折弯板底部的滚轮与电线抵触时沿着导向板被折弯,将变频器本体的侧面的固定螺丝拧紧,实现了对电线与导向板一同被压,实现了对电线的固定,避免了传统的将电线直接垂直用固定螺丝固定稍微拨动电线导致电线掉落的问题,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使用。

A PLC frequency converter for easy wi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接线的PLC变频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PLC变频器,具体为一种便于接线的PLC变频器,属于电力设备

技术介绍
PLC控制系统是在传统的顺序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形成的一代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执行逻辑、记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建立柔性的远程控制系统,变频器主要由整流、滤波、逆变、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然而,目前的PLC变频器底部的出线口连接电器设备的电源线时,直接将电源线插入线孔的内部通过螺丝螺纹连接到PLC的表面将电线进行固定,由于电线位于PLC变频器的底部,电线垂直掉落状态,固定效果差,工作人员无意将电线绊到时,设备的电线与PLC脱离,需要将盒盖拆卸重新安装,就会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接线的PLC变频器,方便穿线,对电线的固定效果好,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使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接线的PLC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本体及其安装在所述变频器本体底部的穿线机构,所述穿线机构包括压板、穿线孔、电线及压簧,所述变频器本体的底部开设两个所述穿线孔,两个所述穿线孔的内壁均相对安装两组所述压簧,位于两个所述穿线孔内部的两组所述压簧的端部焊接有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压板,两个所述穿线孔内部的两个所述压板之间卡合有所述电线,所述变频器本体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螺丝及导向板,所述变频器本体的内部相对安装有侧壁呈弧形结构的、与电线贴合的导向板,所述固定螺丝螺纹连接于所述变频器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电线、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所述变频器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折弯机构,所述折弯机构包括手柄、拉杆、滑板、固定板、弹簧及折弯板,所述变频器本体的两侧壁滑动连接有拉杆,两个所述拉杆的相背端焊接有所述手柄,所述拉杆的相对端焊接有固定板,呈“T”形结构的所述固定板的侧面焊接有与所述变频器本体滑动连接的所述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的相对端焊接呈弧形结构的折弯板,位于所水变频器本体内部的所述拉杆的表面缠绕所述弹簧,所述变频器本体的顶部安装进线机构。优选的,为了增加所述穿线孔的密封性,避免灰尘进入到所述变频器本体的内部,所述穿线机构还包括橡皮垫,位于所述变频器本体底部的所述穿线孔的底端边沿处等距粘接呈扇形结构的所述橡皮垫。优选的,为了实现对固定螺丝进行保护,避免触电,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盖板,所述变频器本体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所述盖板。优选的,为了实现对所述手柄进行保护,所述折弯机构包括保护壳,所述变频器本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用于对所述手柄进行防护的所述保护壳。优选的,为了方便对电源线进行折弯,所述折弯机构还包括滚轮,两个所述折弯板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电线之间滚动连接的所述滚轮。优选的,为了实现对所述电线的固定、密封,若干个所述橡皮垫之间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电线的最大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两个电线穿过变频器本体的内部后分别拉动两个手柄实现了拉杆向变频器本体的外侧壁滑动,此时弹簧收缩,进一步的实现了两个折弯板相背移动,当两个呈弧形结构的折弯板与电线抵触时继续用力拉动手柄,由于导向板的表面呈弧形结构,即在折弯板底部的滚轮与电线抵触时沿着导向板被折弯;然后,松开手柄折弯板复位不与电线抵触,此时将变频器本体的侧面的固定螺丝拧紧,实现了对电线与导向板一同被压,实现了对电线的固定,避免了传统的将电线直接垂直用固定螺丝固定稍微拨动电线导致电线掉落的问题,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使用,方便安装电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变频器本体、折弯机构及穿线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变频器本体及穿线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变频器本体,2、进线机构,21、安装座,22、第一固定孔,23、第二固定孔,3、折弯机构,31、保护壳,32、手柄,33、拉杆,34、滑板,35、固定板,36、弹簧,37、折弯板,38、滚轮,4、固定机构,41、盖板,42、固定螺丝,43、导向板,5、穿线机构,51、压板,52、穿线孔,53、橡皮垫,54、电线,55、压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便于接线的PLC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本体1及其安装在所述变频器本体1底部的穿线机构5,所述穿线机构5包括压板51、穿线孔52、电线54及压簧55,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底部开设两个所述穿线孔52,两个所述穿线孔52的内壁均相对安装两组所述压簧55,位于两个所述穿线孔52内部的两组所述压簧55的端部焊接有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压板51,两个所述穿线孔52内部的两个所述压板51之间卡合有所述电线54,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