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爱国专利>正文

双风道民用炊事、取暖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463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风道民用炊事、取暖炉具向公众提供了一种塑制箱体的炊、暖炉具和一种与之相配套使用的双风道塑制烟筒,导热圈(8)与聚火直烧盖(13)、强力辐射盖(9)和炊、暖兼顾盖(27)组成的换热结构及形成的“半封闭”燃烧技术形式,有效的解决了煤燃的“持续有效燃烧时间”问题和现有技术尚未能解决的炊、暖兼顾问题,双管强力供水主管(11)和扁制管状供水主管(26)充分提高了炊、暖炉具的供水能力和热水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该领域家用铁皮制外壳箱体的炊、暖炉具及传统的铁皮制烟筒的全面改革与更新换代。(*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用以解决冬季炊事与取暖问题的炊、暖炉具和一种与之相配套使用的双风道烟筒。目前,公知的炊、暖炉具均为铁皮制外壳的箱体并沿用着传统的铁皮制烟筒以及较为广泛的应用着一种以“V”型翅和“增热盖”为换热结构组合的炊、暖炉具制品,在热能转换的形式上,即在取暖时,须将“增热盖”盖置于换热水套内的“V”型翅的上端,炉瓦中的火焰和热能在“增热盖”的压力作用下,通过对换热水套上端周圈内斜置的“V”型翅的辐射作用,而达到与换热水套中的水进行热能转换的目的,所存在的问题是,这种换热结构及其所形成的燃烧技术形式由于属于一种间接的辐射热传导技术形式,因此,在炊、暖炉具的热能转换上,不仅从理论上难以达到充分的可能,而且不会比将火焰和热能直烧换热水套的内圈在效果上更好,同时,这种换热结构形式由于需将炉瓦中的火焰和热能辐射于换热水套内上端周圈内的“V”型翅,因此,存在着辐射面大和热能利用分散的问题,不利于热能的高质量转换,尤其表现在型煤用炊、暖炉具和在煤燃的初燃阶段或将燃伐阶段在热能转换上是微乎其微的。但如果将这种分散的热能辐射力集中在一起使用,不仅在热能的利用上更为充分,而且在热能转换的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风道民用炊事、取暖炉具,在箱体[4]或[29]的底部,预制在平面隔台上的数根支柱及隔热垫[18]形成的支点上面放置炉箅[17],炉瓦[5]放置在炉箅上,换热水套[6]套装在炉瓦的上半部,在炉瓦[5]与换热水套[6]和双层空心套[16]之间以及换热水套[6]和双层空心套[16]与箱体之间均填装有保温材料,封火盖[31]、锥度接火圈[32]放置于炉瓦[5]上端的接火平盘[10]的上端、炉盘[7]或[28]按装在箱体[4]或[29]上端的隔热垫块[25]上,炉圈[14]放置于炉盘口径的上端和包括一个炉具清灰盒,与炊、暖炉具相配套使用的双风道烟筒由连接套[35]、烟筒主管[36]、三节弯头[3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张爱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