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冷库制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682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用机械装备制造的技术领域,一种整体式冷库制冷机,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所述机架内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所述压缩机上设有对其进行降温的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降温管和回气管,所述降温管盘绕在所述压缩机上且一端与所述节流阀连通,所述降温管和所述蒸发器均通过所述回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压缩机上设有感温探头,所述降温管上设有开合所述降温管通气状态的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降温管内的冷媒吸热,而对压缩机进行降温,从而保证压缩机的加工效率和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An integral refrigerator for cold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式冷库制冷机
本技术涉及通用机械装备制造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整体式冷库制冷机。
技术介绍
目前,冷库的常用制冷手段为通过制冷机制冷,制冷机的主要工作流程为:压缩机将低压高温的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到冷凝器进行放热而成为高压低温的液体,高压低温的液体通过节流阀而变成低压低温的液体,从而低温低压的液体在蒸发器内进行吸热对冷库进行降温,以此低压低温的液体经过蒸发器后变成低压高温的气体,如此进行循环,从而持续对冷库进行降温。然而压缩机持续工作容易造成自身过热的情况,自身温度过高的压缩机在继续进行压缩空气时,效率降低,且影响自身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式冷库制冷机,其能对压缩机进行降温,从而维持压缩机的性能。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整体式冷库制冷机,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所述机架内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所述压缩机上设有对其进行降温的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降温管和回气管,所述降温管盘绕在所述压缩机上且一端与所述节流阀连通,所述降温管和所述蒸发器均通过所述回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压缩机上设有感温探头,所述降温管上设有开合降温管通气状态的电磁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冷机制冷时,一般情况下的流程为,低压高温的冷媒气体通过压缩机加压而成为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再经过冷凝器进行放热,而形成高压低温的冷媒液体,再经过节流阀而使高压低温的冷媒液体成为低压低温的液体,最后在蒸发器吸热带走冷库的热量,从而对冷库制冷,且此时由蒸发器出来低压高温的冷媒气体进入压缩机,以此循环;而通过感温探头对压缩机的温度监控,当压缩机温度过高时,电磁阀启动使与节流阀连通的降温管将低温低压的冷媒液体输送至压缩机周围,通过冷媒液体的吸热而使压缩机降温,且冷媒液体吸热后形成的冷媒气体再通过回气管进入压缩机进行循环,从而降低了压缩机的问题,减小了压缩机长时间处于高温工作下的可能,进而维持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延长压缩机的寿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节流阀与所述降温管之间设有冷媒罐,所述蒸发器和所述降温管均通过所述冷媒罐与所述节流阀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节流阀流出的冷媒通过冷媒罐储存起来,使冷媒具有余量,对冷库制冷以及对压缩机降温时,减小冷媒含量不足的情况,保证制冷正常运行。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降温管和所述回气管之间设有储气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媒成为气态之后,通过在储气罐内储存,再慢慢回到压缩机内进行加工,从而减小了压缩机在降温时的载荷,减轻了压缩机的工作强度,使降温效率更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缩机外设有用于保护降温管的保护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机常在室外工作,室外环境复杂,保护壳保护压缩机上盘绕的降温管不易受到损坏。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壳内粘结有隔热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媒蒸发带走压缩机时,隔热层减小了冷媒蒸发带走周围环境热量的可能性,从而节省了冷媒用量,提高了降温效率。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缩机一侧设有风扇,且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所述风扇上下滑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机工作时,风扇同时工作对压缩机进行吹风,通过吹风带走压缩机的表面热量,从而减小压缩机过热的可能,压缩机过热时,由于降温管对冷媒的分流,从而一定程度降低了制冷机的制冷效果,从而通过风扇对压缩机进行持续降温,减少压缩机过热情况。