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刁延滨专利>正文

薄型家用高效多用型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343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薄型家用高效多用型煤炉,它涉及一种蜂窝煤炉,它解决了现有的炊事和采暖两用蜂窝煤炉在为采暖用水加热时,只有一个加热环节而导致热效率低以及体积大不适合家庭用的问题。它的炉芯(2)由大水套(2-1)和小水套(2-2)组成,大水套(2-1)和小水套(2-2)都是双层套结构且小水套(2-2)的上沿低于大水套(2-1)的上沿,小水套(2-2)置于大小套(2-1)内且大水套(2-1)和小水套(2-2)之间形成空腔(2-3);采暖加热的过程为:回水经回水管路(9)→翅片换热器(5)→铜质风罩(4)的环状水管(4-1)→连接水管(10)→大水套(2-1)→小水套(2-2),最后经热水管(7)进入供热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了四次热交换,热效率高,安全性能好,污染小,省钱,体积小,方便美观,火力大,适合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蜂窝煤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厨房炉具,一般是用管道煤气,或液化气做燃料,由于这种燃料使用方便清洁,所以用户都爱用,但是它存在热值低及使用不当而易引起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还有就是,目前大多数家用供暖和淋浴都和家用炉具分开,虽然目前已有炊事、采暖两用的蜂窝煤炉,但是它只有一个加热环节,热效率低,且体积大不适合家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炊事和采暖两用蜂窝煤炉在为采暖用水加热时,只有一个加热环节而导致热效率低以及体积大不适合家庭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型家用高效多用型煤炉。本专利技术的家用高效多用煤炉包括炉壳、炉芯和炉栅,炉栅置在炉芯的下方,所述家用高效多用煤炉还包括铜质风罩、翅片换热器、排风罩、热水管、回水管路、排风通孔、连接风管、连接水管、水泵、风机、气敏传感器和电控单元,铜质风罩设置在炉芯的后方,翅片换热器设置在铜质风罩的后方且与炉壳的后壁之间形成排风空腔,排风罩设置在铜质风罩的上方,排风罩的进风口和铜质风罩的排风口分别与翅片换热器前侧的上、下部封固连接;所述炉芯由大水套和小水套组成,大水套和小水套都是双层套结构且小水套的上沿低于大水套的上沿,小水套置于大小套内且大水套和小水套之间形成空腔;大水套侧壁的上、下部分别开有与空腔连通的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大水套上的二号通孔通过连接风管与铜质风罩的进风口连通,大水套内壁的上部和小水套外壁的下部分别开有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且两口连通,大水套外壁的下部开有进水口,铜质风罩内设有环状水管,环状水管的进水口与翅片换热器下部的出水口连通,环状水管的出水口经连接水管与大水套的进水口连通,小水套外壁的上部开有热水出口,热水管穿过大水套侧壁上的一号通孔与小水套上的热水出口连通;回水管路与翅片换热器进水口连通;排风罩通过排风罩侧壁上的排风通孔与炉芯的外围空间相连通;所述回水管上设有水泵;风机设置在炉壳侧壁上的通风孔的外侧,并且通风孔与排风罩相连通;气敏传感器设在炉具内,电控单元通过气敏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控制风扇的转速。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产生的烟气,经大水套和小水套之间形成空腔→连接风管→铜质风罩→翅片换热器下部→排风空腔→翅片换热器上部→排风罩,最后排入大气;本专利技术采暖加热的过程为回水经回水管路→翅片换热器→铜质风罩的环状水管→连接水管→大水套→小水套,最后经热水管进入供热管路。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原理中采用了四个热交换部件大水套、小水套、环状水管以及翅片换热器,进行了四次热交换,使得排入大气的废气温度在45℃以下,热效率高达90%。本专利技术所加热的水可以用来供暖和淋浴用,而且它还采用了气敏元件用于检测蜂窝煤的不完全燃烧,如果出现了一氧化碳含量过高的问题,电控单元就会立即提高风扇的转速,使得废气排放量增加,一直到平衡为止。可见,本专利技术安全性能高、污染小、省钱,且体积小、方便美观、火力大,适合家庭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控单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至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由炉壳1、炉芯2、炉栅3、铜质风罩4、翅片换热器5、排风罩6、热水管7、回水管路9、排风通孔12、连接风管11、连接水管10、水泵14、风机13、气敏传感器15和电控单元组成,炉栅3置在炉芯2的下方,铜质风罩4设置在炉芯2的后方,翅片换热器5设置在铜质风罩4的后方且与炉壳1的后壁之间形成排风空腔8,排风罩6设置在铜质风罩4的上方,排风罩6的进风口和铜质风罩4的排风口分别与翅片换热器5前侧的上、下部封固连接;所述炉芯2由大水套2-1和小水套2-2组成,大水套2-1和小水套2-2都是双层套结构且小水套2-2的上沿低于大水套2-1的上沿,小水套2-2置于大小套2-1内且大水套2-1和小水套2-2之间形成空腔2-3;大水套2-1侧壁的上、下部分别开有与空腔2-3连通的一号通孔2-4和二号通孔2-5,大水套2-1上的二号通孔2-5通过连接风管11与铜质风罩4的进风口连通,大水套2-1内壁的上部和小水套2-2外壁的下部分别开有热水入口2-1-1和热水出口2-2-1且两口连通,大水套2-1外壁的下部开有进水口2-1-2,铜质风罩4内设有环状水管4-1,环状水管4-1的进水口与翅片换热器5下部的出水口连通,环状水管4-1的出水口经连接水管10与大水套2-1的进水口2-1-2连通,小水套2-2外壁的上部开有热水出口2-2-2,热水管7穿过大水套2-1侧壁上的一号通孔2-4与小水套2-2上的热水出口2-2-2连通;回水管路9与翅片换热器5进水口连通;排风罩6通过排风罩6侧壁上的排风通孔12与炉芯2的外围空间相连通;所述回水管9上设有水泵14;风机13设置在炉壳1侧壁上的通风孔13-1的外侧,并且通风孔13-1与排风罩6相连通;气敏传感器15设在炉具内,电控单元通过气敏传感器15输出的信号控制风扇的转速。