螺丝42及导向板43,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相对安装有侧壁呈弧形结构的、与电线54贴合的导向板43,所述固定螺丝42螺纹连接于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一端与所述电线54、所述导向板43固定连接,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折弯机构3,所述折弯机构3包括手柄32、拉杆33、滑板34、固定板35、弹簧36及折弯板37,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两侧壁滑动连接有拉杆33,两个所述拉杆33的相背端焊接有所述手柄32,所述拉杆33的相对端焊接有固定板35,呈“T”形结构的所述固定板35的侧面焊接有与所述变频器本体1滑动连接的所述滑板34,两个所述滑板34的相对端焊接呈弧形结构的折弯板37,位于所水变频器本体1内部的所述拉杆33的表面缠绕所述弹簧36,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顶部安装进线机构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穿线机构5还包括橡皮垫53,位于所述变频器本体1底部的所述穿线孔52的底端边沿处等距粘接呈扇形结构的所述橡皮垫5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固定机构4还包括盖板41,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侧面转动连接有所述盖板4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折弯机构3包括保护壳31,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用于对所述手柄32进行防护的所述保护壳3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折弯机构3还包括滚轮38,两个所述折弯板37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电线54之间滚动连接的所述滚轮3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若干个所述橡皮垫53之间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接线的PLC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本体(1)及其安装在所述变频器本体(1)底部的穿线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机构(5)包括压板(51)、穿线孔(52)、电线(54)及压簧(55),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底部开设两个所述穿线孔(52),两个所述穿线孔(52)的内壁均相对安装两组所述压簧(55),位于两个所述穿线孔(52)内部的两组所述压簧(55)的端部焊接有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压板(51),两个所述穿线孔(52)内部的两个所述压板(51)之间卡合有所述电线(54),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螺丝(42)及导向板(43),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相对安装有侧壁呈弧形结构的、与电线(54)贴合的导向板(43),所述固定螺丝(42)螺纹连接于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一端与所述电线(54)、所述导向板(43)固定连接,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折弯机构(3),所述折弯机构(3)包括手柄(32)、拉杆(33)、滑板(34)、固定板(35)、弹簧(36)及折弯板(37),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两侧壁滑动连接有拉杆(33),两个所述拉杆(33)的相背端焊接有所述手柄(32),所述拉杆(33)的相对端焊接有固定板(35),呈“T”形结构的所述固定板(35)的侧面焊接有与所述变频器本体(1)滑动连接的所述滑板(34),两个所述滑板(34)的相对端焊接呈弧形结构的折弯板(37),位于所水变频器本体(1)内部的所述拉杆(33)的表面缠绕所述弹簧(36),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顶部安装进线机构(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接线的PLC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本体(1)及其安装在所述变频器本体(1)底部的穿线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机构(5)包括压板(51)、穿线孔(52)、电线(54)及压簧(55),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底部开设两个所述穿线孔(52),两个所述穿线孔(52)的内壁均相对安装两组所述压簧(55),位于两个所述穿线孔(52)内部的两组所述压簧(55)的端部焊接有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压板(51),两个所述穿线孔(52)内部的两个所述压板(51)之间卡合有所述电线(54),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螺丝(42)及导向板(43),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相对安装有侧壁呈弧形结构的、与电线(54)贴合的导向板(43),所述固定螺丝(42)螺纹连接于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一端与所述电线(54)、所述导向板(43)固定连接,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折弯机构(3),所述折弯机构(3)包括手柄(32)、拉杆(33)、滑板(34)、固定板(35)、弹簧(36)及折弯板(37),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两侧壁滑动连接有拉杆(33),两个所述拉杆(33)的相背端焊接有所述手柄(32),所述拉杆(33)的相对端焊接有固定板(35),呈“T”形结构的所述固定板(35)的侧面焊接有与所述变频器本体(1)滑动连接的所述滑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电研自动控制装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