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用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47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用防护结构,包括报警器、主体、置物腔和防撞结构,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主体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报警器,所述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所述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底端均安装有散热风机,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置物腔,且置物腔的外侧安装有防撞结构,所述主体的一端安装有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对内部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结果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散热风机,若温度过高,散热风机会对电池进行散热,避免因为温度过高,造成电池损坏。

A protective structure for lithium battery of new energy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用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用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投入社会使用,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就是电源,因为电源是汽车的动力,所以就需要对电源进行特殊的防护,但是现有的锂电池用防护结构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第一,传统的锂电池用防护结构,减震效果差,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会导致锂电池的损坏,对出行造成影响;第二,传统的锂电池用防护结构,散热效果差,锂电池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会造成锂电池的损坏,增加了经济损失;第三,传统的锂电池用防护结构,不安全,当锂电池损坏后漏电没有提示,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用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减震效果差、散热效果差和不安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用防护结构,包括报警器、主体、置物腔和防撞结构,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主体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报警器,所述主体的一侧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用防护结构,包括报警器(1)、主体(2)、置物腔(3)和防撞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槽(13),所述主体(2)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报警器(1),所述主体(2)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12),且控制面板(12)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11),所述主体(2)的两侧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且温度传感器(4)的底端均安装有散热风机(7),所述主体(2)的内部安装有置物腔(3),且置物腔(3)的外侧安装有防撞结构(5),所述主体(2)的一端安装有盖板(10),所述置物腔(3)的一端安装有减震结构(9),所述置物腔(3)一端的两侧皆均匀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用防护结构,包括报警器(1)、主体(2)、置物腔(3)和防撞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槽(13),所述主体(2)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报警器(1),所述主体(2)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12),且控制面板(12)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11),所述主体(2)的两侧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且温度传感器(4)的底端均安装有散热风机(7),所述主体(2)的内部安装有置物腔(3),且置物腔(3)的外侧安装有防撞结构(5),所述主体(2)的一端安装有盖板(10),所述置物腔(3)的一端安装有减震结构(9),所述置物腔(3)一端的两侧皆均匀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8),所述置物腔(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的一端安装有与第一滑槽(13)和第二滑槽(14)相互配合的滑块(15),第二滑槽(14)与滑块(1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腔(3)内部两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电量检测器(6),电量检测器(6)关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空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