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层间隔震加固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隔震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层间隔震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隔震结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理论计算方法及施工工艺都趋于成熟,是建筑抗震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手段。但隔震结构在应用上仍然有一定局限性,例如高宽比大或处于软弱地基上的建筑,采用基础隔震易造成整栋建筑倾覆或减震效果不明显。层间隔震技术是在基础隔震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隔震体系,和基础隔震不同,它将隔震层设置在层间,进行结构地震反应控制。层间隔震结构最早应用于旧房改造中,由此发展,如今在多项工程领域中都有应用,它可以克服基础隔震的某些缺陷,如近海建筑若采用基础隔震,海水涨落潮会对橡胶隔震支座造成侵蚀;层间隔震施工时无需像基础隔震一样设置水平隔震缝,减少施工难度、节约工期。然而,针对多层电梯或多层预增电梯的结构,由于电梯井的存在,普通的层间电梯井结构与其他结构的位移无法协调,导致现存层间隔震技术无法实施,因此需要一种层间隔震加固结构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层间隔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层间隔震加固结构,包括有电梯井、若干个竖向设置的柱以及若干层横向设置的楼板,所述楼板通过梁与所述柱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电梯井与所述楼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固梁,所述电梯井的底端设有U型的隔震沟,所述隔震沟的两侧均设有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与所述楼板的连接处设有挡墙梁;/n所述若干个柱上均设置有第一隔震支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层间隔震加固结构,包括有电梯井、若干个竖向设置的柱以及若干层横向设置的楼板,所述楼板通过梁与所述柱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井与所述楼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固梁,所述电梯井的底端设有U型的隔震沟,所述隔震沟的两侧均设有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与所述楼板的连接处设有挡墙梁;
所述若干个柱上均设置有第一隔震支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层间隔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震支座靠近所述柱的下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层间隔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震支座设于建筑的同一层,形成隔震层。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郡伟,倪磊,张敏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昂创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