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9670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钢结构建筑技术领域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所述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的加劲肋(2)的每块加劲肋组件的下端端面分别焊接在柱底板(1)上,每块箱型柱侧壁(5)分别设置为方形板件结构,每块箱型柱侧壁(5)下端设置长条形槽缝(6),每块箱型柱侧壁(5)的长条形槽缝(6)设置为能够插装在加劲肋(2)的一道加劲肋组件一端位置的结构上,每块箱型柱侧壁(5)下端端面分别与柱底板(1)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可以降低箱型柱的箱型柱侧壁的钢板厚度,使得采用常规板件制作箱型柱侧壁即可,并且使得箱型柱现场焊接连接时施工操作方便,最终有效降低施工难度,降低施工工程造价。

A kind of steel structure box column base plat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
本技术属于钢结构建筑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
技术介绍
高层钢结构项目设计大多数采用箱型柱,因建筑层数、柱网加大和荷载的加大,箱型柱的柱脚承受很大的轴压力。依据有关钢结构的设计原理,柱脚底板厚度的计算公式:式中M是根据柱脚底板下混凝土基础反力和底板的支撑条件所确定的柱脚底板承受的最大弯矩;式中f是柱脚底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此值与钢号和钢板的厚度有关。现有技术中的箱型柱底板设计做法不采用加劲肋直接采用很厚的钢板,往往计算下来需要40mm厚以上的箱型柱底板,且要求有Z向性能的钢板,这给材料的采购和构件焊接带来很大的困难,也加大了工程造价。与此同时,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柱脚底板厚的问题,设置柱底板的加劲肋可改善柱底板的支撑条件,但箱型柱端口和柱底板焊接后形成封闭空间,无法按正常条件在箱型柱内部焊接加劲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满足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的承压能力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箱型柱的箱型柱侧壁的钢板厚度,使得采用常规板件制作箱型柱侧壁即可,并且使得箱型柱现场焊接连接时施工操作方便,最终有效降低施工难度,降低施工工程造价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为一种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所述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包括柱底板、加劲肋、箱型柱,所述的箱型柱包括四块箱型柱侧壁,加劲肋包括多块加劲肋组件,加劲肋的每块加劲肋组件的下端端面分别焊接在柱底板上,每块箱型柱侧壁分别设置为方形板件结构,每块箱型柱侧壁下端设置长条形槽缝,每块箱型柱侧壁的长条形槽缝设置为能够插装在加劲肋的一道加劲肋组件一端位置的结构上,每块箱型柱侧壁下端端面分别与柱底板焊接连接。所述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的加劲肋包括加劲肋组件Ⅰ和加劲肋组件Ⅱ,加劲肋组件Ⅰ和加劲肋组件Ⅱ均设置为方形板件结构,加劲肋组件Ⅰ和加劲肋组件Ⅱ呈十字形结构,所述的加劲肋组件Ⅰ上端面设置开槽部Ⅰ,加劲肋组件Ⅱ上端设置开槽部Ⅱ,加劲肋组件Ⅰ通过开槽部Ⅰ卡装在加劲肋组件Ⅱ的开槽部Ⅱ内;加劲肋组件Ⅰ和加劲肋组件Ⅱ结合部设置加劲肋焊接部。所述的加劲肋的加劲肋组件Ⅰ和加劲肋组件Ⅱ的结合部焊接连接,所述的加劲肋的加劲肋组件Ⅰ与柱底板为垂直布置结构,加劲肋组件Ⅱ与柱底板1为垂直布置结构。每块箱型柱侧壁下端外表面设置斜坡状的坡口,每块箱型柱侧壁的坡口内设置焊接条,每道焊接条设置为能够将一块箱型柱侧壁与柱底板焊接连接的结构。每块箱型柱侧壁一侧与相邻一块箱型柱侧壁一侧焊接连接,每块箱型柱侧壁另一侧与相邻另一块箱型柱侧壁一侧焊接连接,四块箱型柱侧壁组成的箱型柱为方形体结构。所述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的加劲肋的加劲肋组件Ⅰ下端侧面与柱底板之间设置焊接部Ⅰ,加劲肋的加劲肋组件Ⅱ下端侧面与柱底板1之间设置焊接部Ⅱ。四块箱型柱侧壁5设置为形状、面积、厚度相同的结构。所述的加劲肋的加劲肋组件Ⅰ和加劲肋组件Ⅱ设置为形状、面积相同的结构。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柱底板通过各个锚栓与柱底板连接部位固定连接。上述结构,在进行连接时,需要先将加劲肋与柱底板按照技术要求焊接完成,然后在箱型柱侧壁按加劲肋的厚度和高度切割长条形槽缝,再将焊接完成的加劲肋与柱底板整件插入箱型柱侧壁的长条形槽缝;在箱型柱侧壁的长条形槽缝处将加劲肋与箱型柱侧壁进行焊接;然后焊接柱底板与箱型柱侧壁及外部加劲肋,此后再焊缝清根和缺陷排查;最后进行焊缝外观和质量检测。