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中型食堂用或小型工业加热用型煤炉灶。现有的型煤炉灶两种燃烧方式,即一种是正烧式,从炉口一次性地加煤,不能连续使用;另一种是反烧式,从炉子的下面用加煤车加煤,存在附属设备大,成本增高,操作复杂等问题,这两种方式都存在直接效率不高,是因燃烧并未完全燃烧,影响了节能的效果提高。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显著,热效率高,燃烧充分,消烟除尘效果好,并且构造成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能连续使用的型煤炉灶。本专利技术是采取下列措施实现上述目的在炉体中部炉壁设加煤口3,上炉门4,并在此垂线之下隔2-3层型煤高度距离设出渣口5和下炉门6,在炉体下部设一次进风口21其一次进风口21的面积小于二次进风微孔17面积;在燃烧室18的底部设铵链四杆机构9支承和控制承渣转盘10的升降,承渣转盘10边缘一周设齿廓啮合锥齿轮轴7,锥齿轮轴7的另一端则直通炉外装有摇柄8,以控制承渣转盘10的旋转;承渣转盘旋O的平面上均匀分布3-10最佳为6个等腰三角形减震板12,并配套使用等腰三角型煤20。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1、节能显著。本专利技术具有三级燃烧原理,燃料能充分燃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型煤炉灶,包括炉体上部炉壁周围密布的二次进风微孔17和外壁上的微孔门圈2,其特征在于炉体中部的炉壁设有加煤口3和上炉门4;并在此垂线隔2-3块型煤高度的距离设出渣口5和下炉门6,在炉体下部设一次进风口21,其一次进风口的面积小于二次进风微孔17各孔面积之和;在燃烧室18的底部设铰链四杆机构9支承和控制其承渣转盘10升降;承渣转盘的边缘一周设齿廓啮合锥齿轮轴7,锥齿轮轴的另一端直通炉外装有摇柄8,以控制承渣转盘的旋转;承渣转盘10的平面上均匀分3-10个最佳为6个的三角形减震板12。并配套使用的等腰或等边三角形煤20,二次进风微孔17的孔径大于3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恒春,郑娜,
申请(专利权)人:郑娜,郑恒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