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爱国专利>正文

双风道民用炊、暖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464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向公众提供一种适用于塑制箱体的炊、暖炉具和一种双风道烟筒组合,特别适用于防治冬季燃煤取暖构成的大气污染和空气质量的提高。导热圈(9)分别同强力辐射盖(10)、聚火直烧盖(14)和炊、暖兼顾盖(28)组成的换热结构与双管强力供水主管(13)、扁制管状供水主管(27)形成的“半封闭”状态下的“双向对烧”、“单向对烧”燃烧技术形式,以其功能特点的完善,持续有效的煤燃时间,塑制箱体注射成型工艺和对传统的铁皮制烟筒的改革,处于该领域的制高点上,涉及到现有技术炉型的全面改革与更新换代。(*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适用于寒冷或亚寒冷地区冬季用以解决日常炊事与取暖问题的采暖炉具和对传统的铁皮制烟筒的改革及其一种注射成型工艺制造方法,特别涉及到防治与改善冬季因燃煤取暖对大气、空气质量构成的污染以及燃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公知的炊、暖炉具均为铁皮制外壳箱体并沿用着传统的铁皮制烟筒,而受其传统的铁皮制烟筒的制约,较广泛的采用“直火型”这一炉具的基本结构形式。在应用当中,受其烟筒抽力太大的影响,煤燃在单位时间内释放的热效能量未及充分的转换,也既高温烟气含热值约占煤燃总发热量的40~50%随烟筒的抽力而流失掉。煤燃热能利用率低,是该领域长期执意解决而受其困扰的主要问题。为解决煤燃热效值利用率不高问题,相近技术专利产品CN87 2 16128 U和90 200056X两种炉型的换热结构形式,虽分别采用了“弊火盖”与“S”型热翅组合形成的弊火通道燃烧技术形式和由“V”型翅与“增热盖”组合形成的辐射热传导技术形式,以力图强化热能转换的力度,来竭力解决高温烟气含热值的截留问题,但由于均未涉及到传统的铁皮制烟筒的改革,也由于在换热结构形式及其功能特点上尚未达到完善或更好,因此,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风道民用炊、暖炉具,在箱体[5]或[31]内,置有炉箅、炉瓦,双层空心套[19]套装在炉瓦的下半部,在炉瓦的上端,置有接火平盘[8],封火盖、锥度接火圈[33],在换热水套内的上端,置有导热圈[9],强力辐射盖[10],聚火直烧盖[14]和炊、暖兼顾盖[28],双管强力供水主管[13]位于两换热水套的上端内侧,一扁制管状供水主管[27]置于单筒换热水套的上端后侧,“内置式”烟道[17]和“内置式”烟道拱形体[29]分别置于两换热水套之间和单筒换热水套的后侧,隔热垫块[25]、炉盘[16]或[30]安装在箱体[5]或[31]的上端,在炉瓦与双层空心套[19]、换热水套之间以及箱体四周填装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张爱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