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在机架上,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在所述风扇的底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由气缸带动上下运动,风扇对压缩机的表面更充分的降温,从而减小压缩机过热的可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冷库进行制冷时,通过感温探头对压缩机的温度进行监控,当温度过高时,电磁阀开启使冷媒液体进入降温管中,冷媒液体在压缩机周围吸热带走压缩机的热量,使压缩机快速降温,从而压缩机可以保持稳定的工作效率,且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2.节流阀出来的冷媒液体通过储存在冷媒罐中,从而使冷媒在整个循环过程中保持留有余量,以此保证制冷和对压缩机降温的正常进行;3.压缩机工作时,压缩机一侧的风扇持续对压缩机进行吹风,从而及时带走压缩机表面的热量,压缩机不易出现过热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3是实施例中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压缩机;3、冷凝器;4、蒸发器;5、节流阀;6、降温管;7、回气管;8、感温探头;9、电磁阀;10、冷媒罐;11、储气罐;12、保护壳;13、隔热层;14、风扇;15、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整体式冷库制冷机,包括机架1,机架1呈方形框架状,机架1内固定有压缩机2、冷凝器3、蒸发器4(参加图2)和节流阀5,其中蒸发器4的出口与压缩机2的入口通过管道连通,从而将高温低压的冷媒气体通过压缩机2加压变成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压缩机2的出口与冷凝器3的入口通过管道连通,从而使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在冷凝器3内放热成为低温高压的冷媒液体;冷凝器3的出口与节流阀5连通,从而低温高压的冷媒液体变成低温低压的冷媒液体;节流阀5与蒸发器4入口连通,从而低温低压的冷媒液体在蒸发器4中吸热,使冷库内的温度降低,同时低温低压的冷媒液体吸热成为高温低压的冷媒气体,从而形成冷媒的循环对冷库制冷。压缩机2上设置有对压缩机2降温的降温组件,从而压缩机2在进行持续工作时,通过降温组件对压缩机2进行降温,减少压缩机2自身过热而效率降低甚至停机的情况,延长了压缩机2的使用寿命且保证制冷的正常进行。节流阀5和蒸发器4之间设有冷媒罐10,节流阀5出来的冷媒液体通过冷媒罐10储存起来,再通过管道连通至蒸发管内,且保持冷媒罐10内留有冷媒液体。降温组件包括降温管6和回气管7,降温管6盘绕在压缩机2外侧,且一端连通冷媒罐10,另一端与回气管7连通。降温管6靠近冷媒罐10的一端设有电磁阀9,且压缩机2上侧固定有感温探头8,从而当感温探头8监测压缩机2温度过高时,电磁阀9开启,使冷媒液体进入降温管6中,从而利用冷媒液体的吸热带走压缩机2上的热量。回气管7与降温管6之间设有储气罐11,降温管6内的冷媒液体吸热成气体之后进入储气罐11内储存,再由回气管7将冷媒气体输送至压缩机2内加压。蒸发器4出来的冷媒气体也先进入储气罐11,在由回气管7进入压缩机2加压。由蒸发器4和降温管6内出来的高温低压的冷媒气体,通过在储气罐11内储存,再逐渐进入压缩机2加压,减小了压缩机2在降温时的载荷,从而压缩机2降温更快。参照图4和图5,压缩机2周侧设有保护壳12,保护壳12将降温管6包覆在内,且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体式冷库制冷机,包括机架(1)及设置在所述机架(1)内的压缩机(2)、冷凝器(3)、蒸发器(4)和节流阀(5),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2)上设有对其进行降温的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降温管(6)和回气管(7),所述降温管(6)盘绕在所述压缩机(2)上且一端与所述节流阀(5)连通,所述降温管(6)和所述蒸发器(4)均通过所述回气管(7)与所述压缩机(2)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压缩机(2)上设有感温探头(8),所述降温管(6)上设有开合所述降温管(6)通气状态的电磁阀(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式冷库制冷机,包括机架(1)及设置在所述机架(1)内的压缩机(2)、冷凝器(3)、蒸发器(4)和节流阀(5),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2)上设有对其进行降温的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降温管(6)和回气管(7),所述降温管(6)盘绕在所述压缩机(2)上且一端与所述节流阀(5)连通,所述降温管(6)和所述蒸发器(4)均通过所述回气管(7)与所述压缩机(2)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压缩机(2)上设有感温探头(8),所述降温管(6)上设有开合所述降温管(6)通气状态的电磁阀(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式冷库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5)与所述降温管(6)之间设有冷媒罐(10),所述蒸发器(4)和所述降温管(6)均通过所述冷媒罐(10)与所述节流阀(5)连通。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友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广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