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循环传输链轮的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504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2:57
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循环传输链轮的稳定装置,安装在立体车库的架体上,立体车库的架体的左、右两端设有可垂直循环的提升链条,提升链条分别与一循环传输链轮相连;车库架体上各循环传输链轮的至少一轴向侧安装有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垂向设置的前导向板、后导向板,前导向板的前侧面、后导向板的后侧面均垂直于地面且与循环传输链轮相连的提升链条的径向内周表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稳定装置可有效防止驱动立体车库的提升链条的循环传输大链轮在驱动提升链条时承受较大应力时易出现变形的问题,提高了车库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A kind of stable device of vertical circulation solid garage circulation transmission chain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循环传输链轮的稳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车库领域,尤其是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循环传输链轮的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埸上提供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采用的传动方式为链拨式二级传动系统。如图11-14所示,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的两提升链条1分别安装在架体3的左、右两端;两提升链条1分别与一拨叉轮8相连;拨叉轮8安装在驱动轴81上;驱动轴81上的驱动轮82与减速电机83通过传动链条84相连。两提升链条1上各设有若干载车链板4且同一高度的载车链板4之间设有载车吊架安装横杆85,载车吊架安装横杆85上安装有载车吊架5。现有技术的动力传递系统,由于大直径拨叉轮在承受较大应力时易出现变形,因此,拨叉轮8的直径一般在700mm左右,只能为3-4齿的小拨叉轮。现有技术这种3-4齿的拨叉轮。由于拨叉的数量少,拨叉与提升链条2结合不紧密,无法解决400mm以上大节距链条的“多边形效应”,所以运行过程中始终存在“时松时紧”和“跳链”现象。想解决这种问题,只有将链条张紧度大幅度提高,方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但这样做的后果无疑增加了摩擦阻力,动力消耗也跟着提升,况且需要频繁张进,也带来了设备维护保养成本的增加。提升链条与拨叉轮在进入啮合过程中不论是在上端,还是底部,受与提升链条三角板相连的载车盘自重载荷与额定载荷Q的作用,会对提升链条产生一对力偶。在这对力偶的作用下,进入啮合空挡区的链板和导向轮就会产生转动,脱离正常运动轨迹,造成的结果就是轻者“跳链”,重着“卡滞”,严重者“闷车”。由于拨叉的数量少,造成拨叉轮8与提升链条1的结合不紧密,产生应力集中,拨叉轮磨损较大,导致现有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的传动稳定性差,运行不平稳,而链条或拨叉轮一旦结合不紧密或断裂现象,将直接导致垂直循环立体车库中的载车吊架发生意外坠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循环传输链轮的稳定装置,其具有运行平稳、安全的特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循环传输链轮的稳定装置,安装在立体车库的架体上,其特征在于:立体车库的架体的左、右两端设有可垂直循环的提升链条,提升链条分别与一循环传输链轮相连;两提升链条上各设有若干载车链板且同一高度的载车链板之间设有载车吊架安装横杆,载车吊架安装横杆上安装有载车吊架,其特征在于:车库架体上各循环传输链轮的至少一轴向侧安装有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垂向设置的前导向板、后导向板,前导向板的前侧面、后导向板的后侧面均垂直于地面且与循环传输链轮相连的提升链条的径向内周表面相接触。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仅在车库架体上循环传输链轮的靠近离车库载车吊架侧安装有稳定装置。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前导向板、后导向板分别与纵向连接杆相连。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纵向连接杆上设有可调节前导向板、后导向板间距的连接装置。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前导向板、后导向板、纵向连接杆上设有设有若干螺钉孔,前导向板、后导向板分别螺钉连接在所述螺钉孔上。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前导向板的前侧面的中部为平面,前导向板的前侧面的底部、顶部向后倒角;后导向板的后侧面的中部为平面,后导向板的后侧面的底部、顶部向前倒角。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提升链条为由若干链节通过链节铰接轴依次首尾铰接而成的环状结构;循环传输链轮的径向外周表面上沿轴孔中轴线环状阵列有若干与垂直循环提升链条的链节铰接轴啮合的链条驱动凹槽;前导向板的前侧面距离循环传输链轮的中轴线的距离不小于链条驱动凹槽的底部距离循环传输链轮的中轴线的距离。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每链节包括两平行排列的链板,两链板的同端与一链节铰接轴铰接且两链板均垂直于所述链节铰接轴的中轴线。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循各链节铰接轴上同轴安装有滚轮,前导向板的前侧面、后导向板的后侧面均与滚轮相接触。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各滚轮两端同轴设有圆盘状的翼缘,各滚轮的靠近稳定装置端的翼缘于与前导向板的前侧面、后导向板的后侧面相接触。各滚轮两端同轴设有圆盘状的翼缘,各滚轮的靠近稳定装置端的翼缘同轴设有加厚盘,加厚盘与前导向板的前侧面、后导向板的后侧面相接触。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滚轮的径向外周表面设有尼龙层。高翼缘塑钢复合导向滚轮,颠覆了传统刚性运行原理,完全实现了垂直循环系统运行的真正“柔性化”,运动副之间完全达到了免润滑、无噪音,无污染,长寿命的安全运行效果。