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芯砼工程桩
本技术涉及工程桩支护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桩芯砼工程桩。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内的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钻孔灌注浆作为一种重要的支护形式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工程桩采用预先浇筑成形的办法,使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桩之后运往施工现场,通过锤击或静压的方法沉入地下作为建(构)筑物的基础。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粘性土在地基土中所占比例越高,可塑状态的粘性土在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情况下,由于工程桩沉桩形成挤土效应,使桩周土中超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大,地下水位埋深浅的场地较埋深深的场地容易出现上浮,影响桩体的稳定性,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芯砼工程桩,提高工程桩稳定性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桩芯砼工程桩,包括桩体和设于桩体一端的桩头,所述桩头呈圆锥状设置,所述桩头内设置有滑槽,所述桩头内设置有与滑槽连通的通道,滑槽内设置有抗拔件,所述抗拔件包括在所述滑槽朝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芯砼工程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2)和设于桩体(2)一端的桩头(4),所述桩头(4)呈圆锥状设置,所述桩头(4)内设置有滑槽(20),所述桩头(4)内设置有与滑槽(20)连通的通道(3),滑槽(20)内设置有抗拔件,所述抗拔件包括在所述滑槽(20)朝向桩头(4)外侧面设置的刚性的插块(12),所述插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顶杆(10),所述顶杆(10)远离插块(12)的一端与滑槽(20)的槽壁活动连接,所述插块(12)和所述顶杆(10)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桩头(4)内设置有供插块(12)穿出桩头(4)的通孔(13),所述插块(12)的一端位于所述通孔(13)内,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桩芯砼工程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2)和设于桩体(2)一端的桩头(4),所述桩头(4)呈圆锥状设置,所述桩头(4)内设置有滑槽(20),所述桩头(4)内设置有与滑槽(20)连通的通道(3),滑槽(20)内设置有抗拔件,所述抗拔件包括在所述滑槽(20)朝向桩头(4)外侧面设置的刚性的插块(12),所述插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顶杆(10),所述顶杆(10)远离插块(12)的一端与滑槽(20)的槽壁活动连接,所述插块(12)和所述顶杆(10)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桩头(4)内设置有供插块(12)穿出桩头(4)的通孔(13),所述插块(12)的一端位于所述通孔(13)内,所述滑槽(20)内设置有限制所述插块(12)在未注浆时伸出所述通孔(13)的限制件,所述通道(3)内滑动连接有驱动所述插块(12)穿出所述通孔(13)的重力块(7),所述插块(12)与所述顶杆(10)之间尖部朝向重力块(7),所述滑槽(20)内设置有限制重力块(7)在注浆时出现运动的限位件,所述插块(12)的长度不大于所述顶杆(10)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芯砼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件包括通闭所述通孔(13)的挡板(6),所述挡板(6)的侧边与所述通孔(13)的孔壁间隙配合,所述插块与所述挡板(6)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芯砼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12)包括主插块(121)和套接于所述主插块(121)的副插块(122),所述主插块(121)的一端与顶杆(10)铰接,所述副插块(122)伸进所述主插块(121)的一端与所述副插块(122)之间安装有顶推弹簧(19),所述主插块(121)内设置有限制所述主插块(121)与所述副插块(122)相互脱离的防脱件。
技术研发人员:陈钊,黄隆营,郭锦明,仲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厚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