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580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仓体、车架、驱动单元、电池组、支撑导向轮组、信号接发装置、摄像组件、形变传感组件、定位单元和遥控控制器,形变传感组件包括形变探测器和形变信号储存器,形变探测器能够检测内管壁的形变,形变信号存储器接收并存储形变信号,信号接发装置设够接收图像存储器、形变信号存储器和定位单元存储的信息,并发送至遥控控制器的显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时显示双金属复合管衬管内壁的画面,明显缩短检测周期,减少设备停机时间;能够准确定位双金属复合管衬管形变的位置,避免不必要的开挖检测,明显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能够针对不同管径的管道进行内壁检测,适应性强。

Visual inspection system of bimetal composit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
本技术属于地下管道检测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能够检测油气田开采或油气运输所使用的双金属复合管的可视化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双金属复合管道在油气田开采和油气输送中已经普遍采用,虽然双金属复合管道能较好的解决高含H2S、Cl-和CO2油气田管道腐蚀问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双金属复合管道的衬管采用API5LC标准,仅列出了5种材质,没有列入含H2S/CO2环境中使用的材质。在油田的部分区块的双金属复合管道使用中发现双金属复合管的衬管发生变形、塌陷、鼓包等现象,轻则导致管道横截面积变小影响生产,重则发生刺漏导致停机。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由于双金属复合管基管与衬管材质上的差异以及晶粒度级别相差甚远,常规超声检测技术和设备无法有效检测管道缺陷,即使需要检测也需要进行大面积开挖,检测成本高、效率低严重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中的至少一项。例如,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检测油气田开采或油气运输所使用的双金属复合管道的衬管是否发生形变、塌陷、鼓包等缺陷,且可在不开挖的情况下快速定位双金属复合管道中衬管发生形变、塌陷、鼓包的位置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所述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包括第一仓体、第一车架、第一驱动单元、第一电池、第一支撑导向轮组、信号接发装置、摄像组件、形变传感组件、定位单元和遥控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仓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导向轮组和第一车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与第一车架连接的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包括第一轮毂电机和第一内管壁行走轮胎;第一支撑导向轮组包括多个第一支架和相应数量的第一导向轮,且每个第一支架将一个第一导向轮连接到第一仓体;摄像组件包括摄像头和图像存储器,所述摄像头设置在第一车架上并能够对内管壁进行摄像,所述图像存储器安装第一仓体内或第一车架上,并能够存储所述摄像头摄制的图像;所述形变传感组件包括形变探测器和形变信号储存器,所述形变探测器安装在第一仓体外并能够检测内管壁的形变,形变信号存储器接收并存储形变探测器检测得到的形变信号;所述定位单元安装在第一仓体内或第一车架上并能够实时测量和存储距离或位置信息;所述遥控控制器包括驱动控制器和显示器,所述驱动控制器能够发出第一驱动信号;所述信号接发装置设置在第一仓体内,能够接收所述图像存储器、所述形变信号存储器和所述定位单元存储的信息,并将所接收的信息发送至所述遥控控制器的显示器,所述信号接发装置还能够接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一轮毂电机;所述第一电池设置在第一仓体内,并向第一驱动单元、信号接发装置、摄像组件、形变传感组件和定位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提供电力。在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形变探测器可以为环形放射状弹性触感片,所述环形放射状弹性触感片套装在第一仓体外并能够与内管壁接触以检测内管壁的形变。另外,所述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还可包括第三导向轮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三导向轮通过第三支架连接在第一车架上并与第一驱动轮相背设置。在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还可包括第二仓体、第二车架、第二驱动单元、第二电池、第二支撑导向轮组和链接转向机构,其中,所述第二仓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车架和第二支撑导向轮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与第二车架连接的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包括第二轮毂电机和第二内管壁行走轮胎;第二支撑导向轮组包括多个第二支架和相应数量的第二导向轮,且每个第二支架将一个第二导向轮连接到第二仓体;所述链接转向机构将第一支撑导向轮组与第二支撑导向轮组串联连接;第二电池设置在第二仓体内,并向第二驱动单元提供电力;所述驱动控制器还能够发出第二驱动信号,所述信号接发装置还能够接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二轮毂电机。此外,所述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还可包括第三导向轮和第三支架或包括第四导向轮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三导向轮通过第三支架连接在第一车架上并与第一驱动轮相背设置;所述第四导向轮通过第四支架连接在第二车架上并与第二驱动轮相背设置。另外,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为减震支架。所述第一驱动轮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可分别通过两个减震支架与第一车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轮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可分别通过另外两个减震支架与第二车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一项:1、能够实时显示双金属复合管衬管内壁的画面,明显缩短检测周期,减少设备停机时间;2、能够准确定位双金属复合管衬管形变的位置,避免不必要的开挖检测,明显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3、能够针对不同管径的管道进行内壁检测,适应性强。