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各滚轮的靠近稳定装置端的翼缘的厚度大于其远离稳定装置端的翼缘的厚度。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循环传输链轮的直径不小于1400mm,所述链条驱动凹槽的数量不少于8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有效防止驱动立体车库的提升链条的循环传输大链轮在驱动提升链条时承受较大应力时易出现变形的问题,使循环传输大链轮的直径相比现有技术的拨叉轮直径更大,循环传输大链轮的驱动凹槽数量相比拨叉轮也大幅度提高,循环传输大链轮与提升链条之间实现了啮合面的全长接触,获得了高的啮合传动性能、高的抗磨性及高的挤压强度,提高了车库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稳定装置采用高强耐磨材质制成,调整方便,更换方便,终生补偿,降低维护与保养费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稳定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稳定装置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稳定装置与循环传输大链轮、提升链条组合形成的循环系统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4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5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5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一种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一种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循环传输大链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现有技术中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图11的F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4是图13的G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5是一种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循环传输大链轮与提升链条结合的示意图。其中:提升链条-1;链节-11;链节铰接轴-12;链板-13;滚轮-14;翼缘-15;尼龙层-16;循环传输链轮-2;链条驱动凹槽-21;架体-3;载车链板-4;载车吊架-5;载车吊架安装横杆-6;稳定装置-7;前导向板-71;后导向板-72;纵向连接杆-73;螺钉孔-74;拨叉轮-8;驱动轴-81;驱动轮-82;减速电机-83;传动链条-84;载车吊架安装横杆-8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8、10所示,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循环传输链轮的稳定装置,安装在立体车库的架体3上,其特征在于:立体车库的架体3的左、右两端设有可垂直循环的提升链条1,提升链条1分别与一循环传输链轮2相连;两提升链条1上各设有若干载车链板4且同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循环传输链轮的稳定装置,安装在立体车库的架体上,立体车库的架体的左、右两端设有可垂直循环的提升链条(1),提升链条(1)分别与一循环传输链轮(2)相连;两提升链条(1)上各设有若干载车链板且同一高度的载车链板之间设有载车吊架安装横杆,载车吊架安装横杆上安装有载车吊架,其特征在于:车库架体(3)上各循环传输链轮(2)的至少一轴向侧安装有稳定装置(7),所述稳定装置(7)包括垂向设置的前导向板(71)、后导向板(72),前导向板(71)的前侧面、后导向板(72)的后侧面均垂直于地面且与循环传输链轮(2)相连的提升链条(1)的径向内周表面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循环传输链轮的稳定装置,安装在立体车库的架体上,立体车库的架体的左、右两端设有可垂直循环的提升链条(1),提升链条(1)分别与一循环传输链轮(2)相连;两提升链条(1)上各设有若干载车链板且同一高度的载车链板之间设有载车吊架安装横杆,载车吊架安装横杆上安装有载车吊架,其特征在于:车库架体(3)上各循环传输链轮(2)的至少一轴向侧安装有稳定装置(7),所述稳定装置(7)包括垂向设置的前导向板(71)、后导向板(72),前导向板(71)的前侧面、后导向板(72)的后侧面均垂直于地面且与循环传输链轮(2)相连的提升链条(1)的径向内周表面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循环传输链轮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仅在车库架体(3)上循环传输链轮(2)的靠近离车库载车吊架侧安装有稳定装置(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循环传输链轮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导向板(71)、后导向板(72)分别与纵向连接杆(73)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循环传输链轮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纵向连接杆(73)上设有可调节前导向板(71)、后导向板(72)间距的连接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循环传输链轮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导向板(71)、后导向板(72)、纵向连接杆(73)上设有设有若干螺钉孔(74),前导向板(71)、后导向板(72)分别螺钉连接在所述螺钉孔(74)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循环传输链轮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导向板(71)的前侧面的中部为平面,前导向板(71)的前侧面的底部、顶部向后倒角;后导向板(72)的后侧面的中部为平面,后导向板(72)的后侧面的底部、顶部向前倒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循环传输链轮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链条(1)为由若干链节(11)通过链节铰接轴(12)依次首尾铰接而成的环状结构;
循环传输链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九路泊车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