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停机双水箱供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4902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停机双水箱供给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水箱、厂务管路、工作管路、回流管路和排水管路;所述厂务管路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进水口分别连接;所述工作管路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出水口和工作位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回流管路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回流口和工作位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排水口分别连接;所述厂务管路、所述工作管路、所述回流管路和所述排水管路上均设有控制阀,以控制所述至少两个水箱不停机供给溶液。通过设置两套可切换使用的水箱,利用多组控制阀开启或关闭厂务管路、工作管路、回流管路和排水管路,实现溶液供给回路的切换,达到不停机循环两个水箱工作。

A kind of double water tank supply system without shutdow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停机双水箱供给系统
本技术涉及溶液供给
,特别涉及一种不停机双水箱供给系统。
技术介绍
工厂内部经常需要使用各种溶液,通常溶液的供给使用箱式供给设备,来为工作位提供所需要的溶液,且大多溶液使用完成后还可以多次使用。现有的箱式溶液供给设备只设置一个水箱,使用时间久了,水箱内的污垢越积越多,因此需要清洗时必须停止溶液供给,造成无法连续作业,降低生产了效率,很不方便;溶液使用完成后大多数又直接排出,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不停机双水箱供给系统,通过设置两套可切换使用的水箱,实现不间断工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不停机双水箱供给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水箱、厂务管路、工作管路、回流管路和排水管路;所述厂务管路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进水口分别连接;所述工作管路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出水口和工作位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回流管路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回流口和工作位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排水口分别连接;所述厂务管路、所述工作管路、所述回流管路和所述排水管路上均设有控制阀,以控制所述至少两个水箱不停机供给溶液。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水箱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厂务管阀和第二厂务管阀,所述第一厂务管阀与第一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厂务管阀与第二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还包括第一工作阀和第二工作阀,所述第一工作阀与所述第一水箱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工作阀与所述第二水箱的出水口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还包括第一回流阀和第二回流阀,所述第一回流阀与所述第一水箱的回流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回流阀与所述第二水箱的回流口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还包括第一排水阀和第二排水阀,所述第一排水阀与所述第一水箱的排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排水阀与所述第二水箱的排水口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供给系统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于所述厂务管路或所述工作管路上。进一步地,所述供给系统还包括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包括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供给系统还包括液位检测模块,所述液位检测模块设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上。进一步地,所述供给系统还包括供药模块,所述供药模块设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上,所述供药模块包括供药槽。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不停机双水箱供给系统,通过设置两套可切换使用的水箱,利用多组控制阀开启或关闭厂务管路、工作管路、回流管路和排水管路,实现溶液供给回路的切换,达到不停机循环两个水箱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不停机双水箱供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厂务管路11第一厂务管阀12第二厂务管阀20工作管路21第一工作阀22第二工作阀30回流管路31第一回流阀32第二回流阀40排水管路41第一排水阀42第二排水阀50工作位51第一水箱52第二水箱60水泵70加热棒80液位检测模块90供药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不停机双水箱供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不停机双水箱供给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水箱、厂务管路10、工作管路20、回流管路30和排水管路40;所述厂务管路10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进水口分别连接;所述工作管路20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出水口和工作位50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回流管路30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回流口和工作位50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排水管路40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排水口分别连接;所述厂务管路10、所述工作管路20、所述回流管路30和所述排水管路40上均设有控制阀,以控制所述至少两个水箱不停机供给溶液。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厂务管路10与至少两个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接,至少两个水箱包括第一水箱51和第二水箱52,第一水箱51和第二水箱52材质采用PVC材质,可用于耐酸碱溶液;厂务管路10用于给至少两个水箱供给水或溶液原料,控制阀包括第一厂务管阀11和第二厂务管阀12,第一厂务管阀11与第一水箱51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二厂务管阀12与第二水箱52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一厂务管阀11和第二厂务管阀12可以是气动球阀,用于控制厂务管路10向第一水箱11或第二水箱12供给水或溶液原料。如图1所示,工作管路20分别与至少两个水箱的出水口和工作位50的进水口相连接,控制阀还包括第一工作阀21和第二工作阀22,第一工作阀21与第一水箱51的出水口相连接,第二工作阀22与第二水箱52的出水口相连接;第一工作阀21和第二工作阀22可以是气动球阀,用于控制第一水箱51或第二水箱52向工作位50供给溶液。如图1所示,回流管路30分别与至少两个水箱的回流口和工作位50的出水口相连接,控制阀还包括第一回流阀31和第二回流阀32,第一回流阀31与第一水箱51的回流口相连接,第二回流阀32与第二水箱52的回流口相连接;第一回流阀31和第二回流阀32可以是气动球阀,用于控制工作位50中的溶液向水箱中回流。如图1所示,排水管路40分别与至少两个水箱的排水口相连接,控制阀还包括第一排水阀41和第二排水阀42,第一排水阀41与第一水箱51的排水口相连接,第二排水阀42与第二水箱42的排水口相连接,第一排水阀41和第二排水阀42可以是气动球阀,用于控制第一水箱51或第二水箱52中的废水排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不停机双水箱供给系统,在实际运行时,如图1所示,开启第一厂务管阀11和第二厂务管阀12,厂务管路10向第一水箱51和第二水箱52分别供给水或溶液原料,接着开启第一工作阀2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停机双水箱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水箱、厂务管路(10)、工作管路(20)、回流管路(30)和排水管路(40);/n所述厂务管路(10)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进水口分别连接;/n所述工作管路(20)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出水口和工作位(50)进水口相连接;/n所述回流管路(30)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回流口和工作位(50)出水口相连接;/n所述排水管路(40)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排水口分别连接;/n所述厂务管路(10)、所述工作管路(20)、所述回流管路(30)和所述排水管路(40)上均设有控制阀,以控制所述至少两个水箱不停机供给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停机双水箱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水箱、厂务管路(10)、工作管路(20)、回流管路(30)和排水管路(40);
所述厂务管路(10)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进水口分别连接;
所述工作管路(20)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出水口和工作位(50)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回流管路(30)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回流口和工作位(50)出水口相连接;
所述排水管路(40)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的排水口分别连接;
所述厂务管路(10)、所述工作管路(20)、所述回流管路(30)和所述排水管路(40)上均设有控制阀,以控制所述至少两个水箱不停机供给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停机双水箱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水箱包括第一水箱(51)和第二水箱(52),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厂务管阀(11)和第二厂务管阀(12),所述第一厂务管阀(11)与第一水箱(51)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厂务管阀(12)与第二水箱(52)的进水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停机双水箱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还包括第一工作阀(21)和第二工作阀(22),所述第一工作阀(21)与所述第一水箱(51)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工作阀(22)与所述第二水箱(52)的出水口相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瑞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奥拓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