上述结构,通过对柱底板与箱型柱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改进,有效提高承重能力,使得箱型柱底板设计不再需要采用加劲肋直接采用很厚的钢板,使得箱型柱底板的厚度远远小于现有技术中的40mm以上,且不再要求有Z向性能的钢板,这样,就给材料的采购和构件焊接带来很大的便利,也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与此同时,本技术的结构,在设置加劲肋改善底板支撑条件的同时,箱型柱端口和柱底板焊接后,不会形成封闭的空间,不会影响按正常条件在箱型柱内部焊接加劲肋。本技术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在满足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的承压能力的同时,可以降低箱型柱的箱型柱侧壁的钢板厚度,使得采用常规板件制作箱型柱侧壁即可,并且使得箱型柱现场焊接连接时施工操作方便,最终有效降低施工难度,降低施工工程造价。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的加劲肋与柱底板焊接时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的加劲肋与柱底板焊接时的A-A面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的加劲肋与箱型柱侧壁连接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的箱型柱侧壁的外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的柱底板、加劲肋、箱型柱连接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为:1、柱底板;2、加劲肋;3、箱型柱;4、加劲肋焊接部;5、箱型柱侧壁;6、长条形槽缝;7、加劲肋组件Ⅰ;8、加劲肋组件Ⅱ;10、开槽部Ⅱ;11、坡口;12、焊接条;13、焊接部Ⅰ;14、焊接部Ⅱ;15、锚栓;16、栓钉;18、透气孔;19、外部加劲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附图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所述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包括柱底板1、加劲肋2、箱型柱3,所述的箱型柱3包括四块箱型柱侧壁5,加劲肋2包括多块加劲肋组件,加劲肋2的每块加劲肋组件的下端端面分别焊接在柱底板1上,每块箱型柱侧壁5分别设置为方形板件结构,每块箱型柱侧壁5下端设置长条形槽缝6,每块箱型柱侧壁5的长条形槽缝6设置为能够插装在加劲肋2的一道加劲肋组件一端位置的结构上,每块箱型柱侧壁5下端端面分别与柱底板1焊接连接。上述结构,柱底板通过各个锚栓15与柱底板连接部位固定连接。上述结构,在进行连接时,需要先将加劲肋与柱底板按照技术要求焊接完成,然后在箱型柱侧壁按加劲肋的厚度和高度切割长条形槽缝,再将焊接完成的加劲肋与柱底板整件插入箱型柱侧壁的长条形槽缝;在箱型柱侧壁的长条形槽缝处将加劲肋与箱型柱侧壁进行焊接;然后焊接柱底板与箱型柱侧壁及外部加劲肋19,此后再焊缝清根和缺陷排查;最后进行焊缝外观和质量检测。上述结构,通过对柱底板1与箱型柱3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改进,有效提高承重能力,使得箱型柱底板设计不再需要采用加劲肋直接采用很厚的钢板,使得箱型柱底板的厚度远远小于现有技术中的40mm以上,且不再要求有Z向性能的钢板,这样,就给材料的采购和构件焊接带来很大的便利,也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包括柱底板(1)、加劲肋(2)、箱型柱(3),所述的箱型柱(3)包括四块箱型柱侧壁(5),加劲肋(2)包括多块加劲肋组件,加劲肋(2)的每块加劲肋组件的下端端面分别焊接在柱底板(1)上,每块箱型柱侧壁(5)分别设置为方形板件结构,每块箱型柱侧壁(5)下端设置长条形槽缝(6),每块箱型柱侧壁(5)的长条形槽缝(6)设置为能够插装在加劲肋(2)的一道加劲肋组件一端位置的结构上,每块箱型柱侧壁(5)下端端面分别与柱底板(1)焊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包括柱底板(1)、加劲肋(2)、箱型柱(3),所述的箱型柱(3)包括四块箱型柱侧壁(5),加劲肋(2)包括多块加劲肋组件,加劲肋(2)的每块加劲肋组件的下端端面分别焊接在柱底板(1)上,每块箱型柱侧壁(5)分别设置为方形板件结构,每块箱型柱侧壁(5)下端设置长条形槽缝(6),每块箱型柱侧壁(5)的长条形槽缝(6)设置为能够插装在加劲肋(2)的一道加劲肋组件一端位置的结构上,每块箱型柱侧壁(5)下端端面分别与柱底板(1)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的加劲肋(2)包括加劲肋组件Ⅰ(7)和加劲肋组件Ⅱ(8),加劲肋组件Ⅰ(7)和加劲肋组件Ⅱ(8)均设置为方形板件结构,加劲肋组件Ⅰ(7)和加劲肋组件Ⅱ(8)呈十字形结构,所述的加劲肋组件Ⅰ(7)上端面设置开槽部Ⅰ,加劲肋组件Ⅱ(8)上端设置开槽部Ⅱ(10),加劲肋组件Ⅰ(7)通过开槽部Ⅰ卡装在加劲肋组件Ⅱ(8)的开槽部Ⅱ(10)内;加劲肋组件Ⅰ(7)和加劲肋组件Ⅱ(8)结合部设置加劲肋焊接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箱型柱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劲肋(2)的加劲肋组件Ⅰ(7)和加劲肋组件Ⅱ(8)的结合部焊接连接,所述的加劲肋(2)的加劲肋组件Ⅰ(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卫峰陶化韩争荣沈敏
申请(专利权)人:杭萧钢构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