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后浇结构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对施工缝进行临时封闭、提升施工缝处模板支柱的质量、提升接缝部位的隔水效果的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后浇结构,适用于地下室结构施工工程。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建设逐渐成为各项工程建设的重点。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施工场地,在建设过程中许多问题接踵而来。地下室后浇结构施工中,通常会遇到施工面狭小、施工缝处模板支柱的质量不足、接缝部位的隔水效果不好等问题。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构造,包括底板、后浇补偿收缩混凝土,还包括加强筋、止水钢板以及止水层,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加强筋,后浇补偿收缩混凝土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止水钢板,止水钢板与底板焊接,后浇补偿收缩混凝土底部设置有止水层。该技术虽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差异沉降、结构收缩变形以及温度应力变形等问题,但在提升施工缝处模板支柱的质量、提升接缝部位的隔水效果等方面尚有待提高。鉴于此,目前亟待专利技术一种可提升施工缝处模板支柱的质量、对施工缝进行临时封闭、提升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后浇结构,置于第一地下室底板(5)上的墙外填充体(3)上,其中墙外填充体(3)外侧设置第一地下室外墙(4);第一地下室外墙(4)固定在第一地下室底板(5)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柱底撑板(6),板底隔水层(7),平衡撑柱(9),连接靴帽(10),帽杆连接体(11),块侧撑板(12),板侧模板(13),转动帽杆(15),上覆帽板(17),第二地下室底板(18),止水条板(19),临时支撑块(1);/n其中柱底撑板(6)和板底隔水层(7)设置在墙外填充体(3)的上部,且柱底撑板(6)固定在墙外填充体(3)上;平衡撑柱(9)、连接靴帽(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后浇结构,置于第一地下室底板(5)上的墙外填充体(3)上,其中墙外填充体(3)外侧设置第一地下室外墙(4);第一地下室外墙(4)固定在第一地下室底板(5)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柱底撑板(6),板底隔水层(7),平衡撑柱(9),连接靴帽(10),帽杆连接体(11),块侧撑板(12),板侧模板(13),转动帽杆(15),上覆帽板(17),第二地下室底板(18),止水条板(19),临时支撑块(1);
其中柱底撑板(6)和板底隔水层(7)设置在墙外填充体(3)的上部,且柱底撑板(6)固定在墙外填充体(3)上;平衡撑柱(9)、连接靴帽(10)和帽杆连接体(11)依次设置在柱底撑板(6)上;
其中块侧撑板(12)和板侧模板(13)分别置于柱底撑板(6)的两侧,且块侧撑板(12)置于边坡土体(2)侧,板侧模板(13)置于第一地下室外墙(4)侧;
其中平衡撑柱(9)的两侧设置分别与块侧撑板(12)和板侧模板(13)连接的柱侧撑杆(14);帽杆连接体(11)的两侧旋转地连接有转动帽杆(15),上覆帽板(17)相连于转动帽杆(15)的上表面;
其中第二地下室底板(18)置于第一地下室外墙(4)上,且第二地下室底板(18)与板侧模板(13)相连,在第二地下室底板(18)和板侧模板(13)的接缝处设置止水条板(19);临时支撑块(1)设置在块侧撑板(12)与边坡土体(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突区域地下室后浇结构,其特征在于,柱底撑板(6)通过撑板锚筋(8)与墙外填充体(3)连接牢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边坡狭小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亚会,
申请(专利权)人:倡创上海咨询管理事务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