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蓄电池安装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2286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蓄电池安装保护装置,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包括上外护壳体,上外护壳体的底端安装设置转动调节组件,通过在驱动调节组件和转动调节组件配合下,有效降低常开式散热端易使得户外风流所携带的风沙进入,对蓄电池内部的作业造成影响,且使得风沙堆积在蓄电池表面可能会影响蓄电池的散热效果,导致蓄电池过热,影响其性能和寿命,避免风沙中可能含有盐分或腐蚀性物质,长期积聚在蓄电池表面或内部,对蓄电池本体造成腐蚀,且在散热防护调节组件配合下,使得当蓄电池本体形成角度倾斜后,便于所形成的直流散热风流可以大面积对蓄电池本体进行冷气流吹动,降低蓄电池的工作温度,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具体为一种光伏发电蓄电池安装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原子内部的库仑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形成的p型半导体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在光伏发电的过程中,一些电能会通过蓄电池进行储存。

2、但现有技术中,目前当光伏发电蓄电池在户外进行安装作业时,多需要考虑散热性的作业需求,但散热端设置为常开式,易使得户外风流所携带的风沙进入,对蓄电池内部的作业造成影响,使得风沙堆积在蓄电池表面可能会影响蓄电池的散热效果,导致蓄电池过热,影响其性能和寿命,且风沙中可能含有盐分或腐蚀性物质,长期积聚在蓄电池表面或内部,可能会导致腐蚀,降低蓄电池的寿命,因此就需要提出一种光伏发电蓄电池安装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发电蓄电池安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外护壳体(1),所述上外护壳体(1)的底端安装设置转动调节组件(3),所述转动调节组件(3)的底端安装设置下外护壳体(2),所述下外护壳体(2)的侧边表面紧固连接有驱动调节组件(4),所述转动调节组件(3)的表面上分别安装设置进风端(7)和散热端(8),所述进风端(7)和散热端(8)的侧端分别安装设置进风连通端(5)和散气连通端(6),所述进风连通端(5)和散气连通端(6)通过转动调节组件(3)与上外护壳体(1)、下外护壳体(2)连通,所述上外护壳体(1)的顶端表面安装设置微型发电器(10),所述微型发电器(10)的顶端通过线路电性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蓄电池安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外护壳体(1),所述上外护壳体(1)的底端安装设置转动调节组件(3),所述转动调节组件(3)的底端安装设置下外护壳体(2),所述下外护壳体(2)的侧边表面紧固连接有驱动调节组件(4),所述转动调节组件(3)的表面上分别安装设置进风端(7)和散热端(8),所述进风端(7)和散热端(8)的侧端分别安装设置进风连通端(5)和散气连通端(6),所述进风连通端(5)和散气连通端(6)通过转动调节组件(3)与上外护壳体(1)、下外护壳体(2)连通,所述上外护壳体(1)的顶端表面安装设置微型发电器(10),所述微型发电器(10)的顶端通过线路电性连接有风速传感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蓄电池安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护壳体(1)和下外护壳体(2)的外侧四端安装设置两组让位转槽柱(9),两组所述让位转槽柱(9)的侧端紧固连接有短轴柱(12),所述短轴柱(12)的外部周侧套设安装传动齿轮(23),所述传动齿轮(23)和内转齿(34)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蓄电池安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护壳体(1)和下外护壳体(2)的内部一端安装设置自清洁组件(13),所述自清洁组件(13)的侧端安装设置安装护板座(16),所述安装护板座(16)的内部表面上安装设置导热金属底座(24),所述导热金属底座(24)的内部安装设置蓄电池本体(18),所述蓄电池本体(18)的背侧表面安装设置陶瓷散热片组(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发电蓄电池安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护板座(16)的底端安装设置散热防护调节组件(15),所述散热防护调节组件(15)的侧端安装设置双轴驱动气缸(14),所述安装护板座(16)的两侧端对称设置转动插接固定架(19),所述转动插接固定架(19)的侧端插接有固定锁件(20),所述固定锁件(20)的侧端表面插接有销杆(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发电蓄电池安装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锁件(20)的侧端通过中轴连接件安装设置防松调节器(22),所述防松调节器(22)的两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叶峰林希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