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炉。
技术介绍
为适应环保节能的需要,蜂窝煤(型煤)炉大多以炊事、采暖两用的姿态出现在煤炉市场上,目前市场上的自动蜂窝煤炉多是采用控制进风口大小来实现节能目的,对于安全性设计也只是通过增大供氧量使燃烧充分来解决,不能做到量化控制;炊事、采暖两用的蜂窝煤炉在为采暖用水加热时,只有一个加热环节,存在热效率很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炊事、采暖两用的蜂窝煤炉在为采暖用水加热时,只有一个加热环节,热效率很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蜂窝煤炉。本技术包括炉壳、炉芯和炉栅,炉栅置在炉芯的下方,它还包括铜质风罩、翅片换热器、排风罩、热水管、回水管路、排风管路、连接风管和连接水管,铜质风罩设置在炉芯的后方,翅片换热器设置在铜质风罩的后方且与炉壳的后壁之间形成排风空腔,排风罩设置在铜质风罩的上方,排风罩的进风口和铜质风罩的排风口分别与翅片换热器前侧的上、下部封固连接;所述炉芯由大水套和小水套组成,大水套和小水套都是双层套结构且小水套的上沿低于大水套的上沿,小水套置于大小套内且大水套和小水套之间形成空腔;大水套侧壁的上、下部分别开有与空腔连通的一号通孔和二号通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蜂窝煤炉,它包括炉壳(1)、炉芯(2)和炉栅(3),炉栅(3)置在炉芯(2)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铜质风罩(4)、翅片换热器(5)、排风罩(6)、热水管(7)、回水管路(9)、排风管路(16)、连接风管(28)和连接水管(29),铜质风罩(4)设置在炉芯(2)的后方,翅片换热器(5)设置在铜质风罩(4)的后方且与炉壳(1)的后壁之间形成排风空腔(8),排风罩(6)设置在铜质风罩(4)的上方,排风罩(6)的进风口和铜质风罩(4)的排风口分别与翅片换热器(5)前侧的上、下部封固连接;所述炉芯(2)由大水套(2-1)和小水套(2-2)组成,大水套(2-1)和小水套(2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