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风机13采用电脑用无刷直流风扇,气敏传感器15采用MQ-2型气体传感器。所述翅片换热器5为S型翅片换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1至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电控单元由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第四开关K4、变压器T1、极性电容C1、桥式整流电路16、三端稳压器17、运算放大器U1、晶体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组成,220V交流电源的一个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K1连接水泵14的一个电源输入端和第二开关K2的一端,第二开关K2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的一端,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源的另一个输出端和第三开关K3的一端,第三开关K3的另一端连接水泵14的另一个电源输入端,变压器T1的副边绕组的两端并联在桥式整流电路16的交流侧,桥式整流电路16的直流侧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极性电容C1的正极、风机13的一个电源输入端和三端稳压器17的输入端,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气敏传感器15的信号输入端和电源输入端,气敏传感器15的电源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三端稳压器17的调节端和极性电容C1的负极并接地,气敏传感器1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正向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气敏传感器15的信号输入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晶体管Q1的基极,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连接风机13的另一个电源输入端,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晶体管Q1的发射极都连接三端稳压器17的调节端,第四开关K4并联在晶体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风机13的通电受第四开关K4和晶体管Q1的控制,利用气敏传感器15输出的信号来调节风机13的转速,使其能保证炉具使用的安全性。具体实施方式三参见图1和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炉壳1内处于炉栅3的下方设置有盛渣盘1-1,盛渣盘1-1可通过炉壳1侧面设置的通孔1-3抽出。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利用盛渣盘1-1可以随时保持炉具内的清洁,方便用户清洗。具体实施方式四参见图1和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炉壳1内增设轨道1-2,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薄型家用高效多用型煤炉,所述高效多用煤炉包括炉壳(1)、炉芯(2)和炉栅(3),炉栅(3)置在炉芯(2)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高效多用煤炉还包括铜质风罩(4)、翅片换热器(5)、排风罩(6)、热水管(7)、回水管路(9)、排风通孔(12)、连接风管(11)、连接水管(10)、水泵(14)、风机(13)、气敏传感器(15)和电控单元,铜质风罩(4)设置在炉芯(2)的后方,翅片换热器(5)设置在铜质风罩(4)的后方且与炉壳(1)的后壁之间形成排风空腔(8),排风罩(6)设置在铜质风罩(4)的上方,排风罩(6)的进风口和铜质风罩(4)的排风口分别与翅片换热器(5)前侧的上、下部封固连接;所述炉芯(2)由大水套(2-1)和小水套(2-2)组成,大水套(2-1)和小水套(2-2)都是双层套结构且小水套(2-2)的上沿低于大水套(2-1)的上沿,小水套(2-2)置于大小套(2-1)内且大水套(2-1)和小水套(2-2)之间形成空腔(2-3);大水套(2-1)侧壁的上、下部分别开有与空腔(2-3)连通的一号通孔(2-4)和二号通孔(2-5),大水套(2-1)上的二号通孔(2-5)通过连接风管(11)与铜质风罩(4)的进风口连通,大水套(2-1)内壁的上部和小水套(2-2)外壁的下部分别开有热水入口(2-1-1)和热水出口(2-2-1)且两口连通,大水套(2-1)外壁的下部开有进水口(2-1-2),铜质风罩(4)内设有环状水管(4-1),环状水管(4-1)的进水口与翅片换热器(5)下部的出水口连通,环状水管4-1的出水口经连接水管(10)与大水套(2-1)的进水口(2-1-2)连通,小水套(2-2)外壁的上部开有热水出口(2-2-2),热水管(7)穿过大水套(2-1)侧壁上的一号通孔(2-4)与小水套(2-2)上的热水出口(2-2-2)连通;回水管路(9)与翅片换热器(5)进水口连通;排风罩(6)通过排风罩(6)侧壁上的排风通孔(12)与炉芯(2)的外围空间相连通;所述回水管(9)上设有水泵(14);风机(13)设置在炉壳(1)侧壁上的通风孔(13-1)的外侧,并且通风孔(13-1)与排风罩(6)相连通;气敏传感器(15)设在炉具内,电控单元通过气敏传感器(15)输出的信号控制风扇的转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延滨
申请(专利权)人:刁延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