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包柱脚连接件及利用其的外包柱脚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将支撑与外包柱脚的钢柱连接为整体的连接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利用连接件的带支撑的外包柱脚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4所示为已知技术一的柱脚节点:其中,支撑1’直接连接到外包柱脚内的钢柱2’上,导致外包混凝土中的竖向钢筋3’和水平箍筋4’被支撑打断,受力有很大影响,如果多侧有支撑,被打断的钢筋更多,则影响更大,甚至导致该节点无法满足受力要求。如图5所示为已知技术二的柱脚节点:其中,支撑10’连接在外包柱脚顶,该节点会使外包短柱产生很大的偏心荷载,使得外包柱脚尺寸更大、配筋更多,造成材料浪费,当外包柱脚高度较高时该问题尤为突出;另外,计算模型中不易模拟该柱脚节点的真实受力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受力简单明确,施工简单可行,不影响外包柱脚的钢筋及混凝土短柱的受力的外包柱脚连接件及连接结构。本技术外包柱脚连接件,包括连接板一、与连接板一垂直设置且侧面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一中间的连接板二、分设于连接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包柱脚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一(11)、与连接板一(11)垂直设置且侧面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一(11)中间的连接板二(12)、分设于连接板二(12)两侧的两组抗拉板条组(13),每组抗拉板条组(13)包括多个抗拉板条(131),每组抗拉板条组(13)中的抗拉板条(131)自上而下间隔布置,位于连接板二(12)的同侧的相邻两个抗拉板条(131)之间形成间隙(132),连接板二(12)右侧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第一穿筋孔(121),连接板二(12)左侧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第二穿筋孔(122),每个抗拉板条(131)的其中一个端面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一(11)上,所述抗拉板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包柱脚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一(11)、与连接板一(11)垂直设置且侧面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一(11)中间的连接板二(12)、分设于连接板二(12)两侧的两组抗拉板条组(13),每组抗拉板条组(13)包括多个抗拉板条(131),每组抗拉板条组(13)中的抗拉板条(131)自上而下间隔布置,位于连接板二(12)的同侧的相邻两个抗拉板条(131)之间形成间隙(132),连接板二(12)右侧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第一穿筋孔(121),连接板二(12)左侧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第二穿筋孔(122),每个抗拉板条(131)的其中一个端面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一(11)上,所述抗拉板条(131)的长度与所述连接板二(12)的上部(123)的宽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柱脚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二(12)包括一体构成的上部(123)和下部(124),所述连接板二(12)的下部(124)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所述第二穿筋孔(122)位于所述连接板二(12)的左侧边缘,所述第一穿筋孔(121)位于所述连接板二(12)的上部(123)的右侧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包柱脚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板条(131)与所述连接板二(12)之间留有间隙(1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包柱脚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筋孔(121)中穿入第一箍筋(14’),所述第二穿筋孔(122)中穿入第二箍筋(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包柱脚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二(12)的底面(1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鹏鹏,郑春林,张煜,孙鸿敏,于长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