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升温再热技术的吸收式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收式循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升温再热技术的吸收式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能耗的增加,能源与环境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低品位热能来源广泛,太阳能、海洋能、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低品位废热、甚至是烟气排放的热量等,却难以被利用。通常对于低品位温差资源,使用吸收式循环可比朗肯循环转化效率更高,但由于温差较小导致的压差较小制约着透平的工作条件,提升透平入口条件是极其重要的研究方向;此外,废热利用不彻底,热源利用后还有一定的和热量,如何彻底利用能量也是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工业废热设备升级改造提升效率也是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升温再热技术的吸收式循环系统,其可利用动力循环废热/常规废热提升透平入口温度,获得较高的过热度,提升透平工作条件,彻底利用能量,便于改造,有利于提升现有的工业余热利用水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升温再热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升温再热技术的吸收式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升温子系统、动力子系统和增温器(6),升温子系统与增温器(6)连接组成升温子循环系统,动力子系统与增温器连接组成动力子循环系统;/n所述升温子系统包括发生器Ⅰ(1)、分离器Ⅰ(2)、冷凝器(3)、工质泵Ⅰ(4)、蒸发器(5)和工质泵Ⅱ(16),发生器Ⅰ(1)的出液口与分离器Ⅰ(2)的进液口连接,分离器Ⅰ(2)的出气口与冷凝器(3)的进气口连接,分离器Ⅰ(2)的出液口与工质泵Ⅱ(16)的进液口连接,冷凝器(3)的出液口与工质泵Ⅰ(4)的进液口连接,工质泵Ⅰ(4)的出液口与蒸发器(5)的进液口连接,蒸发器(5)的出气口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升温再热技术的吸收式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升温子系统、动力子系统和增温器(6),升温子系统与增温器(6)连接组成升温子循环系统,动力子系统与增温器连接组成动力子循环系统;
所述升温子系统包括发生器Ⅰ(1)、分离器Ⅰ(2)、冷凝器(3)、工质泵Ⅰ(4)、蒸发器(5)和工质泵Ⅱ(16),发生器Ⅰ(1)的出液口与分离器Ⅰ(2)的进液口连接,分离器Ⅰ(2)的出气口与冷凝器(3)的进气口连接,分离器Ⅰ(2)的出液口与工质泵Ⅱ(16)的进液口连接,冷凝器(3)的出液口与工质泵Ⅰ(4)的进液口连接,工质泵Ⅰ(4)的出液口与蒸发器(5)的进液口连接,蒸发器(5)的出气口与增温器(6)的第一进气口连接,增温器(6)的出液口与发生器(1)的进液口连接,工质泵Ⅱ(16)的出液口与增温器(6)的进液口连接,
所述动力子系统包括透平(7)、吸收器(8)、工质泵Ⅲ(9)、发生器Ⅱ(13)和分离器Ⅱ(14),发生器Ⅱ(13)的出气口与分离器Ⅱ(14)的进气口连接,分离器Ⅱ(14)的出气口与增温器(6)的第二进气口连接,分离器Ⅱ(14)的出液口与回热器Ⅱ(11)的进气口连接,增温器(6)的出气口与透平(7)的进气口连接,透平(7)的出料口与吸收器(8)的进料口连接,分离器Ⅱ(14)的出液口与吸收器(8)的进液口连接,吸收器(8)的出液口与工质泵Ⅲ(9)的进液口连接,工质泵Ⅲ(9)的出液口与发生器(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宁,张智祥,袁瀚,李艳,高鹏远,孙永超,张小蒙,赵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