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双金属复合管道可视化检测系统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组成原理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双金属复合管道可视化检测系统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二车架、第二驱动轮、第三导向轮的连接示意图;图3示出了第二驱动轮沿图2中的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双金属复合管道可视化检测系统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撑导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双金属复合管道可视化检测系统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遥控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第二驱动轮;2—第二仓体;3—第四导向轮;4—信号接发装置;5—第二支撑导向轮组;6—链接转向机构;7—第一支撑导向轮组;8—形变探测器;9—第一仓体;10—第三导向轮;11—摄像头;12—第一驱动轮;13—减震支架;14—第二内管壁行走轮胎;15—第二轮毂电机;16—遥控控制器;17—第二车架;18—第一车架。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可包括第一仓体、第一车架、第一驱动单元、第一电池、第一支撑导向轮组、信号接发装置、摄像组件、形变传感组件、定位单元和遥控控制器。第一仓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导向轮组和第一车架连接。例如,第一仓体的右端与第一车架固定连接,其左端与第一支撑导向轮组固定连接,从而三者构成串联结构。第一仓体可用于盛装第一电池等部件。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与第一车架连接的第一驱动轮。例如,第一驱动轮可通过减震支架与第一车架连接。第一驱动轮可包括第一轮毂电机和第一内管壁行走轮胎,从而第一内管壁行走轮胎可在第一轮毂电机驱动下沿待检测的双金属复合管的衬管的内管壁行走。例如,第一内管壁行走轮胎的外接面为圆弧状并与管道内表面弧度一致。此外,第一内管壁行走轮胎还可具有多组不同圆弧面的备胎。此外,第一驱动轮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两个以上。第一支撑导向轮组可包括多个第一支架和相应数量的第一导向轮,且每个第一支架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包括第一仓体、第一车架、第一驱动单元、第一电池、第一支撑导向轮组、信号接发装置、摄像组件、形变传感组件、定位单元和遥控控制器,其中,/n所述第一仓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导向轮组和第一车架连接;/n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与第一车架连接的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包括第一轮毂电机和第一内管壁行走轮胎;/n第一支撑导向轮组包括多个第一支架和相应数量的第一导向轮,且每个第一支架将一个第一导向轮连接到第一仓体;/n摄像组件包括摄像头和图像存储器,所述摄像头设置在第一车架上并能够对内管壁进行摄像,所述图像存储器安装第一仓体内或第一车架上,并能够存储所述摄像头摄制的图像;/n所述形变传感组件包括形变探测器和形变信号储存器,所述形变探测器安装在第一仓体外并能够检测内管壁的形变,形变信号存储器接收并存储形变探测器检测得到的形变信号;/n所述定位单元安装在第一仓体内或第一车架上并能够实时测量和存储距离或位置信息;/n所述遥控控制器包括驱动控制器和显示器,所述驱动控制器能够发出第一驱动信号;/n所述信号接发装置设置在第一仓体内,能够接收所述图像存储器、所述形变信号存储器和所述定位单元存储的信息,并将所接收的信息发送至所述遥控控制器的显示器,所述信号接发装置还能够接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一轮毂电机;/n所述第一电池设置在第一仓体内,并向第一驱动单元、信号接发装置、摄像组件、形变传感组件和定位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提供电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包括第一仓体、第一车架、第一驱动单元、第一电池、第一支撑导向轮组、信号接发装置、摄像组件、形变传感组件、定位单元和遥控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一仓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导向轮组和第一车架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与第一车架连接的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包括第一轮毂电机和第一内管壁行走轮胎;
第一支撑导向轮组包括多个第一支架和相应数量的第一导向轮,且每个第一支架将一个第一导向轮连接到第一仓体;
摄像组件包括摄像头和图像存储器,所述摄像头设置在第一车架上并能够对内管壁进行摄像,所述图像存储器安装第一仓体内或第一车架上,并能够存储所述摄像头摄制的图像;
所述形变传感组件包括形变探测器和形变信号储存器,所述形变探测器安装在第一仓体外并能够检测内管壁的形变,形变信号存储器接收并存储形变探测器检测得到的形变信号;
所述定位单元安装在第一仓体内或第一车架上并能够实时测量和存储距离或位置信息;
所述遥控控制器包括驱动控制器和显示器,所述驱动控制器能够发出第一驱动信号;
所述信号接发装置设置在第一仓体内,能够接收所述图像存储器、所述形变信号存储器和所述定位单元存储的信息,并将所接收的信息发送至所述遥控控制器的显示器,所述信号接发装置还能够接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一轮毂电机;
所述第一电池设置在第一仓体内,并向第一驱动单元、信号接发装置、摄像组件、形变传感组件和定位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提供电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仓体、第二车架、第二驱动单元、第二电池、第二支撑导向轮组和链接转向机构,其中,
所述第二仓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车架和第二支撑导向轮组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与第二车架连接的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包括第二轮毂电机和第二内管壁行走轮胎;
第二支撑导向轮组包括多个第二支架和相应数量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仕强刘洪智李超何莎陈文斌王小梅邓勇刚徐冀林任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