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抽真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5217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整体式抽真空装置,包括有整体式机架,整体式机架上方安装有真空泵、进气罐和立式分离器;整体式机架的下方安装有卧式分离器、板式换热器和沉降管,立式分离器底部出液口与卧式分离器的进口管连通,卧式分离器下方连通有与其并列的沉降管,沉降管底部设有出水口;卧式分离器的回液管与板式换热器的入口连通,板式换热器的出口与真空泵的进液口连通。通过合理的设计分离器尺寸和真空泵流量,优化分离时间和速度,确保设备整体真空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供高效,低耗、稳定可靠真空需求,整体式设计,占地面积小,安装便捷,投资小,运行能耗低,投资回收快,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An integral vacuum pum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式抽真空装置
本技术开发出一种整体式抽真空装置,主要应用于中小型汽轮机组、工业设备真空场所的抽真空需求。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需要保持一定真空度要求的设备场所很多,目前应用较多的技术为射水泵抽真空、水环真空泵抽真空,但上述技术设备为分布式布置,占地面积大,设备选型功率大,不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公开一种整体式抽真空装置,结构紧凑,布置灵活,安装方便,且设备选型功率仅为前述技术的一半,运行节能效益明显,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整体式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整体式机架,整体式机架上方安装有真空泵、进气罐和立式分离器,真空泵的抽气口与进气罐的出汽口连通,真空泵的出口外通过管道与立式分离器的入口连通;整体式机架的下方安装有卧式分离器、板式换热器和沉降管,立式分离器底部出液口与卧式分离器的进口管连通,卧式分离器下方连通有与其并列的沉降管,沉降管底部设有出水口;卧式分离器的回液管与板式换热器的入口连通,板式换热器的出口与真空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的一种整体式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包括有两台,相互之间为并联。所述的一种整体式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罐包括有横向布置的采用单进汽双出汽的进气罐体,进气罐体上部安装有压力检测器,进气罐体底部连通有排污管。所述的一种整体式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分离器包括有两个并列的中空的立式分离器罐体,立式分离器罐体上设有入口,上部均设有排气口,下部均设有回液口,两个回液口之间通过罐体连通管连通并汇合成出液口,罐体连通管上安装有液位计,立式分离器罐体的高径比均为3-5。所述的一种整体式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分离器和沉降管均为空管,所述卧式分离器上设有回液管,沉降管上设有出水管,卧式分离器和沉降管并列连通,卧式分离器的空管的长径比为6-8。所述的一种整体式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的进出口部位均安装有切断阀门。本技术利用整体设计,集成各组合模块,通过流程设计达到设备的真空效率。设备组成模块包括:进汽罐、真空泵、立式分离器、卧式分离器、沉降管、板式换热器和整体式机架,各模块用管道和阀门连接,在重点部位设置温度测点监控设备内部流体温度,真空泵为两台,互为备用,真空泵进出口设置切断阀门,立式分离器布置于整体式机架上部,真空泵出口与立式分离器入口通过管道连接,立式分离器底部回液口与卧式分离器相连,卧式分离器与沉降管、板式换热器布置在机架下部,通过管道连接。通过合理的设计分离器尺寸和真空泵流量,优化分离时间和速度,确保设备整体真空效率。本技术可以提供高效,低耗、稳定可靠真空需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1)进气罐体采用单进汽双出汽设计,进气罐体本身为空腔结构,上部设置压力检测器测定监测管内真空显示,进气罐体横向布置,底部设置排污管减少杂物对真空泵冲刷,本进气罐体设计对进入真空泵叶片的抽汽起到扩容减压的缓冲作用,同时防止凝结水滴对叶片的冲击。(2)两台真空泵设计,开机时可以单开也可以两台全开,真空稳定后单台运行,在保证开机真空建立速度快的同时,确保正常工况时低功耗运行。(3)立式分离器,双罐体设计,一用一备,立式分离器罐体内部为中空结构,为了有效实现气液分离,通过实验计算确定立式分离器罐体高径比在3-5之间,分离效率较高,汽液混合物由真空泵送入立式分离器后,空气从立式分离器罐体上部排气口排出,油水混合液体由立式分离器罐体下部回液管送入卧式分离器进行油水分离,同时在罐体联通管上设置液位计,监测立式分离器罐体内液位高度。(4)卧式分离器通过连通管与沉降管连接,卧式分离器为直径350mm空管,长径比设计在6-8之间,油水混合液体在卧式分离器内通过密度差重力作用实现物理分离,同时为了提高分离效果,延长分离时间,增设了沉降管,沉降管采用直径159空管,用于确保介质分离彻底,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其中的油从卧式分离器的回液管进入到板式换热器,其中的水从沉降管流出。(5)板式换热器用于冷却油,这里的油是作为介质继续通过真空泵的回液口送入到真空泵内,所述的板式换热器用于保证介质不会高温乳化。本技术的优点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整体式,小型化抽真空装置,安装便捷,投资小,运行能耗低,投资回收快,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抽真空装置组装图;图2为进汽罐外形图;图3为立式分离器外形图;图4为卧式分离器外形图;图5为装置介质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整体式抽真空装置,包括有整体式机架7,整体式机架7上方安装有真空泵2、进气罐1和立式分离器3,真空泵2的抽气口与进气罐1的出汽口连通,真空泵2的出口外通过管道与立式分离器3的入口连通;整体式机架7的下方安装有卧式分离器4、板式换热器6和沉降管5,立式分离器3底部出液口与卧式分离器4的进口管连通,卧式分离器4下方连通有与其并列的沉降管5,沉降管5底部设有出水口;卧式分离器4的回液管与板式换热器6的入口连通,板式换热器6的出口与真空泵2的进液口连通。真空泵2包括有两台,相互之间为并联。进气罐1包括有横向布置的采用单进汽双出汽的进气罐体8,进气罐体上部安装有压力检测器9,进气罐体底部连通有排污管10。立式分离器3包括有两个并列的中空的立式分离器罐体11,立式分离器罐体11上设有入口12,上部均设有排气口13,下部均设有回液口,两个回液口之间通过罐体连通管14连通并汇合成出液口,罐体连通管上安装有液位计15,立式分离器罐体的高径比均为3-5。所述卧式分离器4和沉降管5均为空管,所述卧式分离器4上设有回液管16,沉降管5上设有出水管17,卧式分离器4和沉降管5并列连通,卧式分离器的空管的长径比为6-8。真空泵的进出口部位均安装有切断阀门。本真空装置中真空泵2和板式换热器7为外购标准件,进汽罐1、立式分离器3、卧式分离器4、沉降管5、机架7均为非标加工件,利用Q235钢材和20号无缝钢管焊接制作,制作完成后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各组件之间利用无缝钢管和法兰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如下:进汽罐1与真空泵2抽汽口利用无缝钢管和法兰连接,真空泵2出口连接立式分离器3进口,每台真空泵2进汽口管道设置电动切断阀便于运行控制,立式分离器3底部液体管道连接至卧式分离器4进口管,卧式分离器4回液管连接板式换热器7入口,板式换热器7出口连接真空泵2进液口。沉降管5通过沉降管与卧式分离器4连接,用于凝结水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体式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整体式机架,整体式机架上方安装有真空泵、进气罐和立式分离器,真空泵的抽气口与进气罐的出汽口连通,真空泵的出口外通过管道与立式分离器的入口连通;整体式机架的下方安装有卧式分离器、板式换热器和沉降管,立式分离器底部出液口与卧式分离器的进口管连通,卧式分离器下方连通有与其并列的沉降管,沉降管底部设有出水口;卧式分离器的回液管与板式换热器的入口连通,板式换热器的出口与真空泵的进液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式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整体式机架,整体式机架上方安装有真空泵、进气罐和立式分离器,真空泵的抽气口与进气罐的出汽口连通,真空泵的出口外通过管道与立式分离器的入口连通;整体式机架的下方安装有卧式分离器、板式换热器和沉降管,立式分离器底部出液口与卧式分离器的进口管连通,卧式分离器下方连通有与其并列的沉降管,沉降管底部设有出水口;卧式分离器的回液管与板式换热器的入口连通,板式换热器的出口与真空泵的进液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式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包括有两台,相互之间为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式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罐包括有横向布置的采用单进汽双出汽的进气罐体,进气罐体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明李晓琪丁大海邵芹芹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